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doc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时间:2032年8月30日。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事件:优秀宇航员裘鸿润将乘坐“梦想”号飞船飞离地球,去寻找人类在宇宙中的第二个家园。“宇航员裘鸿润,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5、4、3、2、1、点火。”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火箭载着我飞离了那已千疮百孔的地球母亲。不一会,我飘了起来,身边的一切物品也跟着飘了起来。我知道我已进入了太空。向外一望,“哇!”好多星星,似乎触手可及,一闪一闪,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原来太空如此美丽。第一站先去哪儿呢?水是生命之源,对,就去水星吧。定好导航,飞船就把我带到水星。着陆后,我便急忙走出船舱,忽然一股
2、热气扑面而来。抬头一看,一轮大大的太阳高挂在天空,足有在地球上看到的100倍大。我这才想起,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人类如果迁居到这里,还不都变成烤鸭了!赶快撤离。第二站去哪里呢?人类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木星,木星”应该会有很多树木,氧气也该充足吧。就去木星碰碰运气吧!飞船刚一落地,我就走了出来。好冷啊,难道这里是冬季吗?我正在寻找种种生命的迹象,一股龙卷风把我连根拔起。看来,我是遇到了百年不散的大风暴,真是名不虚传啊。大风暴把我吹到很远的地方,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导航找到了飞船,便狼狈地逃离了。下一站去哪里呢?对了,听说和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是火星,我要去探探虚实。基于前两次的经验,我小心
3、翼翼地走下飞船。温度是比地球上冷了一些,但还算能承受得住。我刚一放松警惕,脚下一滑,便和大地来了个拥抱。这地上亮亮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我拿出仪器取样、化验。不一会,结果出来了,原来这是水,是以冰的形式在火星上存在的。正当我挣扎着想要爬起来时,几个未知生物来到我的面前,将我扶起来。只见他们长着长长的绒毛,一身灰色。全文约:794字,阅读时间:99秒。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2航天人用创新创造、艰苦卓绝、攻坚克难的精神照亮了中国科技的兴国路,激励着我们接续奋斗、矢志不渝。作为一名外语人,我深知中国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自身明确定位,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未来我定会努力学习,增
4、长本领,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同时我会更会完善自我,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奋斗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发挥引领模范作用。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7神舟十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女航天员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次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进行23次出舱活动等等。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2003年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个进入太空
5、的宇航员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我国已经有12人去过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阔步前进。空间站建造的宏大项目将分步骤有序完成,我们坚信它将在未来圆满顺利进行;关乎人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会在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为一个个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对中国人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自己国家的奋斗历程,我们也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等的发射。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人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
6、而非只是一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一个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而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动力。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全文约:962字,阅读时间:119秒。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3每当夜晚,我看着满天的星星,望着圆圆的月亮,我就会想象宇宙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记得小时候坐飞机时,总会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想终于飞上天了,我要翱翔宇宙太空。长大了才知道,真正能飞到宇宙太空的并不是飞机,而是宇宙飞船,真正能看到太
7、空的并不是我在飞机上的成员,而是宇航员。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航天馆参观,一路上的我心情都特别激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在给我们讲解关于航天卫星的作用和知识,参观了五号神舟飞船模型,“神舟五号”飞船由三层组成,它的总长是8.86米,最大直径处2.8米,轨道周期是5393秒。我们还进模型里参观了飞船真正的模样,然后我们又去看了“神舟六号”发射时的情景,我看到聂海胜叔叔和费俊龙叔叔在吃航天食品,以及他们在航空仓中飞来飞去,最后看着宇航员回归大地,我都为他们自豪,其实,航天之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而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宇航员,望着蓝蓝的天空,我会想象太空的样子,望着夜晚的星星,我也会想象太空的样子,大
8、大小小的星球,美丽的银河系,太空有着太多的谜题,而只有飞向太空才能知道_谜题,航天的意义也是如此。太空一个充满可能的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的航天工程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航天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高。如果我成为宇航员,我一定会为国家做贡献,为世界解开更多宇宙的奥秘我以后会了解到更多的宇宙知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中国可以在太空上的任何一个星球行走,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会越来越好。全文约:693字,阅读时间:86秒。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4我国载人飞船已经成功上天。这位伟大的航天员就是杨利伟。航天员的训练是艰苦的。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需要经过千锤百练。航天员的基础理论训练共
9、有13门课程。航天员虽然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但经历长期的飞行员生活,重新坐下来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加之许多课程非常陌生,困难可想而知。航天员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课余时间也抓紧学习,就是外出疗养也不忘背英语单词。就这样,基础理论学习结束考试,航天员门门课程都达到良好以上。体质训练是长期的。飞行员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航天员对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坚持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体质训练从不间断。为了控制体重,不少航天员坚持每天跑5000米。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运动会上,中长跑项目的第一、二名都是航天员。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实际上
10、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比如,超重耐力训练,要求飞行员在5倍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持续2至3秒,而航天员却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持续40秒;前庭功能训练,训练中,要求航天员自旋转、振动或坐在离心机中,用4倍重力加速度转动并突然停止,还要求闭上眼睛转动脑袋。此外,还有许多训练。我国航天员的失重飞行训练是在俄罗斯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的。有时一个架次飞了12个抛物线,我们的航天员一个都没有吐。俄方人员敬佩地说:中国的航天员素质真好!专业技术训练、野外生存和救生训练、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这些项目要反反复复进行,确保真正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万无一失”。训练是艰苦的,考核是严格的。在5年的时间里,航天员圆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上 航天 精神 观后感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3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