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doc
《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 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1_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首家获得美国商标专利局颁发给中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认证,是中国向全世界推销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今天的大国工匠我们就来认识,打造这张名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486.1公里,这是_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
2、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宁允展这双魔术师般的手,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铁匠,宁允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帮乡亲们打磨家具,也因此从小就喜欢上了学手艺。初中毕业后,宁允展考上了铁路技校。20_年,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宁允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
3、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宁允展的家,距离工厂有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和妻子的交流基本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因为一到家,他又开始忙了。在这个三十多平米的小院里,大部分地盘都是宁允展的,这些磨具,是他自费在网上买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练手艺。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六岁的孩子有着自己的世界,宁允展说,他理解女儿的想法,就像当初,正是因为父亲尊重自己的选择,他才如愿考进了铁路技校。20_年,是_准备冲高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身患白血病七年的父亲第三次入院,宁允展虽然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可是他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下班的路上。随着_冲刺高速成功,宁允展投入
4、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710829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2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
5、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笔者从大国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精神,劳动之美。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国工匠早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尤其电视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仿佛就在昨天,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有我们老一辈劳模的
6、精神再现,也有当今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这个载体,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共和国通过劳动,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个个历程。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
7、,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李政道博士说过:“越往前走,技术就精神化。”大国工匠中播出的这八名工匠,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的代表,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美,无不令人叹服。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镜头、画面、时段和版面留给广大职工和一线劳动者,讲好劳动者的故事,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从而让更多的劳动变成创造,让技术变成艺术,让劳动成为一个个“匠心筑梦”的旅程。#19684看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3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大国
8、工匠系列节目,对根植于我国劳动者中的“工匠精神”,给以忠实记录和颂扬。就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以工匠的名义,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 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他们文化不同,年龄
9、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国 工匠 观后感 60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88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