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10篇.doc
《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10篇.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10篇 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1正面管教为美国的简尼尔森所著,她是一位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她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一种和善而坚定方法教育孩子,以消除惩罚,用积极方法管教儿童的已得到自律能力。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这正是我目前需要的,可以看到教育另一面的魔法镜子,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我的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他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他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
2、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延展到我的班级,一直以来我们都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我的班级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孩子”,有我的属性和我性格,所以此书我读了又读,是我为人母,为人师,为人班主任的重要支撑。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
3、。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在班级常规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正面管教也给我了很多好的办法,想来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有一男生总是提问一些和课堂无关的问题,并上了两次厕所,在我找他回答问题时,他态度一脸的挑衅!不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振振有词说自己膝盖受伤了,疼,他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坐着回答问题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他意识到他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
4、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受伤了还能坚持上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有情况的时候,能提前跟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
5、理更加健康!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2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
6、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
7、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近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3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
8、,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
9、合作。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4近期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书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给我们打开
10、了一扇如何与学生更加友好,亲密的大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需要进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次大变动。一、关注学生,而不是关住学生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当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及任何关注,甚至被大人用权力控制着,那么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而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如果将学生的错误行为看成是一个密码,老师充当密码破译者的身份去思考他的行为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当我们处理他的隐含想法时,孩子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有所归属、受到关注,能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有所改变,
11、因为孩子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我们关注学生、理解学生,老师所做的工作也才会更有效。二、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了孩子是让孩子成为失败者,而赢得孩子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书中还分享了赢得孩子的方法:1、关爱:在你能触及头脑前,先触及心灵。2、倾听:确保把关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们。3、欣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自己。4、改善而不是完美:当老师鼓励改善,而不是追求完美。5、沟通,少说多做,学会倾听,学会用我句式表达感受。三、要多鼓励,而不是多赞扬鼓励是给
12、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是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的更好的一个拥抱,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受到不加评判的珍惜。课堂上的赞扬、笑脸贴、奖励卡,这些是好玩且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
13、的赞扬。四、教会孩子把犯错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习时,他们就能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是一个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机会。五、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作为老师,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这样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点我深有同感,许多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面管教这本书中常说,我们总要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其实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正是
14、如此。我会克制自己易怒的脾气,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更理性更温和的好老师。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5正面管教内容概要: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当然,不管什么样的方法最需要的是我们
15、要有正确的儿童观。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这是最近经常听到的关于正面管教的观点,学校的师训处也常常会推送一些正面管教的内容来分享。貌似通过采用正面管教方式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更好的和学生相处。恰巧上课时候的纪律问题,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是我最薄弱的环节,对于吵闹的班级和学生我甚至惧怕上他们的课。有时想要让他们更加的听话,就摆出老师的姿态,我常常会像泼妇似的大声怒骂,这样的方式也只能使他们安静一会儿。这本书适时的给我们提供了如何不对孩子惩罚(如打骂等),而是从正面管教出发的极好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虽然有些深奥,但是如果细细看的话,收获肯定是相当大的!既然我们身为父母,就
16、应该尝试里面的任何一种方法,不要让我们做父母的情绪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书中极度倡导对待孩子要“和善和坚定”,我认为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和善坚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坚定的氛围里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我们对孩子实施的教育方式绝大都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但结果往往是家长又心疼又气愤,此时我们常常疑惑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究竟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何尝不需要成长和提高呢?为了孩子,多读读这本书吧,它会告诉你如何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如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也会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亲通过学
17、习,我知道了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与变化,父母其实可以更淡定些,青春期只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发育过程,既然是正常,就无法避免;既然是过程,就会过去。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在寻找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找到了就是个性化的完成,有的人的青春期可能十来岁开始,有的人没准四十多岁才开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能完成个性化,找不到自己。在寻找自己的路途上,孩子们会以各种方式挣脱父母的束缚,控制,试探自己的能力,甚至与父母夺权,争斗,冲突。特别喜欢正面管教的理念中,把青春期的孩子叫做驾驶员,父母叫做副驾驶,这个说法很形象,孩子终究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驾驶着自己的人生飞机,飞向更遥远更广阔的
18、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给予爱、关注、指导,需要父母聆听、鼓励、赞同,不需要的是父母的代替,包办。现在我对“和善与坚定”的理解更深一层了,我认为“和善”是说一个人如同和煦的春风给他人的心田带来温暖与舒适,能够理解和接纳对方,能够有“在错误中学习”的豁达,能够有“静等花开”的耐心;“坚定”是说一个人如同深沉的大山给他人可靠的支持和帮助,是执着于爱的教育,相信每个人都会成长,是能够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正能量。我之所以用“他人”而不是用“家人”是因为我觉得“和善与坚定”不仅可以用于家庭教育中,还可以用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不仅让家长学会养育孩子,同时可以让家长
19、获得成长。是的,不仅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反思过去,不仅我们教育方式有许多不妥之处,而且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也存在问题,所以,学习正面管教,是学习怎么成长和怎么帮助孩子成长,这是我喜欢和愿意做的事。读正面教育优秀心得6正面管教,可谓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学校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一、孩子是在追寻归属感中成长的我们再成长,我们却忘记了曾经的我们成长的“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想确认的其实是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我。这种爱,十分的奇特,它完全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是区别开来的。为之父母的我们十分简单又异常复杂的便是,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给予孩子归属感。孩子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群
20、体,从一出生确定与确信世界归我,我心动而万物随我心动,慢慢变为我是宇宙的尘埃,漂浮于尘埃,如何找到依靠,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他们觉得是尘埃时,我们并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们的港湾。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有归属感的亲子关系。二、承担后果的能力当年,巨婴国可谓轰动一时,“啃老族”、“巨婴大母神”这些词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或者说连根本的因果关系都没有弄清楚,就“被迫”长大,使得巨婴们根本没有行为能力。婚姻中最常被抱怨“云老公”不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小没有承担过行为能力的后果,多数希望寄托于长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总是为他们托
21、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顶,却不知小时不承担后果,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吃够苦头。责任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是在承担行为后果的总结。不去承当应有的后果,哪来的责任?三、我们厌恶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又不得不重复他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小时候,每每觉得父母教育之不妥处,时常会心里暗自想着:以后,我有孩子坚决不那样。然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无意识地去重复一些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不当方式,而这种无意识非常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这些不当的方式会带来什么伤害,却还是不自觉地对着你的孩子在重复。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请你的孩子的老师,其他妈妈,看看相关的书,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面教育 优秀 心得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9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