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8篇.doc
《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8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8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8篇 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1端午节到了,家家都飘出粽子香味。节日味道随着粽子清香沁入肺腑。试想,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如果没有了粽子,还真很难找到其他属于这个古老传统节日特征。沈从文端午日里那样丰富多彩民风民俗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也一点点消失在时代步伐中。可那些多姿多彩节日习俗,总是让人怀念。我也总会在这个传统佳节之际不由梦回童年,一遍遍在心里回味儿时过端午情景。老家在苏北一个偏僻乡村。每年端午,都已是农村“大忙”季节。家里人多劳少,农忙时候,我都是算是主劳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专门在家里忙家务。记得那时爸爸会一大清早就到镇上称点肉,买点鱼放在家里。平
2、时吃不上这些,也只有过节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则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务,就提着篮子,去田间地头采集各种野草回来留着下午烧水洗澡,说用端午这天百草烧水洗澡可以保整个夏天身体健康,不生皮肤病。那时在农村老家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习俗之一。百草当中最重要是艾草和菖蒲,当然还有河边金银花,田头薄荷草等,我把各种野草采回来,放在我家那口八张锅里,把锅里放满了水,再在锅里放些鸡蛋和蒜头(有时蒜头是放在灶膛里烤),这些都是必须得有,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然后就开始烧,一直把水烧开。烧开水,是青绿色,水烧开了,鸡蛋也煮熟了,蒜头也煮烂了。蒜头我们不稀罕,我们稀罕是煮鸡蛋。我们姐弟几个最起码可以一个人分到一个鸡
3、蛋,因为平时鸡蛋都要省下来卖钱补贴家用,只有端午这天才能吃到煮鸡蛋。那时我们总是把圆滚滚热乎乎鸡蛋捧在手里把玩,舍不得吃。鸡蛋壳也沾染上了青绿色,看起来更加诱人,闻起来除了蛋香还有清香。那时我们经常是把鸡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剖开鸡蛋壳,慢慢把鸡蛋吃掉。水烧开以后,捞出里面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木桶里,待温了后洗澡。把弟妹们洗好澡以后,还得给他们系上丝绒线。那时端午时候,镇上到处都是卖丝绒线,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因为在老家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洗完澡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要系上这些绒线,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晚上相会搭建七彩桥。说实在,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些习
4、俗是怎么由来,也没有听村上老人讲过。只知道那时家家都这么做。而且我一直奇怪是那时每年端午我们村上竟没有人包粽子,但家家却都热热闹闹。即使是农村最忙时候,也冲淡不了节日气氛。下傍晚总是看到几乎所有孩子都洗干干净净,手里都拿着煮鸡蛋,脖颈上系着五颜六色丝绒线,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我是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端午是纪念屈原节日。以前我对这方面知识了解完全是空白。因为家乡河流少,所以所谓赛龙船等这些与水有关传统习俗我们那里都是没有。时隔十几年,那些儿时节日习俗,也在老家逐渐消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如过节,节日气氛也淡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找不到那些曾经用来烧水野草踪迹了。只是不知道,孩子们现在不系丝线
