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11篇.doc
《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11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11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11篇 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1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全区22个县市区中,有14个属于陕甘宁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坚强领导下,宁夏各族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推进老区面貌一年一个样。“五一”假期,跟随游客走进宁夏永宁县的闽宁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红色砖瓦房、一片片成荫的绿树,还有上万顷的葡萄园、现代化的蔬菜大棚。过去的干沙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受游客青睐的美丽小镇。谢兴昌今年67岁,这是他20多年前刚刚搬来时住的老屋。他的老家在革命老区西海固,作为第一批搬迁到闽宁镇的移民,他见证了这里20多年来天翻地
2、覆的变化。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1997年,习近平来到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提议设立一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移民开发区。自此,20多年来,闽宁两地通力协作,扑下身、拔穷根,闽宁镇从无到有,建起了160个闽宁示范村。如今,闽宁镇已经从当年只有8000人的小村庄,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的“塞上江南小镇”,闽宁协作改变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宁夏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有80.3万贫困人口、9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西海固,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脱贫任务
3、重。而闽宁协作,作为我国脱贫攻坚史上的典型范例,作为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易地搬迁扶贫的样板,为宁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居住着23.5万从西海固地区搬迁而来的革命老区群众。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寺堡区的弘德生态移民村考察,总书记强调,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两年来,弘德村流转土地建起了酿酒葡萄、黄花菜、设施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依靠闽宁协作还开办了多个协作企业,并通过闽宁劳务协作向福建输送劳动力。今年的“五一”假期正是弘德村的大棚里的瓜果集中上
4、市的时候,一片繁忙景象。20_年,宁夏9个贫困区县全部脱贫,革命老区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10年来,宁夏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4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6万多公里;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中部干旱带西线供水等工程实施,让百万群众告别苦咸水,实现饮水安全如今,老区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24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江西篇播出,节目生动讲述了井冈山、瑞金等革命老区以及我县高岚乡盆溪村的小康故事。与此同时,高岚乡党员干部群众也集中收听收看了这一盛况,共同倾听故事中的英雄赞歌,一睹红色沃土的今朝巨变。近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以“红土地上竞风流、江西
5、风景将更好”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在赓续红色血脉,推进绿色发展等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描绘出一幅新时代“老区不老、风景正好”的恢宏画卷。高岚乡盆溪村村民钟传平看完直播说,觉得江西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拿盆溪村来说,这几年搞了城乡供水一体化,通了自来水,村民告别了“靠天喝水”的年代。又发展了香辣酱、水产品养殖、养牛等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务工也能有不错的收入。村里还修建了四合院式颐养之家,老人们能够颐养天年。现在路也宽了,环境也美了,村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多频互动、制作精良,节目不仅采用了外景VCR、现场连线等多种形式,还在叙述语态上运用了拟人化等手法进行创新表达。一个个鲜活
6、的场景,一场场生动的讲述,一串串翔实的数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赣鄱大地展现时代风采。江西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看完直播,让我直观的感受到江西这些年的飞速变化。现在的江西紧跟时代步伐,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绘制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画卷。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3去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中之重。浙江省在去年7月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浙西南
7、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35年,革命老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大屏幕上有两个账本,左侧的这个老账本,记载的是70多年前50多户农民自发捐献物资给浙南游击纵队的情况,上面有草鞋、肉、笋干,合计肉有十斤半等等。能看出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老百姓们是有力出力,支援党的革命队伍。在大屏幕右侧,是一位村会计记了几十年的新账本,里面记载了景宁澄照乡三石村的每一笔收支,这些收支的背后都是中国共产党不忘老区人民,带领人民从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走进老区看新
8、貌,来到丽水景宁的三石村。在村委会的档案室里,整齐地摆放着这些年村里各类账目。雷岳舜说,1974年他开始担任三石村会计时,村集体账上的余额只有206.86元。雷岳舜回忆说,那时候生活苦,村干部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做过不少尝试,种过杨梅、板栗,办过生猪养殖。2005年,浙江正在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借助山地资源,村委决定将茶叶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十年来,三石村的茶叶种植面积从1000多亩增加到了5000多亩。在这一本本老账本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些年村里一步步探索茶产业的轨迹。20XX年,村委将茶山出租给企业,引进先进的种植模式。此后,村里又把茶叶品种换成高附加值的白玉仙茶。20
