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十篇).doc
《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十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十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十篇) 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1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
2、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2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
3、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9月13日女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
4、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
5、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3我知道的冬奥会,是从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开始的。那天的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冰立方”灯光璀璨,蓝色冰晶状几何图案装饰的舞台与水立方外壳交相辉映,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巨形条幅悬挂空中,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奥运究竟是什么?我觉得:首先,它是一种拼搏。在这个舞台,全世界各国人民充分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拼搏着着人类的生理极限,赢得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每一个奖杯,都是一个极限。其次,它是一场战争。在这个战场,“更高、更快、更强”的大旗迎风招展,体现了每一个运动员勇于向世界强手挑战,不断超越自己,超
6、越他人,每一个记录,都是人类的一个奇迹。再次,它是一种人生。在这场生命中,用运动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乐观的情绪,用坚持表达自己对生命和向往,用汗水和泪水展现生命的价值,每一声呐喊,都是生命的再一次精彩。最后,它是一场聚会。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经济发展复苏向好,以具有战略眼光的防疫措施阻断了新冠病毒的大面积传播,中国给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也为世界防疫和传染病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中国智慧,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在中国举办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魅力”,展示了“中国名片”,更是展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的崭新形象。2022
7、冬奥会,我为你加油!2022北京,我为你喝彩!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4催化、加速一个城市、地区或者国家民众间共享的发展,是奥运会应该发挥的作用。共享奥运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让全民共享奥运成果,一直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集中体现在从奥运争光到全面共享奥运精神财富,全民参与共享的现代奥运理念,将奥运元素和运动主题融入社会活动,让全社会更好地分享荣耀与骄傲、领略奥林匹克精神、体验奥运的别样魅力。共享奥运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
8、,通过制定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将带动更多中国人关心、热爱、参与冬季体育运动,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大幅度提高冬季运动竞技水平,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积极贡献。立足共享奥运群众性特点,营造人人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无门槛、人人可参与的方式,鼓励志愿者自主采集需求、策划项目、组建队伍和开展活动,推动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朋友圈”,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东道主的友好城市氛围,提高全社会主人翁意识。建设体育文化旅游带,以“体育”+“文化旅游”支撑起“人人参与、人人运动、人人共享”的精神内核,推
9、动冰雪运动普及、体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推动人民群众共享奥运红利,让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共享美好生活。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5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记得看过一篇*写一只鹰
10、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
11、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
12、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2022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6绿色奥运是北京冬奥会核心主题。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都严格按照国家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残奥会 开幕式 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70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