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doc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1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被誉为自清代以来最美散文集。它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200余篇名篇佳作,荟萃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古文观止篇篇焕发奇光异彩,闪耀灼见真知,包含着很多的立身做人的人生哲理。一、自古英雄皆爱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构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它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深厚感情,与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古文观止中有很多的爱国名言,读来催人奋进。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寥寥数语,光华夺目,掷地有声。当然,古人的爱国往往与忠君结合在一齐,但又都从忠君出发,体现出恤民的精神。如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写下至理名言: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提醒人君注重人事,与民休息。二、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认为忠孝是大德,是立家立国的根本,其他各种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围绕忠孝这一核心提出来的。古文观止中写孝道的资料很多。汉朝旧臣李密,因为要照顾自我卧病在床的祖母,不愿到朝廷为官,向当时的晋武帝写下了有名的陈情表。*从自我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我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围绕想要尽孝的心意陈述不能应诏的
3、苦衷。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两人,相依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叙述委婉,情真意切,今日读来仍然感受颇多。虽然父母在,不远行在交通和信息快速发展的今日已不再必要,但常回家看看仍然是长辈的期望,异常是在自我需要与孝亲敬老发生矛盾时,当代人是如何取舍!三、为政在于得民。得民心者的天下,民贵君轻,这些思想和理念在古文观止中比比皆是,也是古代志士仁人的人生梦想。左转季梁谏追楚师中写道: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这是在神权盛行时代可贵的民本思想。古文观止的*,大都为文人墨客所撰。他们有的是幕僚,有的是官员,还有的是
4、自由作家。幕僚们以文载道,表达自我的爱民思想,并进而进谏君主为政得民最为普遍。著名的如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杜牧的阿房宫赋,借阿房宫之兴衰这一历史题材,极写秦始皇不惜民力的穷奢极欲,点名国家灭亡在于君主的失道病民,劝诫后人引以为戒。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致万世而为君。欧阳修身为滁州刺史,与宾客畅饮山水之间,一醉方休,其乐无穷,从侧面反映了他治滁期间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面貌。他写的醉翁亭记详述之。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士大夫们也予以鞭挞。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深
5、刻地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赋税的苛毒,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的深切同情。熟知赋税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四、寄情山水心地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起伏跌宕。作为最美散文,古文观止写景寄情的*很多,表达了作者们应对成功与失败,超然出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北宋的苏轼,才华横溢,可却仕途坎坷,在老年的时候,离妻别子,孤身被贬往黄州,在潦倒不堪之时,月夜泛舟于赤壁之上,写下了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明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6、识也!在人生最悲凉孤寂的时候,苏轼寄情于山水,在微波粼粼的月色下体验人生,观照自然,旷达而洒脱。在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境况下,走向大自然,在山水间养神怡情、陶冶情操,也不失为安守精神家园、提升思想境界的方法。总之,古文观止200余篇,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阅读方便,查看快捷。所有*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篇篇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篇篇说理明事、警醒来者。古文观止在它问世后的300多年里,成为最流行、最通俗、最广为人知、最有影响的古文选本,值得诸君放在案头,闲暇诵读,在美文中感悟人生,在美文中寻得智慧,从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全文约:1905字,阅读时间:2
7、38秒。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2初读古文观止我被盗版的鱼鲁帝虎,搞得困惑不已。再加上今人阅读古文本身有些难度,我只走马观花浏览了一番,并无太深印象。之后在岳翁家藏书中见有一套正版,一时心血来潮,便腆颜求借,竟蒙老丈人慷慨相赠。窃喜之余也深为长者之殷殷而自身之噩噩而惭愧。自此我常读古文观止。今日在那里我把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或者是缘于浅学后生对于古人的过分膜拜心理读古文观止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我以为唐宋*宜在清晨诵读。煦日临窗清风徐来读骆宾王的激昂李太白的飘逸读韩退之的跌宕开阖王安石的深刻独到。大师们的杰作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毕口舌生津唇齿留香。先
