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doc
《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 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1儒林外史这本书是吴敬梓写的,写成于清朝,作者吴敬梓以写“儒林”二字为中心这本书是吴敬梓写的,写成于清朝,作者吴敬梓以写“儒林”二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宦海沉浮和时代风尚。对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抨击,将封建末世的伦理道德、文化生活,官场腐朽黑暗活生生的展现给了咱们。儒林外史的批判矛头直指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作品塑造了一群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形象,尖酸地讽刺了因谋取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丑恶的社会风气。儒林外史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深刻,鞭辟入里。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的内容大概是:严监生就要死了,可他却迟迟不
2、肯断气,原来他有一桩心事未了。因为气息奄奄,已说不出话来,只好从被单里伸出两个手指头,让别人去猜。大侄子、二侄子猜的都不对,严监生竖着两个手指头怎么都不肯闭眼。还是小老婆知道他的用意,他是嫌油用两根灯草,太费油了。这样的手法值得咱们学习,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真是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另外,儒林外史是一部时代的缩影。它时间跨度大,一部书中浓缩了一百多年的事情,塑造了二百多个人物。通过各类“儒林”人物被愚弄、被腐蚀、被消磨,深刻的揭露了封建末世文化教育和精神道德的严重危机。作者用长篇小说的这种艺术形式深刻的反映了“一代文人”受苦受难、不得重用的历程。读了这本儒林外史,真的是让我受益匪
3、浅!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2这个寒假,老师让我们读一本书儒林外史,并且要写读后感,我读了那本书后深受启发。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王冕的故事,它主要讲了在元朝末年,有一个王冕和他的母亲日子过得很艰难,于是他母亲让他去邻居家放牛,邻居很同情王冕,让他一日二餐在他家吃。在一天,王冕在放牛看到了雨后美丽的荷花,想把荷花画下来,于是他托人去城里买纸和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开始的时候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王冕画荷花画得栩栩如生,然后靠画画赚点钱过日子,后来一位王爷请王冕到他家去,他不肯去,王
4、冕怕那位王爷对他不利,就到外面躲避一阵子。母亲见他性情高傲,当官可能会闯祸,叫他千万不要去做官。后来,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要征召王冕出来做官,王冕听说后,急忙收拾好行李,连夜逃往会稽山中,最后,王冕因病而死。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有书读,每天好吃好喝,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王冕小时候却不能这样,只能从小给别人干活、做事情来挣钱养活自己与家人。所以,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2022年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3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清朝的一些读书人观念是读书只为了当官,心中只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只有极少的官是清官。儒林外史中,我
5、最喜欢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写了元朝末年,有一个人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书生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书生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给书生几钱银子,还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下,书生12岁,就对天文、地理、经诗、了如指掌,无所不通。一天雨后,王冕来到湖边,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一看从此对画画感兴趣了,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就像是湖里长的。路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长大后,朝廷让王冕当官,王冕执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觉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林外史 2022 读后感 例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7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