5、,牛郎织女没有喜鹊搭建七彩桥,他们怎么相会呢?哦,忘了,现在老家,连喜鹊也很难见到了。全文约:1283字,阅读时间:159秒。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2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吃棕子的节日,那天是农历5月初5。有一天,早上6点50多的时候,窗外听见一阵阵热闹的声音,我被这声音给惊醒了,立即一骨碌爬起床,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天要吃粽子和包子。”我一听,心想:端午节怎么可以吃包子呢?我问妈妈:“妈妈,今天怎么可以吃包子呢?”妈妈笑着说:“唉,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又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我还是不太明白。妈妈换了衣服,妈妈穿着一条黄色的连衣裙,我
6、问妈妈:“你今天怎么这么华丽呢?”妈妈没有回答我,只叫我和爸爸换身衣服,还要漂亮一点。换完衣服,我们去奶奶家玩,我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到了奶奶家,弟弟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和我一起玩。这时我又想起要去问爷爷,因为爷爷在我们家是最年长的人,而且见识广,我想他应该会知道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包子和棕子?于是我问爷爷,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传说是为了压邪。”爷爷说完这些,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一个端午节的故事。他说在战国时
7、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以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使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来,屈原被流放,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8、。到了中午,听说我们有棕子吃,于是我和弟弟迅速地把饭吃完,大人们又给了我们每人一颗棕子。哇,棕子真的很好吃,首先把包在外面的竹叶剥开,散发出屡屡的竹叶香气和糯米的香味,吃起来很有润味。吃完饭后,爷爷说,今天在一大桥有赛龙舟看,大家一听,都说要去江边观看赛龙舟,我听了也很激动,嚷嚷着也要去看。爸爸同意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大桥的河堤上,河堤上挤满了人,突然听见妈妈说,船来了,我伸长了脖子往远处看,远远的看见四艘船从杨梅洲的方向向一大桥这边划过来,锣鼓声、口哨声,还有水手们整齐划一地划浆声由远而近,距离越来越近了,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一段距离,我的心也跟着他们一起划呀划,
9、最后有一艘船赢得了第一名,我们也跟着获胜的人一起高兴得又唱又跳。这时观看赛龙舟的人也越来越多,妈妈怕我们小孩被挤散,赶紧催着大人们回家去,我们两个小孩不依不饶,觉得意犹未尽,求大人们带我们去公园玩,大人们也只好同意了。在公园里,我们先玩了一个“飞车冲浪”,然后,玩“卡丁车”,再玩“过山车”,最后玩“沙子画”和看“动物园”,动物园里好多人,人山人海。晚上,有很多菜,有:西红柿炒蛋,鱼,还有一个“全家福”,还有饭后甜点。街上好多人,回家后,我对妈妈说:“今天真开心,我爱端午节。”全文约:1484字,阅读时间:185秒。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3过去的端午,总是伴随着许多精彩纷呈的活动。听老人们的讲述
10、,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家门前悬挂菖蒲、艾蒿,以求辟邪、求福;酿雄黄酒,大人们喝,孩子们抹,在屋子里淋洒,为的是五毒不侵;缠五色线,挂香包、抓鸭子,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吃粽子、赛龙舟一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是积极面对生活。不过,现在的端午,由快节奏生活的影响,许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被淡化:挂艾草,可现在人们住在拥挤的公寓中,就算挂了,也少番韵味;赛龙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思来想去,貌似我唯一关心的就是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在粽子、咸蛋、苋菜三大美食中,我对粽子情有独钟。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为被诬陷,含恨含泪,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汩罗江自杀;沿江的渔民们听说了
