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doc
《《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种子是粮食的“芯片”,种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更是社会稳定、民生福祉和农业发展的基础。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粮稳天下安。将我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必由之路。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连续18年丰产,“
2、米袋子”装满了、“菜篮子”充实了,饭碗越端越牢、越吃越好,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但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个现实命题依旧摆在我们面前。解决好这个现实命题,关键在于以种业技术的创新,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丰富种子的种类,进而稳定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显然,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应当看见,要想在种业基础领域取得更大进展、更大作为,就要敢于在一系列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要把种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3、,打造一批种业领军企业,为种业发展破除环境制约,进而提升我国现代种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构建中国特色种业自主创新体系,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重大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位、坚持到底。要健全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既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创造优厚的科研条件,又要做到科学选人识人用人,使种业科研人才的创新创造因子充分激活、充分涌流。“攥紧中国种子”这项工作时间跨度长、科研难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广大种业科技者要深刻认识做好“攥紧中国种子”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国之大者”。要深入领会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内核,大
4、力弘扬科研精神,把科研芳华绽放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加大种业科研攻关力度,突破更多的“卡脖子”技术,继而将更多的种业技术成果惠及农民。小小一粒种,关乎千万家。新征程上,推进种业振兴任重道远,过程漫长、行程艰辛,我们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保障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彻底解决好我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提供强力支撑。全文约:1128字,阅读时间:142秒。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二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
5、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我们要充分认识攥紧中国种子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多渠道发力攥紧中国种子。增强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忧患意识,从思想上攥紧中国种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子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确保种子安全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我们不能只看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中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要放眼长远,提高站位,做好时刻应对自然灾害、人为操控等可能引发粮食安全的战略准备,将攥紧中国种子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
6、全的重要底线。发扬“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从源泉上攥紧中国种子。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大部队”。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民正逐渐减少,相应的,种粮人员也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本土粮食作物的失种。我国已连续19年将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足以引起我们对事关粮食安全的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我们常讲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藏粮于民,种源要自主可控,就要完善和落实相应农补政策,依靠广大农民朋友,让中国的种子,在祖国各地生根发芽,形成良性循
7、环。推进农业科技特别是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从技术上攥紧中国种子。现在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农种科技也不例外,育种技术的革新发展,是农作物增产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也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提供方向引导和组织保障,持续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粮食生产和粮种培育中。完善规章制度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从法治上攥紧中国种子。种业高质发展、种源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而
8、建立激励和保护原始创新的种业法律制度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于2022年3月1日施行,全面强化了品种权的保护力度,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推向新高度。要广泛宣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都应充分认识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了解法律确立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确保法律有效贯彻实施。全文约:1252字,阅读时间:157秒。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三2021年,伴随着5月的稻浪,袁隆平院士化作一粒种子,归于田畴,肥沃一方热土。正如袁老所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
9、这一生就像一粒种子,由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撑起了“粮食安全”的一片天,让所有人都远离了饥饿。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作为同袁老一样在乡土间砥砺深耕的选调生,对于他的离去,也不应止于怀念。要把自己活成一粒种子,扎进田间地头,根植火热实践,浸润群众心田,静默地积蓄力量,破土而出,秀木成林,撑起基层一片天。胼胝之“劳”,让选调的种子在田间地头里生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是伟大事业的砥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作为初入社会的选调生要不畏艰苦、不避艰苦,适应艰苦、战
10、胜艰苦,通过吃苦锤炼党性、砥砺初心、提高能力、建立功业,不仅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更要艰苦奋斗在前、奉献担当在前。要自觉砥砺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基层这个“练兵场”中敢于接“烫手山芋”,在田间地头的火热实践中磨炼政治能力,真正生根在泥土里。矻矻而“动”,让选调的种子在实践锤炼中发芽。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理想召唤行动,勤劳铸就成功,选调生当牢记“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动手,勤动脚,身上流汗,脚上沾泥,深入田间地头,把基层当作人生成长成才的训练场、大熔炉,始终保持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立足岗位学习磨
11、砺,不断提升综合业务能力。选调生肩负时代重托,必须忠于初心,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应对新时代的赶考中提升素质本领,找准不足,补齐短板,既成“专才”更成“通才”,努力让自己成为服务群众的“多面手”“顶梁柱”,用实际行动在基层这片沃壤中生根发芽。甘贫守“节”,让选调的种子在群众心田上开花。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因此,刚出校门的选调生要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永远不能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牢守住“廉节关”,扛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切实让“节”廉成为政治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要把爱民情