8、秦*宜在深夜默读。读郑伯的老到冯谖的远见读勾践的忍辱负重苏秦的巧舌如簧。常不觉夜已渐深万籁俱寂。此刻虽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意却也能思接千载神游八极飘然有超凡脱俗之感。文品即人品读文可知人“*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千百年来人们对司马迁、司马相如的文采推崇备至对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政治才能赞赏有加。读完古文观止让我对这些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千载而后的我辈读来司马长卿的谏出猎疏相比太史公的孔子世家、管晏列传到底多了御用文人哗众取宠的浮华少了据事实录、仗义执言的底气。而相比诸葛亮“功盖三分国”的政治成就更让我敬仰的是他在前后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赤胆忠心。330011.后人评论说读出师表而不
9、流涕者其人必不忠也读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友也杜甫也有诗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想杜老夫子亦是在拿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自勉吧。卧龙已矣但其出师表中所体现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将弦歌不断。在明文中有一篇*深虑论作者方孝孺也是一位大忠诚。很多人明白方孝孺并不是因为他的*而是因为被“诛十族”。读读深虑论能让你了解到这位读书人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的思考与探索以及文字背后的那份对国家社稷的热爱。这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被时人谓之“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人为什么能从容应对“诛十族”的暴行虽九死而不易其节。“毁家纾国难”封建士大夫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人格在方孝孺身上得到淋
10、漓尽致的展现。后世以方孝孺为迂者真该好好读读深虑论。言而有文行之方远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诵读的骈体文之一。骆文慷慨激昂气干云霄王文则行云流水水银泻地风格虽然迥异然皆文采斐然。其中的优美辞藻和韵律之美常常让我反复吟诵不忍释卷。“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者敢为“万世开太平”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扑面而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子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那种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喷薄而出。只可是同为“初唐四杰”的骆王二人也同样命运多舛骆一生失意兵败被杀而王勃也因溺水受惊而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滕王阁序本为聚会上的应
11、酬之作王勃临席赋文而倚马可待且千古流传真正是天纵其才但他二十几岁而历几沉几浮的人生经历和之后的英年早逝又让人陡生天妒英才之叹每次读两人*感受他们无与伦比的才情之时也难免为他们的惨淡身世感慨系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李陵的报苏武书有说系后人托名伪作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描绘让人几欲落泪不忍卒读。如报任安书中的写狱中的屈辱“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写受腐刑后的心灵创伤“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苏武书中写身处异域的悲凉“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起听之不觉泪下”写遭朝廷曲解的冤屈“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
12、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再有如春夜晏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兰亭集序、严先生祠堂记、五人墓碑记等等都是辞章优美的不朽*很多名段名句脍炙人口得以千古传唱。学路漫漫上下求索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读懂更为古奥的先秦*我先后通读了东周列国志、白话左传等一些相关书籍回过头来再看古文观止中的先秦*又觉得理解更深一层。“学然后知不足”读古文观止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当我费尽周折弄清文中一句话的句读的时候几百年前的三尺蒙童已能倒背如流了可见在古文学习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贤们的不朽*观止矣而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全文约:1887字,阅读时间:236秒。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3
13、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礼貌智慧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可是就寥寥数文。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梦想奋斗的精神品格。下头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
14、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答案是肯定的。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从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之后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
15、的决议。第二段“夫物。”,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突出中心。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我感到愧疚。想想自我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不能沉着应对,应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应对。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全文约:838字,阅读时间:104秒。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作文4所谓“古文观止”,就是“尽将古文之精华选编其中”之意。翻开厚厚的一本,时而读之。难懂的文言文还是让我望而却步,可是根据所给的注释,我还是能够勉强读下来的。古文观止中的*,总共可是两百余篇。但正是这两百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文 观止 读后感 600 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6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