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XX县人民政府二。二二年三月一、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1二、2022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1三、地质灾害分布及特点3重点防范期五、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5七、预警预报及响应8八、地质灾害报告制度10九、防治方案的实施11附表1:XX县地质灾害点一览表附表2:XX县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点一览表为切实做好2022年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编制本方案。一、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2、导下,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2021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实现全年地质灾害无人员伤亡,连续15年地质灾害“零伤亡”的好成绩,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二、2022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一)2022年气候趋势预测预计2022年平均气温偏高,除秋季偏低外,冬季、早春季、雨季和台风季都偏高。全年降水量偏少,其中早春季、雨季和台风季偏少,秋、冬季偏多。影响我县的台风个数正常,约45个,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1、各季节展望(1)早春季(34月)预计早春季平均气温偏高0.5l.(TC。3月下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不利于春播,但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早春季降水偏少24成。(2)雨
3、季(56月)预计雨季平均气温偏高o.1i.(rc;出现“五月寒”的可能性较小。雨季降水偏少12成。(3)台风季(79月)预计台风季平均气温偏高0.10.5。(2。夏季2359高温日数正常,高温天数1825天;极端最高气温正常,预计37.538.5o台风季总降水量偏少12成。2022年登陆或影响我县的台风个数45个,较常年属正常,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4)秋季(1011月)预计秋季平均气温偏低0.10.5o全县降水偏多14成。2、主要气候灾害分析(1)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幅度大,可能对人民生活尤其是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不利影响。内陆高海拔地区需防范阶段性低温霜冻天气的不利影响。春播期气温变
4、化幅度较大,3月下旬将出现阶段性不利于春播的低温过程。(2)今冬明春降水明显偏少,发生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需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早做好抗旱准备工作。雨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旱涝急转。(3)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夏季有12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县。(二)地质灾害态势预测.1、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主要区段根据2022年降雨趋势和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结合地质环境条件,预测本年度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段是马铺、下河、火田、和平4个西北部乡镇位于低山丘陵山区的自然村。这些地区的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沟谷切割较深、相对高差大,坡降大,自然斜坡陡峭;地质环境及地质构造复杂,岩石较破碎,局
5、部基岩顺坡裂隙发育。在台风暴雨触发下易发生地质灾害,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2、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一般区段其他乡(镇、开发区)为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一般区段,该区段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高陡边坡处。灾害类型主要为屋后崩塌。三、地质灾害分布及特点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至2022年3月,全县共有地质灾害点26处,高陡边坡点262处。详见附表1、附表2。全县的地质灾害点分布具有西部、西北部山区多,南部、东南部平原少的特点,平面上呈不均匀分布。规模大多为小型。主要分布在马铺、和平、下河、火田4个西部、西北部乡镇位于低山丘陵山区的自然村。具有在汛期群发性、多发性、突发性活动的特点。高陡边坡点大
6、部分也是分布在西部、西北部低山丘陵山区自然村的房前屋后,其成因是村民沿山坡切坡建房造成。各乡镇地质灾害点分布详见表1.U!重点防范期表1XX县地质灾害点和高陡边坡点分布一览表镇项目下河乡和平乡马铺乡火田镇东厦镇陈岱镇列屿镇莆美镇云陵镇开发区合计地灾点个数7210330100026灾害类型滑坡316220000014崩塌414110100012高陡边坡点39613477300003262(一)重点防范期xx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4月1日10月31日)。其中7-9月是台风暴雨重点防范期。(二)重点防范范I重点防范范围为:马铺乡、和平乡、下河乡、火田镇低山丘陵陡坡坡脚的自然村。五、地质灾害防灾
7、责任人和监测人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通过监测,及时做出预报,可以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城镇、乡村等居民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辖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防灾责任人是乡镇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居)两委主干;监测人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中的青壮年。公路沿线范围的防灾责任人是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的领导;监测人是公路养护人员。铁路沿线范围的防灾责任人是本区域铁路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监测人是铁路养护人员。水库库区、沿江沿海堤防的防灾责任人是县级水利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的领导,监测人是水利部门巡堤人员。矿山开采区、尾矿库的防灾责任人是县级应急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矿山业主,监测人是矿山安全员
8、。各类学校的防灾责任人是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及学校校长,监测人是教师。旅游景区的防灾责任人是县级旅游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景区管委会主任、主要投资人,监测人是景区相关管理人员。施工工地的防灾责任人是县级主管部门分管领导、项目业主、项目经理,监测人是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其他行政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区域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防灾责任人是该单位法人代表,监测人是该单位员工。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巡查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做好巡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登记造册,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基础台账,督促责任单位和个人配备必要的监测、报警工具。各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详见附表1、附表2。六、地质