11、,都去救他,但屈原最后连遗体也没有找到,人们便用竹筒子盛满米,撒入江中,以寄哀思。后来,这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于是人们便将这天称为“端午节”,而盛满米饭的竹筒就是“粽子”。粽子在古代称“角黍”。顾名思义,用箬叶折成角锥状,往里面装满黍米,就是粽子的雏形。经过时代的变迁,粽子在广阔的中国版图上走南闯北,各地都留下了它的身影,并衍生出一系列具代表性的风味粽子:广东的枧水粽,安徽的豆沙粽,陕西的蜜蜂凉粽,福建的烧肉粽,内蒙古的奶皮子粽等等。感谢现代便利的交通运输,也得益于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所有特色粽子都可以在各个省份之间来往穿梭,我也可以对它们一一进行品鉴。和14亿中国人一样,我也粗略地将粽子分为
12、“甜派”和“咸派”。我认为“甜派”的杰出代表是来自安徽的豆沙粽,“咸派”则是来自福建的烧肉粽。取这两个粽子,盛一锅水,点火。水由安静逐渐变得好动起来,翻滚着,咕噜冒泡,升起阵阵水气:水开了。这时两个粽子放入,看着他们在滚水中向下翻转,左右滚动,还挺有趣,像小小扁舟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一刻钟后,粽子可以食用了,将粽子捞出,我惊奇的发现,煮了两个粽子,水却几乎没变色,我顾不得烫手,将其中一个粽子的粽线拆掉,剥开碧绿的箬叶,立刻就有一个洁白如玉的小角露了出来,原来所有的香气与味道,都被这箬叶层层包裹,不断在水的冲击下打乱、重组,再升华,又获得了箬叶的清香;尽管只有糯米和红豆两种材料,粽子却为我们提
13、供了三种色彩:糯米纯洁无暇的白,红豆鲜艳亮丽的红,豆沙温和轻柔的紫;一口咬下去,满口浓郁的豆香与甜蜜,糯米也是甜的,但是却浸润了箬叶的清香,甜而不腻;烧肉粽则完全不同,肉渗出的汤汁被箬叶包裹,一滴不少,烧肉与糯米相中和,红亮与洁白,仿佛在你的舌尖跳起了华尔兹,妙不可言。“甜派”与“咸派”究竟谁更好吃,我也说不清,但是毕竟我是四川人,还是四川自贡人,不得不提一嘴“辣派”。“辣派”的代表:腊肉粽,绝对是辣中之王。但是离奇的是,四川本地的粽子大多偏甜,而所有重油重辣的辣粽子几乎都来自外省,尽管标明是“四川特产”。最近还听到一种说法:有的粽子是长条或长方形的,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只有三角锥形的粽子在
14、江中不易被冲走,这也就是民族情怀的体现。全文约:1353字,阅读时间:169秒。端午节主题作文精选范文4我以前,只知道端午是纪念屈原的,从去年,才从网上的资料中知道,关于端午的说法不止一个,并且引出了不小的争论。有的说是纪念屈原,有的说是纪念吴子胥,有的说是纪念孝女曹娥,有的说端午本是长江流域古代百越民族的一种祭祠活动。其实,一个节日,给历史文化相联系,要的就是一种精神。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说纪念屈原更好。屈原和吴子胥,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通过史记等著作可以看到,他们都是很有个性的人物。如果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看,屈原的正直、爱国,更有典型性。而吴子胥的个人、民族遭遇及复仇特点更浓些。当然,仕吴
15、而为吴服务,为兴吴而直言且由此被害,这又给后人留下很多思索的材料。至于因家恨而借他国灭故国,这类事,虽然政治上代有事例,表现各异,但在道德上被人诟病,不宜成为文化祭祠的对象。曹娥投江,是古代文化的名典。曹娥的传说,作为孝的典范,对人是教育意义的。只是,对这个典型,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就现代人的眼光看,普遍意义的孝,永远都需要。但,父溺水,曹娥没有必要再投江,因为,投江是不能救父生还的。传说的生还,客观上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曹娥也是一条生命,以活人投江而死,换不来父亲生还,这样的死,豪无价值。以主观臆造的救父传说来说教世人,这很没有说服力。但,这样的传说,偏偏在中国流传千百年,这也说明
16、了中国封建文化在许多地方的虚伪。说起二十四孝,其实,好多都有这种虚伪的成份。比如,王洋卧鱼,想打鱼未必身卧,身卧未必能得到鱼。还有郭巨埋儿,那是很没人性的,儿,也是一条生命。但,这样的行为,罩上一个孝母的光环,就被人大加赞颂了。其实,母命儿命,都很重要。为人子者,要全力敬老爱老助老,为人父者,也要全力爱幼护幼育幼。老幼双方,损害哪一方,都不是人性的作为。还有那个割自己肉为老人吃的孝妇,听起来很受人尊敬,但,自己的肉,又能割几次呢?下次老人还想吃肉,如果没办法继续割,是不是算不孝呢?至于说端午源于古代祭祠,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或者,在屈原之前真的长期有类似的祭祠活动。屈子投江而死以后,人们就用以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节 主题 作文 精选 范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3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