9、XX年,村里又投资100多万元,在家门口建起茶青交易市场,筑巢引凤。到了2021年,村集体账户余额近600万元,其中,村民福利支出合计超过50万元。如今的三石村,开设了农家书屋、健身房,建起了休闲广场,村民们的幸福生活越过越红火。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4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如今,新时代的湖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湖南湘西属于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十八洞村地处湘西的大山深处。眼下,村里的油菜、桃花进入盛花期,村民正忙着给养殖的蜜蜂分箱。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 龙先兰:通过养蜂一年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以前
10、真的不敢想。从昔日的贫困苗乡如今发展成为小康村寨,十八洞村的发展也正是湖南革命老区的生动写照。十年来,湖南累计争取、安排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67.5亿元,支持老区近2000个项目发展,从基础设施到民生改善,老区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车。去年底刚开通的张吉怀高铁结束了湘西不通高铁的历史。湖南麻阳市民 付文华表示,因为在家乡做冰糖橙产业,可以在家门口就坐火车(高铁)到达全国各地了。聚焦高质量发展,湖南的革命老区努力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目标发力。在湘赣边革命老区的浏阳市,一座35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新城拔地而起,形成以电子信息、
11、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聚集了1700多家企业,_年实现总产值1280亿元,同比增长12.5%。湖南浏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主任 喻辉: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明显,推动着产业链不断向中高端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智能技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制造产业的深度应用和转化,激活发展动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去年,湖南革命老区GDP达11138亿元,是_年的2倍多,占全省比重24%。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54月24日上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湖南篇,以红色热土谱壮歌 三湘大地闯新路为题,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革命老区,在脱贫攻坚
12、、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和加快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报道引发我省老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大家表示,在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三湘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而又气壮山河的革命斗争;新时代,老区人民要延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努力拼搏,奋勇前行,推动革命老区取得更大发展,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湖南贡献更多力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晨曦微露,翻耕灌溉后的稻田如一面面镜子,云朵倒映在水面,满是诗情画意。丰收的白云贡米、金秋梨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这是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中展现的革命老区湘西的一个镜头。从央视上看到村里的报道,排兄村党支部书记杨卫忠激动地说,排兄村紧靠5A
13、级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地理优势明显。近年来,村里通过精准引入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乡村游,村民收入稳步提升,日子越过越舒坦。“央视的报道,让我们很自豪,因为贫困,我们曾远走他乡打工。如今,30亩炎陵黄桃林,不仅结束了我们漂泊的日子,还让我们的生活变成小康。”炎陵县下村乡坳头村村民肖贵平自豪地说,好日子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在央视的报道中,醴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乡村变美,产业兴旺,令人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醴陵市枫林镇宣传专干蔡思源说,近年来,枫林镇隆兴坳村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将耿飚故居打造为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并利用村民闲置房源,建设民宿集群。“隆兴坳村未来发
14、展潜力更大。”刘菊绒是桑植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桑瑞家园的搬迁户。_年来,作为安置点粽叶扶贫车间的首批工人,她不仅实现了“楼上住新家、楼下把活干”的梦想,每年还能拿到四五万元的工资。以前的村道是泥巴路,坑洼不平,如今,村道全部硬化,路边种上树木、花草,到处都是风景。作为文甲起义策源地,近年来,该村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提升文旅、农旅融合质量,老区旧貌换新颜,村容村貌。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6与黄土高原相比,陕南的川陕革命老区地处秦巴山区。曾经,那里的人们守着绿水青山却长期过着穷日子,秦巴山区也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眼前,这个正在用手机拍视频的女孩叫沈小燕。清明前后,是她家一
15、年最忙的时候,母亲采茶、父亲制茶、沈小燕负责网上卖茶,全家一天能收入五百多元。蒋家坪村的茶虽好,但10年前因交通等条件限制发展受挫,也一度成为当地的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当地从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改善、茶园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蒋家坪村贫困落后的局面,逐步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就业和产业发展问题。与此同时,村里实施的“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也让沈小燕一家靠着自家的茶园脱贫了。沈小燕一家现在租住在山上的一处老房子里。在原来5亩茶园的基础上,又新栽了5亩茶。沈小燕也决定留在村子帮父母一起种茶、制茶、卖茶。20_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蒋家坪村考察,他说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走进 老区 新貌 心得体会 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7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