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大全.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大全.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大全 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_大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二、工作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以校本教研促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国标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三、工作重点: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并落实教学六认真。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育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学习新标准,发挥备课组的群体教研作用,以备课组或年级段开展教研活动,上好教研课。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
3、课程的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3、强化课堂教学,年级组统一教学进度,组织好各项质量检测和竞赛活动争取再上新台阶。四、工作措施:(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征,加强入学
4、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数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为落实教学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三)、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本学期,老师要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加强教学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交流活
5、动。每人上交一篇论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一、年级段总目标:(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6、(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
7、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4)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4.探索规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二)、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具体目标1.图形的认识(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
8、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2.测量(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3.图形与变换(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2)能在方
9、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图形与位置(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三)、统计与概率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
10、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具体目标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5)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6)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2.不确定现象(
11、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实践活动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具体目标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12、情感体验。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本册教材总目标:1、引导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并能够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在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主动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测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2、在数学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
1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意识与估算能力。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5、在探索与交流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6、能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角=10分,1元=10角。能够正确的数出面值较小的人民币,能够做简单的一元几角等于十几角的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做简单的几元加减几元、几元加几角、
14、1元几角加几角的计算。8、在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9、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10、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商品的价格,根据自己所有的钱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在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1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1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13、使学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根据行、列
15、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14、在探索与交流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灵活运用所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1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6、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17、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知道两部加减法试题的运算顺序。18、在用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19、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好习惯。20、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够从不同的图形中把上述
16、图形区别开来。渗透分类、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能力。21、借助情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决断等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和感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等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地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2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意识。三、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9课时)100以内数
17、的数法 1课时100以内数的组成、写法和读法 2课时100以内数的顺序 1课时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多一些、少一些 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一)(23课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 4课时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4课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 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4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机动 1课时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4课时)第四单元:实践活动(一)(1课时)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课时)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18)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18、 3课时解决生活中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3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4课时加减法两步计算试题 2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机动 1课时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6课时)第八单元:统计和可能性(3课时)第九单元:实践活动(二)(1课时)第十单元:总复习 (5课时)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建立数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写法、和读法。2、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学会解答常见的加减法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
19、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4、掌握横看为“行”,竖看为“列”,从“行、列”两个维度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5、体验到生活中需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能正确口算、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6、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教学难点:1、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后面是多少;学生口中数的数与物体的实际数量相对应。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及求“相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教学计划 汇总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8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