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doc
《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希望你喜欢。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1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
2、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又善于经过神情语态的描述,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述,并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一样的对象,研究其不一样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景,给予不一样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一样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
3、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职责心。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论语分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治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我
4、们都明白论语的核心观点是仁和礼。礼与仁这两个是儒家的核心观念。这也成为中国有梦想的儒生们的自我要求的范本,也是君子人格。礼在论语中出现颇多,起源和祖先是尊敬和祭祀祖先。之后发展为一套社会典当规范。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节,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感情上贴合礼仪要求,礼仪的过分铺张是不合情理的。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出自论语八佾。提倡朴素庄重的社会风气,崇尚节俭真诚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如果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那奢华的外在形式,不仅仅伤害到“礼”的内在本质,并且还会诱使当事人沉迷其中,如果“礼”的形式不是真诚的,反而成了一种奢侈虚伪的样式,那就从本质上违背了“礼”的真正内涵
5、,也不是真的礼。礼是一种规范。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可是一味的追求和谐而不懂得礼来约束也是行不通的,所以礼作为原则在家和国都是重要的。礼在论语中不仅仅是一种祭祀祖先维护政治的礼,还是人际关系的人情礼。礼的文化贯穿论语始终,同时与孔子的多个观点结合。比如礼和孝的结合,“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无违什么呢?实际就是不要违反礼,“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那里就把孝与礼联系起来了,孝不是盲目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也必须要以礼行之。论语中多处论及
6、丧礼和祭礼,足以可见儒家对于孝与礼的重视。礼和乐的融合。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与诗乐常连在一齐,礼乐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仅有礼乐相配合,诗礼相互成就,才能更好地成就君子风范。乐能够修养身心,改变人们的性情,使人们变自觉的遵从社会礼仪。乐是为礼服务的。礼和义的结合。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说:“讲信用要贴合于义,(贴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
7、要贴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义,这岂不是也是一种礼的表现?义和礼的配合,才能更好的成就君子。义是一种内心的道德自律,外在表现为礼。礼和仁的关系。两者谁是最核心观点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若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一个人如果不仁爱,讲什么乐?根本核心在于仁。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的内在情感,即使再遵从礼也只是涂有形式。礼真正的本质是仁。礼和仁两者互为表里,礼为外在形式,仁为核心内涵。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8、,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孔子说:“约束自我,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行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就会认为你走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了。行仁,完全在于自我,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又问:“请问行仁的方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这段话最重要的就是“克己复礼为仁”这六个字,这六个字是说,克制自我,进取实践礼的要求,就是行仁。可见,行仁离不开礼;当颜渊问行仁的具体的方法的时候,孔子回答,一切都要依礼而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说的很清楚,仁和礼不分家。孔子他很注重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料子
9、,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在什么季节也是如此,去尊重天地,以一副好的仪表去见戴别人。说合宜的话,这样很容易使别人感觉舒服,彬彬有礼简的方式去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又继承了中华传统,尊重他人,不可为仁者乎?同时孔子认识到在礼崩乐坏的时期,一味的用强制手段推行周礼逼迫人民遵守和履行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推崇了仁学,用仁以推行礼。这个礼所规定的等级区别不是一种强制的东西,而是人性的内在需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礼作为论语的核心观点之一,在国家上是准则规范人民行为,在社会上礼节的重视,到达和谐社会,在人际交往上礼是互相尊重,在个人修养上礼是君子的必修课。在现代社会中礼依然是重要的规范,能够促使自我提高品格,能够
10、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可是切忌盲从。孔子的礼的观念根源到底是维护统治阶级,是有等级观念的,部分思想在民主社会是行不通的。比如尊卑贵贱观念就是不可取的,人是生而平等的。在孝礼中也切记不要愚孝,在忠礼上头也不要愚忠。对待礼的观念上,要有所选择。论语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大全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资料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资料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
11、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所以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称为“语”。细读论语你会发现,它的字句带着温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的字句怒斥小人:“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它亦教你做人之本:“乃孝悌之道也。”它会带你去看过去的读书人即使贫寒也不觉的苦难:“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愁,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那里你会听到人性之美:“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你会感悟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儒家出世之道!其实论语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更要追溯到它的源头孔子。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名著 读书笔记 摘抄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9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