课件,1,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6,1系统的性能指标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以分为,1,时域性能指标,包括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2,频域性能指标,3,综合性能指标,误差准则,课件,2,一,时域性能指标1,瞬态性能指标,1,延迟,1,一,相位滞后校正装置,无源滞后校正装置,2,当R1C1
相位滞后校正装置Tag内容描述:
1、课件,1,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6,1系统的性能指标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以分为,1,时域性能指标,包括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2,频域性能指标,3,综合性能指标,误差准则,课件,2,一,时域性能指标1,瞬态性能指标,1,延迟。
2、1,一,相位滞后校正装置,无源滞后校正装置,2,当R1C1R2C2超前校正网络,当R1C1R2C2滞后校正网络,有源滞后校正装置,3,二,相位滞后校正网络的特性,它的零点在,极点在,因,所以在复平面上,极点总是在零点的右面,由于极点较零点更。
3、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系统稳定是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但是,只有稳定性还不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例如,对于数字控制仿形铣床的进给系统,超调量过大是不。
4、第7章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7,3基于伯德图的系统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及其传递函数,7,3基于伯德图的相位滞后校正,Bode图,频率特性的主要特点是,所有频率下相频特性为负值,滞后,当b确定后,在w1,bT,后的最大幅值衰减为L。
5、河南理工电气学院,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复合校正,本章主要内容,设计控制系统的目的,是将构成控制系统的各元件和被控对象组合起来,使之满足表征控制精度,阻尼程度。
6、2023年11月18日,第1章控制系统的校正,2023年11月18日,1,1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1,2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1,3超前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1,4滞后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1,5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其参数的确定1,6期望对。
7、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第一节线性系统校正的概念,第二节线性系统基本控制规律,第三节常用校正装置及特点,第四节校正装置设计的方法和依据,第五节串联校正的设计,第六节反馈校正的设计,第七节反馈和前馈复合控制,第八节MATLAB在线性系统校正中的。
8、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12月,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本章主要教学内容,6,1系统的性能指标6,2系统的校正6,3串联校正,6,4PID校正6,5反馈校正6,6顺馈校正,本节主要教学内容,6,1系统的性。
9、一,性能指标,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第一节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二,设计方法,要求系统稳定,则系统的全部闭环极点位于复平面的左半平面,要求系统快速性,则闭环极点应远离虚轴,要求系统的超调小且快速性好,则应使复极点位于线上,修改参数使根位。
10、第页,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第页,第页,系统性能指标分类,时域性能指标,包括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一般先用频率特性实验求得该系统在频域中的动态性能,再由此推出时域动态特性,综合性能指标,误差准则,是在系统的某些重要。
11、一,性能指标,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第一节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二,设计方法,要求系统稳定,则系统的全部闭环极点位于复平面的左半平面,要求系统快速性,则闭环极点应远离虚轴,要求系统的超调小且快速性好,则应使复极点位于线上,修改参数使根位。
12、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系统性能指标及其校正,串联校正,顺馈校正,反馈校正,节为本章难点和重点,系统性能指标及其校正,本节教学内容,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控制系统性能指标,校正的主要类型,本节教学要求,了解系统设计的目的和。
13、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6,1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6,2基本控制规律分析6,3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4采用频率法进行串联校正6,5采用根轨迹法进行串联校正6,6反馈校正及其参数确定6,7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校正6,8本章小结,6。
14、一,相位滞后校正装置,无源滞后校正装置,当R1C1R2C2超前校正网络,当R1C1R2C2滞后校正网络,有源滞后校正装置,二,相位滞后校正网络的特性,它的零点在,极点在,因,所以在复平面上,极点总是在零点的右面,由于极点较零点更接近原点,对。
15、02,49,第1页,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02,49,第2页,02,49,第3页,系统性能指标分类,1,时域性能指标,包括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2,频域性能指标,一般先用频率特性实验求得该系统在频域中的动态性能,再由此推出时域动。
16、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系统性能指标及其校正,串联校正,顺馈校正,反馈校正,节为本章难点和重点,系统性能指标及其校正,本节教学内容,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控制系统性能指标,校正的主要类型,本节教学要求,了解系统设计的目的和。
17、第7章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7,3基于伯德图的系统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及其传递函数,7,3基于伯德图的相位滞后校正,Bode图,频率特性的主要特点是,所有频率下相频特性为负值,滞后,当b确定后,在w1,bT,后的最大幅值衰减为L。
18、系统性能分析与校正,Chp,6,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的概念,了解频域性能指标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2,了解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3,掌握增益校正的特点,熟练掌握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和相位。
19、线性控制系统工程,第20章相位滞后和滞后,超前校正,第20章相位滞后及超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环节的传递函数,相位滞后网络,1,设计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包括确定和,最大相位滞后发生在注,设计中不是使用校正装置的相频特性,而是利用其高频衰减,例。
20、第三节滞后校正,滞后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应用伯德图设计滞后校正装置的方法,一,相位滞后校正装置,无源滞后校正装置,当超前校正网络,当滞后校正网络,有源滞后校正装置,为了避免无源校正装置的负载效应,可用隔离放大器,也可用放大器和元件构成有源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