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doc
《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 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1为了莘莘学子实现九年以来的伟大理想与报复,为了父母谆谆教导与期望,为了_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蒸蒸日上,我作为九年级的一名历史教师制定了如下的总复习计划,希望在其他老师与我的勤恳、勤奋、敬业与智慧之下,能为_市_学校中考再创佳绩。第一阶段复习计划完成教材,夯实基础(一)、时间安排:第1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4单元第2周: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3单元及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3周: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第5单元第4周: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5单元第5周: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二)、复习的具体步骤:课上时间应该做到:(1)按单元梳理知识脉络,夯实
2、中考基础知识。(2)分析每课中考热点、重点、预测中考试题走向。(3)学生记忆10分钟左右,夯实基础知识。(4)课上测试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5)讲评试卷,查缺补漏。(6)每单元集中测试,总结单元内容,弥补知识漏洞。课下复习安排计划:(1)早自习再现课上复习的基础知识。(2)课间抓时间知识点测试。(3)周周测试以基础知识为主。(4)抓时间补习弱科生,促其全面发展。(5)精选试题,面批面改第二阶段复习计划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一)、时间安排:第6周至第7周:专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专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五)、人民解
3、放战争的胜利专题(六)、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第8周至第9周:专题(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题(八)、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题(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十)、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专题(十一)、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0周至第11周:专题(十二)、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十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无产阶级的斗争专题(十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专题(十五)、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专题(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十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题(十八)、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复习的具体步骤(1)
4、按线索讲解历史知识将历史知识系统化、线索化,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2)教师精选本专题知识性试题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线索化。(3)对筛选的试题做到面批面改。(4)对本学科后进生的试题应更加关注、耐心辅导指明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5)专题训练时穿插时事政治热点、重点与难点训练与测试。第三阶段复习计划:综合复习与模拟演练(一)、时间安排:第12周至第15周:综合复习与模拟练习、讲练结合重点解剖、重视答题技巧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熟悉中考题型,掌握审题解题的方法与规律进一步查缺补漏。(二)、复习的具体步骤(1)分析试做三年中考题,进一步的揣摩中考考题走向。(2)教师精选模拟试题做好
5、模拟演练。(3)及时辅导查缺补漏,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向中考挑战。(4)认真研究“中考说明”和收集整理中考信息。(5)面向全体学生,培尖扩优,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第四阶段复习计划:自由复习阶段(1)重视基础知识的回顾、回归课本、熟悉教材防止知识的忘与陌生。(2)穿插模拟训练。(3)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与心理调节,使学生有信心、有精力冲刺中考。全文约:1959字,阅读时间:245秒。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2一、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
6、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开卷考试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二、学情分析1、我校这届毕业班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不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偏低,明显表现为上课情绪激情不足,平时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练习马虎应付的现象。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
7、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辨析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于在一些他们所认为相对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复习,学生对历史复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6、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
8、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7、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三、复习方法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
9、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
10、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5、课堂以读议练为主.。课堂上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重点、要点、难点分明,学生以听记为主。复习中,思考自查,学生则要以思考为要,找出自身的弱点、虚点和肓点。要从追求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为得出有用的历史经验。6、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题。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四、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时间为三月下旬至五月下旬
11、。复习内容为:依据课标,引导学生过好教材关。复习任务: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学生在读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完成课时练习,真正做到查漏补缺;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整体构建;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学会选择答题方向;重视书写和格式,提高应考能力。利用13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因为这部分内容中考所占比重最大,头绪多,知识点多,学生遗忘的也多,先从这里下手,就切入了重点和难点。利用2周左右复习中国古代史,并穿插山西历史。利用2课时复习世界古代史。利用3周左右复习世界近现代史。五、课堂复习模式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模块为线索,以学生识记、创新思维为主导,精心设计复习训练题,快节奏大容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考试 复习计划 通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2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