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5篇.doc
《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5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5篇 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1为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行为,保护学生视力,树立良好学风,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区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向全校学生及家长发起原则上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倡议活动。一、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二、手机进校园的弊端一、破坏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调查发现,带手机入校园的学生,较多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习惯。此举严重影响了听课质量甚至干扰课堂秩序。有些
2、学生晚上长时间玩手机,白天精力不足,影响学习效率。更有学生直接利用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二、随意结交朋友,严重影响学业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学生在校时间,如有事情找家长,可以通过校讯通和教学楼门卫电话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三、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手机档次助长了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形成了不好的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给部分条件较差的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四、不良信息泛
3、滥,不利学生成长手机上网、微信聊天、网络游戏功能,以及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等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无法自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五、配带使用手机,形成安全隐患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学生之间猜疑、影响同学之间关系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三、违规处理办法学生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按下列要求处理:1.学生违反规定,一经发现,任何教师都有权利收缴其手机交给班主任,并报德育处。班主任及时与家长反馈信息。2.第一次违规使用,校内通报批评,班主任代管手机一周,期
4、间学生不得使用。学生写出书面保证方可领回。3.第二次违规使用,校内通报批评,由家长当面领取手机并不得再申请带手机入校。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资格。4.对拒不交出手机或因收缴手机顶撞教师的,用手机浏览不健康内容的,视情节予以相应处分,并校内通报。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资格。有关处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2亲爱的同学们: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智能手机的使用已达到比较高的普及程度,不少学生都已配有手机。如何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也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5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
5、作的通知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学生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一、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手机辐射会危害学生发育,对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会使孩子视力下降。同时,中学生辨识能力不强,容易在不法分子的诱惑下登录违法网站,浏览不良信息,沉溺短视频等娱乐软件,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侵害。二、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多数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用于同学之间微信聊天、玩网络游戏或刷小视频;有的同学通过手机受到社会闲散人
6、员的骚扰,容易滋生事端,引发安全隐患;还有的同学深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这些不当行为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自身休息时间和睡眠管理,降低了学习效率。三、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由于手机发信息简单、隐蔽,成为学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这样不但会败坏考风、学风,而且对学生学习及塑造良好的品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四、易形成学生在手机消费问题上的相互攀比心理。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而手机款式更新快,无论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容易让学生养成奢侈攀比之风,极不利于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培养和形成。对学风、班风、校风等也造成不良影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
7、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3号)要求,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和成长环境,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决定:从2月28日起,全面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1.自觉落实学校管理要求,主动引领新风尚,不携带手机进校园。2.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学习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不浏览涉黄、涉毒、涉暴等内容的网站和信息,自觉抵制社交、直播等软件的不良诱惑,不制作、发布不良信息和视频。3.自觉抵制利用手机照抄作业答案、考试作弊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禁止 手机 校园 倡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8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