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0篇.doc
《小学生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0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0篇 小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振奋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我国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神舟七号发射成功,5G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我国首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蛟龙深潜,嫦娥探月。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日趋活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千年梦想,今朝实现。去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
2、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于20_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_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5。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截至20_年2月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飞行里程已超过4。5亿公里,距地球约1。7亿公里。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
3、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按计划将在轨驻留6个月,在这6个月时间,主要工作是要进一步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具体来讲,就是要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一起配合进一步验证。科技强,则国强。自信之路成功,为中国航天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小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
4、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又是一载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
5、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小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航天科技一直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的一个新兴领域妹,她对我们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这个社会上,制空权已经变得非常的普及了,那么还更深层次的就是宇宙太空的权利。比如说美国这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率先登陆月球,然后他就联合其他的国家在月
6、球上面划分区域,说谁占领谁就在将来拥有采矿的权利,所以我们的航天技术也不能落后,否则的话在未来的100年内我们将会逐步的落后,所以航天技术以及航天的爱好将是我们新一代颜最重要的一个方向。第一次接触航天方面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大班。那一天,老师把一张报纸贴到了墙上,那上面有一艘火箭其实是神舟六号,还有两个人其实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弄明白了个大概,心里觉得自豪。突然,我发现居然没有一名女性。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当中国的第一名女宇航员,该有多好呀!从那时开始,我便怀揣着这样一份梦想,上了小学。我曾经很自豪地跟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我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他听了,流露出羡慕的
7、眼神。那时的我自豪极了,觉得当一名宇航员太简单了!三年级,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这才知道,当一名航天员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有学问,要有好的身体,也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当时我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只是模糊地觉得是身体好的一部份罢了。虽然我知道我想成为一名航天航空员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我可以在地下为他们工作,比如说地勤服务以及研究。我们可以在地上研究一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航天飞船或者航天器材,也可以在地下的指挥中心,中间空宇航员的一局动,看看他们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类的信息安全技术等。所以说,为了我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我现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参加一些科技展。为的了就是能够更多的了
8、解这方面的知识,为我将来的梦想做铺垫。小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太空对于人类来说,是未知的,是充满新事物的地方,同时也是陌生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向往太空,认为那是奇幻的,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我们不能登上太空,但通过诸多途径,我们能以航天员为媒介,打开太空之门,探索宇宙。上一次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授课还是在20_年6月20日,在天宫一号上进行的。8年后“天宫课堂”的再次授课,定于20_年12月9日,即今日。其实,早就听说他们计划太空授课,对此我期待已久。今天,已经在太空“出差”近两个月的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化身为“太空教师”在距地400公里的中
9、国空间站上进行在轨太空授课,并向全球同步直播,怎能不令人振奋!今天下午,我们通过阅读课观看身处太空三位宇航员的太空授课,因前两节为物理化学,当我们开始观看时,已经错过许多,但并不妨碍我们激情观看。当我们打开屏幕时,王亚平老师正在演示跑步机的使用,随后,叶光富老师通过电脑,向我们展示了太空中培养的心肌细胞,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在这之后,叶老师所展示的太空漫步与转身最令我感到惊奇,航天员叶老师处在在轨航天器中微重力的环境下,完全不借助任何外力完成转身。叶老师尝试不用空间站中辅助把手行走,结果是整个人渐渐飘起来,却丝毫不问前移动。在失重环境下,转身也是件难事,不像陆地上那样简便,也不如陆地上那样符合常
10、人逻辑;叶老师两臂张开,很轻松转向后方,迅速转动左或右臂,也可转向后方,但用其他方法便无法实现转身,其原理运用了角动量守恒定律,使航天员轻松转身。最后,王亚平老师在水膜的基础上做出一颗水球,令我叹为观止。在其中做出一气泡,便会在水球中成一倒像,在气泡中成一正像,将气泡抽出,再向其中打入蓝色色素,加入泡腾片,一个颜色毫无违和感的水晶球呈现在我们眼前,看起来十分像地球!多么震撼啊,难道这就是太空的魅力?上次观看太空授课时,我才5岁左右,几乎没有任何印象。此次授课让我真切感受到太空的魅力,令我向往;通过太空授课,我们打开了通往太空之门,开启了我们对太空的无限探索!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还需在轨驻留4个
11、多月的时间,“天宫课堂”第一课之后,预计还将进行1-2次的太空授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航天员或将带来“太空冰雪”等相关的演示实验。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期待吧!小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组成。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观看 2022 天宫 课堂 第二 观后感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84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