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_1.doc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_1.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1第一次翻阅这本书是在初二暑假,那时的我只是为完成作业而看,直到上了初三,再次细读,傅雷家书帮我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标。这本书一共有186封信,最长的一篇达到七千多字,字里行间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炙热而又深沉的爱。这种爱,被傅雷写成文字,虽是文字,却很形象,从中能真切感受到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关怀备至,感人至深,纯良质朴,令人动容。即使这样,傅雷依然把道德和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从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并不是那种温情脉脉的人,他不会把爱彰显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在背后默默地给予儿子关心、支持与帮助。而且,他把儿子当作讨论音乐、讨论艺
2、术的对手,有时他是父亲角色,有时又是朋友身份,血缘亲情,共同话题,构建了融洽密切的父子关系。傅雷对儿子的期望极高,希望他能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样严格的要求,那些无微不至的叮嘱,不都是如山父爱的证明吗?这些书信,不仅升华了傅雷和傅聪的感情,也牢固了傅聪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像纽带一般,紧紧相连。读完这本书,我为自己而羞愧。我总是因一些小事生气,因一些困难手忙脚乱,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幸。如今,我学着用书中的文字宽慰自己,也教育自己,我虽不能胸怀大志,心怀天下,可至少我要决心做好自己,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学着长大,学着懂事。不再抱怨学习的辛苦,不再咋咋呼呼地做事,不再因为一点小事
3、而哭泣,要勇敢坚强,要微笑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要学会尊重。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乃至尊重整个世界。我不再顶撞父母了,因为我知晓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每一句唠叨的背后都是对我满满的爱呀。距离、时间都不是阻挡傅雷爱子的绊脚石,纵使相距再远,爱也不变,心也不移。这就是父母的爱子之情,即使为你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2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
4、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
5、,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3记忆里,第一次读傅雷家书应该是在上学时,至于感受,也许只是感动于父爱的伟大,而今做教师和母亲多年,重新捧读本书后,掩卷沉思,如果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读书心得,我觉得应该套用曾经颇为流行的家教书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成好父亲胜过好学校,这本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父亲对儿子
6、深切的爱,更体现的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父亲对儿子胜过任何一所学校的教育轨迹。爱国主义教育胜过好学校傅雷先生在儿子身上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当前任何一所学校所不能相比的。他在信里,总是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感情化作对儿子学习和做事的动力。当他叮嘱儿子刻苦练琴时,不止一次强调不要忘记祖国和人民对他的期望;当儿子参加国际比赛时,他总是不忘记提醒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祖国,不但不可以给祖国丢脸,还一定要为祖国争光;很多家书里不但深情的讴歌刚成立的新中国,甚至将祖国的各种有影响的报刊杂志邮寄给儿子,让他身居海外能了解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自己参政议政的发言、记录等资料整理邮寄给儿子,让他远渡重洋
7、能感受同胞们为祖国建设出力献策的决心和行动;当国内发生重大水灾时,傅雷夫妇在信中将灾情、损失数据一一通报给儿子,其为国忧心忡忡之情溢于言表,并借此机会教育儿子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试问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当今哪一所学校会进行呢?文化艺术滋养胜过好学校傅雷先生不仅精通几种其他国家的语言,还饱读古今中外书籍,对美术、音乐等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正是他中西方合璧的渊博知识深深地浸润了傅聪,为他成为世界级音乐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这在书信中均一一体现:在信中,他无数次介绍自己观看中国戏曲的感受,同时也将西方演奏家访华的一些详细情况及评价传递给傅聪;他还将中西方绘
8、画界的一些问题讲述给傅聪,除此之外,在多封信中均提到给儿子邮寄中文书籍,尤其是古典诗词类书籍,许多次与儿子共同探讨李白、杜甫、苏轼等诗歌创作的风格,这都体现了他对儿子文学艺术方面的高等教育,施教者何人?不是教师,不是学校,只是一位父亲。个人修养熏陶胜过好学校古人云:小事凭才,大事凭德,真正能够成名成家之人,不仅仅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顶尖级技能,还一定要具备多种令我们全人类肃然起敬的高贵品质,傅雷先生在信中便体现出对儿子个人修养方面的指导。傅雷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
9、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甚至多次提到一些做人的细节,如谦虚,对人对事要认真,学习音乐要执着,要有较强的意志力,对待老师要恭敬,生活要节俭,情感要控制好,注意西方特殊的礼节,要勇于接受真切的教训,要合理安排时间,珍视健康,遇事要冷静忌急躁,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正确对待批评家的话。总之人的概念在傅雷心中,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他时时刻刻都在对儿子进行着做人的指导,大到对人类对世界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对金钱的观念。这样的教育,难道不令我们每一所学校汗颜吗?再读傅雷家书,豁然明
10、了,傅聪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除过人的音乐天赋外,主要在于父亲傅雷的教育,他的那部教材其内容是用父爱加学识加人品精心编撰而成,远远胜过任何一所学校选用的教材。亲爱的家长们,您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从这部书开始读吧,对我们的孩子只凭浓浓的爱来教育太苍白无力,我们更需要用学识和人品去润养他,做他一生一世的好学校。傅雷家书心得体会读后感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瞧,家书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家书的使用是多么广泛!它是徐徐的春风,微微抚摸着海外游子;它是疗伤良药,轻轻慰藉着受挫人士;它是宁静的港湾,无论身处何方都心存一方净土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傅雷不仅仅是傅聪的父亲,更是他
11、的朋友和老师。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想念,朋友间的关怀以及老师的敦敦教诲!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傅雷在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对于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可以说“爱子之意,溢于言表”。我联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十分普通的农民,但在我眼里他是独一无二的。每周回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傅雷家书 家书 心得体会 读后感 _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6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