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观后感5篇_1.doc
《中国这十年观后感5篇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这十年观后感5篇_1.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这十年观后感5篇 中国这十年观后感(一)三江源地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712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资料图: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当地生态管护员不断拍摄到大量野生动物照片。图为一群野生动物。曲麻莱管理处 供图但20世纪末,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多重因素,草场干枯、土地荒漠、河流断流,被誉为“地球上最强悍生命力的耀眼舞台”的三江源,黯然失色。康巴汉子尕塔所在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黄河源头的多条河流发源或流经此间。“在地球上这么偏远的地方,牧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一点也不比城市居民差,我开始跟牧民学习。”20XX年,尕塔在曲麻莱县的
2、乡镇任职,“牧民们对神山、圣水的保护,源自对神山、圣水的尊崇,这是一种原始的生态文化。”“但牧民们原有的保护方式、方法,已跟不上时代。而且,生态保护也不能仅靠牧民自身。”尕塔说,“生态保护贵在理念,理念不到位,行动就不到位。”20XX年12月,中国官方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作为“天字号”工程,青海省担起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制度创新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担子。“国家公园”的概念是个舶来品,彼时,中国没有国家公园范例。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专家彭奎表示,“国家公园的首要目标是要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彼时的中国,一块自然保护地,林
3、业、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堪称“九龙治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国家公园依托原三江源、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试点区内6类15个保护地及相应管理机构,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3个园区管委会。同时,整合林业等部门职责,在管委会下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全面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建设国家公园,不是单纯建基础设施。”如今,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跟园区的生态管护员,组成人数不等、专业不一的藏羚羊护航队、雪豹监测队、大自然摄影队、帐篷美术队,开展巡山、监测、推广。“建设国家公园后,牧民监测手段更
4、先进、参与积极性更高。”在尕塔看来,白色垃圾污染曾是国家公园的一大危害,“现在,捡垃圾的越来越多,吃喝垃圾食品的人越来越少。”“山干净、水干净、草场也干净,如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尕塔说,曾经野生动物怕人,如今,棕熊经常跑到牧民家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24日表示,2021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圆满完成、正式设园之年。“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赋予了国家公园这项工作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立足“中华水塔”保护,将各项工作充分融入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后的体制建设
5、总目标中。据悉,正式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划总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成为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放眼全球,生态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正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中,国家公园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未来,要让国家公园来领头,各类自然保护地跟着国家公园来改变,包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等。”彭奎说。全文约:1531字,阅读时间:191秒。中国这十年观后感(二)这十年,中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常态。这让包括李莉在内的国人感受颇深,也让一度十分忙碌的空气净化器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家的净化器已经闲置好多年没有用过了。
6、”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双碳”目标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雾霾频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中国大地上展开更多山清水秀的画卷,老百姓看到更多的鱼翔浅底、清水绿岸。全文约:391字,阅读时间:49秒。中国这十年观后感(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XX年11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
7、记的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共最高领导层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向外界清晰阐明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中国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如今,当踏上新的征程,中国未来的发展又将以何为目标,再度吸引海内外关注。这一答案或许正蕴含在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话语中。人们不难发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刻画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清晰脉络,也将成为外界观察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维度。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持续千年的接力,也是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待。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到建党_周年时,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也成为外界熟知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
8、贫”,习近平如此强调。在20XX年底,当时中国近1亿贫困人口的现状,成为实现小康梦想难啃的“硬骨头”。为此,中共发起了一场长达8年、向贫困宣战的“战役”。十八大以来,中国实现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当百年大党与千年小康相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缩影。过去十年,中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十年 观后感 _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3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