12、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改善民生等为民一线中躬亲实践,时刻严于律己,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励,在廉洁自律中彰显选调生的“初心”,让青春之花在群众沃土上开花结果。就像尼克胡哲所说:“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广大选调生要向袁老一样活成一颗种子,扎根基层,努力成长,争做新时代勤劳的耕作者,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为民服务的一线中谱写青春之歌。全文约:1263字,阅读时间:158秒。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四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
13、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必须把种子“这件大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速突破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改革,提升育种技术和实力,确保我国种业安全。重视科技赋能,实现种源可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目前我国主要作物种子供给充足,水稻、小麦两大口粮已实现100%自给,玉米、大豆、诸多蔬菜品种也具备相当高的自给率,而部分高端蔬菜和畜牧品种却几乎完全依靠国外进口。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打好
14、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要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力度,建设种业创新平台,配套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和高端智能装备。要提升种业人才质量,加速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打破对外依赖,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为粮食安全提供强大支撑。重视良种培育,推进种业振兴。“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这些年我国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同时,我国大豆、玉米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现在的单产仅为美国的60%左右。培育良种,一头连着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金荷包”。必须将良种培育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利用
15、好现有的种质资源,加强良种联合攻关,开发突破性品种,推动依法制种落地。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重视精神弘扬,凝聚种子力量。种业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为了让粮食丰收增产,数十年如一日奔忙,将知识报国的拳拳之心具象化为无数粒粒饱满的稻穗;“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16年带着学生们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山川大地上。立足当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要
16、牢记初心、坚定信仰,在种业科研的路上发扬“种子精神”,将对梦想的执著、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化作奋斗不息、攻坚克难的动力与行动,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全文约:1082字,阅读时间:135秒。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纪录片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前种子维权,主要是真种子和假种子,假种子发芽率和产量比较低;现在维权主要是品牌种子和贴牌种子,贴牌种子拿别人的种子改头换面成自己家的。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家的地里庄稼的产量总是别人家的一半,同样一块地,不同的人家种,为什么会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非要找理由就是我爸太懒了,干活不出力。可是我妈勤快,把我爸和我妈两个人的活都干了,可是产
17、量依然上不去。开春我家地里的麦苗稀稀拉拉,别人家郁郁葱葱,我不明白。收获的季节,别人家小麦稠密耐割,穗大。我家小麦全是苍蝇腿。所以,我家粮食一直不够吃。我家有点水稻田,每当新米下来,我家自己留半袋,其余都用来换小麦,一斤米能换一斤半左右的小麦,根据行情有变化。我们家是村里小部分的需要换粮的家庭。吃不饱饭的年份维持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年开始不用交公粮,我们那里叫上粮,才没有再挨饿。我也偶尔听我妈抱怨过,同样是种某一品种的种子,为什么我家产量就是低,我妈想不通,我也想不通,我和我妈统一的想法是我爸太懒。现在我明白了,比种子品种更重要的是买种子的渠道。我妈勤俭持家,一分钱都是掰成两半花,所以我猜我妈没
18、有去正规的种子店购买,货比三家,买了来路不明的便宜货。这事怨不得我妈,我妈没文化,她不明白种子和种子之间的区别。现在想想,当年我妈买的假种子,大约都不能算是种子。而今终于真相大白了,可惜我妈已经不在世好多年了,她至死也没有机会明白。种子种子,那是知识的力量!全文约:771字,阅读时间:96秒。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六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从“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到“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总书记为何念兹在兹?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自
19、主自强的“中国芯”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国之大事。农业生产的源头在于种子,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于种子,种业技术突破是农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优良的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种业发展,承载着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这个民之所盼,是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重大战略需要。高点站位谋划,以种业振兴奏响国家安全“主题曲”。“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子虽小,却是事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纪疫情持续冲击,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均开始限制农产品出口,严重依赖粮食进口就会授人以柄、受制于人。“打好种业翻身仗”,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20、,要坚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系统谋划种业振兴工作,坚持筑牢种质资源库“压舱石”,以育种科技攻关为“动力源”,明确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地位,坚持涉农资金向支持种业发展倾斜,全面实现种业振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坚实保障。前沿科技攻关,以种业创新奏响农业现代化“进行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种业振兴本质上是种业创新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高端蔬菜高度依赖进口,胡萝卜、高端番茄、甜菜等种子进口占比达90%以上。杂交水稻、高产小麦等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突破性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其根源就在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遗传基础,加大种
21、质资源保护、完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体系是实现创新利用的必要前提。此外,要加快生物育种创新,聚合优异性状基因,更精确、更高效、更可控地利用种源基础,以种业现代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实现我国自主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双提升,以科技“赋能”完成我国从种质资源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的转变。主体企业培育,以种业市场奏响产业繁荣“交响曲”。市场活力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种业上下游存在一定隔离,在种质资源保护、育种技术突破方面以高校、科研院所等“国家队”为主,在性能测定、繁殖培育等方面以企业为主。要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支持种业人才、资金向市场主体流动,完善种业政策监管制度体系,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吹响企业
22、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冲锋号”。要整合市场资源,培育引领性的现代化种业龙头企业,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以政策支持优秀种业公司“走出去”,把握好时代赋予的机遇,解决粮食进口依赖困境,开启我国种业繁荣新篇章。全文约:1216字,阅读时间:151秒。种子种子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七“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要心向基层,心系人民,在基层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做一粒好种子。向下扎根,汲取沃土的力量。向下扎根是种子的自然选择,也是一股强大的生长力量,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有一丝养分,它便会义无反顾扎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子种子 种子 纪录片 观后感 心得体会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8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