9、灾害防治措施(一)组织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调整充实xx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后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方成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张志林(县自然资源局局长)罗坤辉(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成员:陈一鸣(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骆义雄(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朱树元(县财政局二级主任科员)阮惠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级主任科员)方伟雄(县发改局二级主任科员)张连金(县教育局副局长)方颖毅(县公安局副局长)汤丽风(县民政局副局长)方满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文革(县水利局四级主任科员)刘进顺(县卫计局二级主任科员)汤若蓉
10、(XX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朱育清(县气象局副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陈一鸣(兼),办公地点设在县自然资源局,联系电话:8588846o各乡(镇、开发区)应相应设立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二)值班制度汛期期间,县、乡镇(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均应设立值班制度。自然资源部门应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接听电话,接收电传,并做好记录。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进行速报。(三)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乡镇(开发区)、教育、住建、交通、水利、应急、旅游、铁路等有关部门,在汛期之前,按各自职责分别组织技术力量对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确定地质
11、灾害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确定地质灾害点位置、危害对象及范围,编制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编制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设立警示标识,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并把相关材料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自然资源局应根据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上报的材料,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同时完善地质灾害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各乡镇(开发区)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工作,巡查工作包括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教育、住建、交通、水利、应急、旅游、铁路等有关部门,检查、指导全县的地质灾害巡查工作,发现
12、险情和隐患,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书面上报县人民政府。1、汛前检查的主要任务检查防治方案、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的落实情况,各级防灾组织机构、灾害点责任人和监测人是否明确;监测点的布置、观测方法、记录、交接制度是否合理、完善;临灾预报器材是否完备、避险线路和场所是否安全、信息网络是否通畅、危险区群众的应急转移预案及措施是否可行等;划定警戒区域范并设立警示标志牌。2、汛中巡查的主要任务巡查范围为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查明地质灾害点发展变化情况;对具有灾害发生前兆特征(地声、泉水变浑、泉水干涸、出现地裂缝或地面塌陷坑、地裂缝扩张、
13、醉汉林出现等),可能出现险情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疏散人员、转移财产、或采取临时支护处理措施等),同时向县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报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调查,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意见。对巡查中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并通知乡(镇)、村或有关主管单位,落实防灾措施和防灾责任人、监测人等。进入汛期,各乡镇(开发区)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按照防治方案的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测、重点防范。3、汛后复查的主要任务汛期过后,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复查本辖区内各地质灾害点变化情况,提出监测、搬迁、治理的建议,并通知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新发生的
14、地质灾害点,应及时通知技术支撑单位进行调查,同时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七、预警预报及响应(一)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由省、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会同气象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等级由弱到强依次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蓝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不大。黄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橙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红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二)预警响应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各乡镇(开发区)人民政府和村(居)委员会应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防御转移预案(见表2)。表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响应预警级别级别颜色地质灾害风险性描述预案启动提前转移对象巡查级红色地质灾害
15、发生风险性很高县政府应及时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做好应急准备,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包村干部驻点指导、参与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乡镇(开发区)及时启动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转移预案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点和危险区、易发区群众应转移到避灾点、安全区乡镇(开发区)、村(居)防灾负责人组织驻村干部、村(居)“两委”对山边河边、沟谷沟口、工矿厂区、临时工棚等易发区域进行巡查和监测级橙色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高县、乡镇(开发区)根据险情及时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转移预案地质灾害点、危险区群众应转移到避灾点、安全区乡镇(开发区)、村(居)防灾负责人组织驻村干部、村(居)“两委”对
16、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加密巡查。级黄色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较高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根据当地雨情险情适时转移受威胁群众乡镇(开发区)、村(居)防灾负责人根据雨情组织村(居)“两委”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由驻村干部、村(居)“两委”组织受威胁对象转移避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组织员工转移避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公路、铁路、水利、学校、医院及临时施工工棚等,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转移避险。八、地质灾害报告制度(一)速报范I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避免人员伤亡的成功预报实例。(地质灾害灾情是指发生人员伤亡、失踪和财产损失
