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doc
《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 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1今天是元宵节,是吃汤圆的日子。因此,我们准备了揉好的面团、馅料、汤勺等一些包汤圆的材料,准备包汤圆。“叮铃铃”下午第二节课开始了,我和小组的同学摊好台布,把准备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面团,可是捏捏却是硬的,这下我伤了脑筋,怎么办呢?就算现在抓紧时间柔软了恐怕也没有时间包汤圆了,就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我的组员说借我一点面团,我谢了又谢。我抓起一把面团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几下,再用其它手指轮回转圈地按,等面球变成了一个小碗时我用汤勺挖了一点馅料放入“碗”中,然后把边上的面皮往里一挤再放在手心上搓搓。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现实却是
2、残酷的,结果惨不忍睹,汤圆要么馅料快透出来了,要么就是皮破了,组员们不但不帮我,还在那没心没肺地笑。我不服气又抓起一把面团开始揉、搓、按、挤,但结果我试了几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我彻底没了信心。这时郭子璇看到我这么多的败品心中不忍,过来细心的教我,我终于学会了。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面团按照她教的方法:馅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没有封的口,另一只手在下面慢慢转,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面皮往里捏,再把汤圆搓成圆球就可以了。按照这样的方式我做出了一个个的成品,还明白了什么叫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元宵节在我们的喜悦中度过。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2在我们宁波,元宵节有吃汤圆的习俗,吃了汤圆就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幸福
3、美满。今天是元宵节,一大早,妈妈就买来了糯米粉和芝麻馅,准备全家一起包汤圆。包汤圆第一步是和面。只见妈妈把一袋雪白的面粉倒入一个洗干净的盆子里,接着叫我一点一点地倒水,并告诉我水不能倒太多,否则会变成米粉汤啦!爸爸卷起袖子,伸出手,顺时针地不断搅拌起面粉,一会儿,面粉就变成了白色的“泥巴”了,爸爸的双手也沾满了面粉,好像戴上了一副“白手套”。爸爸把这些湿湿的“白泥巴”使劲地揉呀,翻呀,按呀,一会儿工夫,一团光滑有韧劲的面团就呈现在眼前。开始包汤圆了!爸爸先给我示范了一遍,我一看,呀,包汤圆太简单了,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我早已等不及了,学着爸爸的样,用手掌心把小粉团搓成个小圆球,然后用大拇指往
4、圆球上按个洞,用手指转呀转,转成了一个“小碗”状。我往“碗”里放了一小勺豆沙馅,然后“封口”,再学着爸爸的样子搓圆。可是,不知怎么搞的,面团散架了,豆沙馅像个调皮的捣蛋鬼从里面钻了出来,我连忙拿起一小块面皮给补上,这下成了个“补丁”汤圆了。经过一次次失败后,一个个圆滚滚、白白胖胖的“小雪球”就从我手中诞生了,它们像胖娃娃一样整整齐齐地坐在托盘上。下锅了,汤圆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跳入水中,刚开始,它们沉在水底“练憋气”,不一会儿,它们在水中“跳起舞来”,又过了一会儿,它们终于憋不住了,像一群小白鹅争先恐后地浮出了水面。妈妈说:“汤圆熟了!”我用勺子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嘴巴,咬了一口,香喷喷、甜蜜蜜
5、的馅就露了出来,咽下去心都甜透了。今年的元宵节真有意义,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汤圆,心里美滋滋的。关于元宵节汤圆的作文3我的家乡在上海,那里有我最喜欢的糯米做的美食,它软糯可口,鲜香美味,你一定猜到了,对!那是就是汤圆。我怎么会喜欢吃汤圆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在我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给我讲故事,故事里说汤圆又叫元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武帝时,有一位宫女叫元宵,她因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定帮他,便对汉武帝谎称火神要会火烧长安,唯一解救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做汤圆供奉火神,火神吃了汤圆,心情大好,就不烧长安了。元宵姑娘因此立功,也顺利见到了父母,元宵节由此而来,元宵节便
6、有了吃汤圆的习俗。我听完故事立马馋涎欲滴,心想:天上的神仙也爱吃的汤圆,那一定是最好吃的东西!我还没吃过呢!我要吃!我要马上就吃!妈妈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我给我买。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我连汤圆的影子也没见着,大概是大人们忘记了。不对!大人们每次都是答应得好好的,就知道骗小孩,我越想越生气,于是气呼呼地找妈妈理论去。结果,那天刚好来了很多亲戚,大家看我气冲冲的模样,都很奇怪。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外婆、姨妈、舅舅、舅妈一大帮子人都站在我这边,把爸爸妈妈批评了一顿。哈哈,真是大快人心哪!谁让这两骗子成天欺负我!就在众人过来安慰我时,外婆备了糯米粉,于是一大群亲戚齐上阵,不一会功夫就做好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元宵节 汤圆 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87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