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doc
《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 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1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事业,洒向学生。虽然没有取得辉煌的成绩,但却一直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一、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做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学校,也是学生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教师的本职在于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这是根本,也是必胜的武器,所以认真备课,掌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览教材全部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结构。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以学过的知识,在每单元的过关测试上她都认
2、真批阅。她常说:“一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仅反映在卷面上的错误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批阅时都做好详实的原始记录,这样就能在矫正课上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作为课上和课下对学困生辅导的依据,尽管这样做会投入很多的精力,为了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完满的完成学业,我也值了。”二、钻研业务、做学者型教师她常把教学和个人进修相结合,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而且她还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活动。第一次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新蕾杯”全省中小学师生优秀期刊读刊用刊活动就荣获了二等奖,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之后她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向优秀教师们取
3、经学习,仔细聆听专家们的讲座,然后回到学校实践,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特色,之后多次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获奖。三、对学生倾心所爱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她认识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为班主任,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如果说教师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感情,那么所有的工作就无外乎空中楼阁,拥有良好的师德,就有了解决好学生问题的保证。倾心所爱,来不得半点虚伪。在班主任工作中她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师,楷模也,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
4、她总是在上课前到门口侯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她总是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四、尊重学生人格有这样一句话:“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整的文字一样。”只有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才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她老师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较好的实现了因材施教,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学生也乐于接受她。她始终对工作和学生们充满着热情与激情。虽然工作上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始终对她的职业、她的岗位、充满着无
5、限的爱。“老黄牛”这个词似乎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听起来有些“落伍”,但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始终不会落后。她始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去践行一个合格教师应有的师德。总之,她无论从思想建设上、工作作风上都是比较过硬的、扎实的起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是老师们学习的榜样。全文约:1454字,阅读时间:182秒。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2李,女,本科学历。1998年师范毕业,同年8月光荣的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看着那一双双饱含希望的眼睛,我深感自己的责任之大,自己的位置不容在工作中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再苦、再累也要把学生教好!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李如是说。马店乡北部山
6、区有个叫杨村的地方,村里有孩子没学校、没老师,孩子们太小,村里距离马店镇30多里路,孩子们上学成了村支两委的心头病。,李_28岁,应马店镇杨村村委请求,李和丈夫从马店乡中来到30里外的偏远山区小学杨村小学办起夫妻学校。当时的杨村小学已经停办多年,生源不足,设施缺乏,家长质疑,压力重重。李知道,要改变山区群众对学校以往的看法,唯有埋头苦干,真情付出,做出成绩,让事实说话。山区群众住的比较分散,一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为学生提供住宿、就餐的重任就落在她和丈夫和另外两名教师身上。李每天早上6:30起床,给学生做饭。晚上8:30学生熄灯睡觉,李要等学生都睡了才能睡下。由于学生小,自理性差,李和学生同住一
7、室。半夜起来给孩子们盖被子、开关灯早成家常便饭。4年如一日,以至于假期回家,半夜经常习惯性醒来。冬天,有个小男孩半夜从床上掉了下来,头磕破了一道口子。李赶紧叫来同事,找了辆车走了30多里山路到马店卫生院为他包扎、抓药、打针。那晚,李紧紧的抱着他那微微颤抖的身体,不停的安慰着他。学生家长赶到卫生院时,天已拂晓,李又急忙搭了辆农用车回到30里外的学校。整个夜晚她几乎未曾合眼,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但是,想起班上那几十双期待的眼睛,她打起精神走进教室,继续上课。摔伤的小男孩儿回来后,李帮他补习功课,照顾他的日常生活。时间长了,课余饭后,小男孩儿总是围在李身边,对她产生了依赖。春,小男孩儿父母到广州打工要
8、带他到外地上学,当时他说啥也不想离开学校,他哭了,李眼睛也湿润了。小男孩儿的父母当时感动的说;“你带孩子是真的好,经常听他回家说,想去学校不想回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学生的眼里,李不仅是老师、也是亲人、更是妈妈。李说“学生们在我眼里是希望,是我生活工作的动力。”有得就有失,因为路途远,责任重,每周不能回家,天天住校。孩子忽略了,父母忽略了,李觉得亏欠了他们很多。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李觉得为山里孩子能学到知识,脱离贫困,她和丈夫重新办起了学校,4年来他们做出成绩,这是对家人最好的安慰!付出真情就能得到真情,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看着茁壮成长的孩子们,李朝霞内心无比欣慰。看着孩子们
9、期末试卷上的95分、98分、100分,孩子们笑了,李也满意地笑了!辛勤的劳动换来家长的支持,群众的认可,李和丈夫体会到了满足的幸福!四年级班中,有个女同学,她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母亲离家出走,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和奶奶在家过着拮据的生活,几乎不与人接触。到校后,她平日里一言不发,不与学生玩耍,更不用说上课发言,在课余从未见她露出过笑脸。山区的学生,自身素质、生活经历、个性差异以及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就了他们底子薄、基础差、学生各方面参差不齐。当时李告诫自己:决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真挚的爱去体贴、关心、感化学生。让每个学生
10、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她经常和孩子们交流、谈心,及时发现、了解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的做好工作,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信任。李经常和她接触、谈心。刚开始,那个学生不和李说话,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衣服破了,李赶紧帮她补好;扣子开了,李小心的帮她扣上;头发乱了,轻轻地帮她梳好;作业写不好,耐心的鼓励她,课余帮她补课;生病了,李带她到村卫生室治疗;平时,调动班级的力量对她多加关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终于说话了,融入了班级生活中。班会上,她的精彩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看见她笑了,李也会心的笑了。李_老师说“虽然没有像张丽莉那样舍己救人,高位截瘫;也没有像曹瑾那样奉
11、献生命,可歌可泣。但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愿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地印在杨村小学这片教育的沃土之上!”李_老师和她的丈夫重新办起了杨村小学这所“夫妻学校”,重新给了山区孩子学习的希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克服困难险阻,在他们最年轻的岁月书写了不平凡的教育史诗,这是一种教育大爱,她和她的丈夫是真正的人民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洛宁教育人的楷模。全文约:1983字,阅读时间:248秒。最新教师事迹材料范文3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
12、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教师 事迹材料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5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