17、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险情是指未发生人员伤亡、失踪和财产损失,但存在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二)速报时限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在事发或获取信息后30分钟内按报送流程先口头向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60分钟内报送详细信息,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三)速报内容各地要按固定文字格式报送突发地质灾害信息,具体内容应包括报送时间、信息来源、事发时间、事发地点、灾害类别、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发展趋势、领导到位情况、现场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建议等。接报后来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用电话或短信报告;来不及报告详细情况的,可先初报,根据情况随时续报。(四)应急报告内容要求地质灾害发生后,各地
18、技术支撑单位应进行应急调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应当及时提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给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急报告编写单位应当根据掌握的灾情信息,详细说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和失踪人数、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地质灾害成因和发展趋势等,同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报告内容包括:一、应急过程二、地质灾害概况三、地质环境条件四、灾险情发生前天气状况五、主要成因分析六、已采取的应急措施七、发展趋势八、处置措施建议九、防治方案的实施1、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乡镇(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地质灾害
19、防治工作。要建立政府(管委会)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有关部门领导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自然资源、住建、水利、交通、教育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部门责任制,密切配合。各乡镇(开发区)及时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至防灾责任单位、负责人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把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对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惩处。(1)乡镇(开发区)的主要职责负责对本辖区内地灾点、高陡边坡点的监测、治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落
20、实有关单位、村(组)及监测点负责人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组织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建立群策群防三级监测预警网络,完善群策群防体系,落实群策群防措施,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宣传发动、灾情报告、应急演练、应急处置、抢险救灾、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工作.(2)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协助县人民政府建立县、乡镇(开发区)、村、灾点四级群测群防网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灾情和险情速报制度;与防汛、气象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3)应急部门主
21、要职责组织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组织指导协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4)住建部门主要职责严格按规定实施山地建房的审批管理,指导住宅、校舍、新农村建设等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设,制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削坡建房和从事不合理的工程活动。(5)水利部门主要职责及时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通报暴雨、洪水等有关防汛信息,做好水库等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巡查、防治、抢险等。(6)交通部门主要职责做好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的巡查与防护,负责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勘察、设计,保障交通运输线的畅通。(7)气象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及时通报各地气象监测资料和降雨
22、时空分布等信息,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8)广播电视部门主要职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时播报县人民政府的防灾部署、灾害性气象消息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9)教育部门主要职责做好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校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范,及时组织师生员工防灾避险转移。(10)旅游部门主要职责做好各旅游景点的地质灾害巡查、防治、抢险等,确实做好旅游景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其他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各乡镇(开发区)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核审批,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杜绝人
23、为活动加剧引发地质灾害的行为。违反规定,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追究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3、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应列入县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4、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开发区)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有关人员和公众的防灾减灾的意识与能力。5、开展地灾点搬迁重建和治理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自然资源、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治理项目的支持和指导监督。6、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各乡镇(开发区)要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XX孰质欠害M表麹雕(m3)解翻嬲嬲肺就雕避人梯M人椭lit123456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9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