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读后感200字10篇.doc
《神曲读后感200字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曲读后感200字10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曲读后感200字10篇 神曲读后感200字1威廉.布莱克,是个神圣、无畏、单纯的诗人、孤独的先知。虽然布莱克现在被誉为伟大及独一无二的富想象力的英国诗人,但对于他,我们知道的无疑太少了,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他的译介也不多。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英国第一重要的诗人,主要诗作有诗集永恒的福音、天真与经验之歌、先知书、伐拉,或四天神等。他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住在伦敦百特街(Broadstreet)28号,由于不喜欢正统学校的压抑气氛,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后来为了家庭,他去雕版印刷作坊工作。他的一生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
2、为生,同时从事诗歌创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图出版。在同时代人眼中,威廉.布莱克是一名才华卓绝的的圣者。有人说“布莱克,你见过他一次便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知识博大精深,他谈吐非凡,和他在一起散步就是在接受美的灵魂他是一个不带面具的人,是那种我们在整个生命旅程中所见到的绝无仅有的人。”正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在不为人注目的一生中,默默地做了一次超尘绝世的内心旅行,抵达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和时代苦难的深处。布莱克一生浓厚的天启意识、艺术家的天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它的诗歌具有明显的预言性、宗教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特点。他对英国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诗作内容以神秘、宗教及象征为主要特征。他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意象,为我们
3、留下了最重要的18世纪诗集天国与地狱的婚姻和天真与经验之歌,如果说前者是为结婚后守教的人看的,那么后者更多是小学生们的新年读物,或者圣诞老人给大家的金黄色的发光玩具。布莱克构筑了我们世界的宏伟与庄严教堂的顶层,在那里,理想与现实的箴言熠熠闪光,时时为我们提醒着圣母般的洁净与肃穆。他不理会禁锢心灵的传统宗教。在天国与地狱的婚姻中,他预言天国与地狱的结合将成为理想的人世。因而他赞美肉体生机勃勃的美,赞美代表力的撒旦,认为“力是唯一的生命,来自肉体,理性是力之界限或外国。力是永恒的欢乐。”这无异于一次精神价值领域的革命,他的诗歌是精神革命的圣经。他,这个见到过上帝和天使的作者,因此而成为现代精神的先
4、知。那“光焰灼灼,燃烧在黑夜之林”的虎的形象,作为力与美的结晶正是他的精神肖像。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亦长期倍受冷落,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重新发现了这位大师,他的作品日渐成为热点。布莱克诗歌的超验性、原始性、梦幻性以及对力与美的探求,对华滋华斯等后世诗人影响深远。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它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他的作品没有受到重视。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时至今日,不少批评家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
5、与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画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Museum)为布莱克开设了馆藏十分丰富的专馆;剑桥大学会有有关布莱克研究的课程。布莱克的成就及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正如国内一学者所断言的,对于后来者来说,布莱克是挖掘不尽的无论从思想、象征、神话出发,还是从诗艺或绘画艺术出发。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诗人以及他的诗,只有充满敬畏的潜心阅读也许才是较恰切的选择。布莱克同时还是画家、雕刻家。他艺术的一面影响另一面。他用自己发明的方法,把写的诗和画的插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
6、,再给它们涂色。细读布莱克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文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图画,图画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原文。布莱克除了自写自画之外,还常常为别人的诗文作画。神曲读后感200字2一概括:序曲,人生迷途在一个黑暗森林,山顶光亮象征理想希望,遇到豹(淫欲)狮(强暴)狼(贪婪),维吉尔是仁智的象征,用理性知识消除恐惧。分地狱炼狱天堂三章。二 思想性:满隐喻和象征性,鲜明的现实性和倾向性,采用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方式,内容映进现实,让世人历经苦难摆脱迷途,寻求政治道德的解脱。1借助中世纪处置谋杀犯的酷刑,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教会干涉世俗终将消失,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必将摆脱中世纪束缚
7、与宗教神学桎梏的需求。2歌颂现实生活,鼓励人们在现实中遵循理性,3赞扬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实的斗争兴趣,以人为本,重现实生活价值。4反对中世纪蒙昧主义,提供文化尊重知识,歌颂人的才能与智慧。5局限性:歌颂现实生活为来世永生的准备,揭发教会又不完全反对神学。三 艺术特色:1多层次色彩的形象描写,表达诗人精辟抽象的哲学神学观,又赋予巨大的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2多姿多彩的鲜活人物刻画,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有象征性和寓言性,个性鲜明;3写人绘景时,采用源自日常生活的自然界的通俗比喻,产生不寻常的效果;4隔行押韵连锁循环,民间流行的格律三韵句;5用俗语写作,促进意大利语言的统一。四 主题:从字面上
8、,讲人死后的灵魂状态;从寓言上,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道德上,讲堕落人们的道德拯救;从神秘上,讲人类如何超越现实困境走向完善之旅的思考。是一部人类精神向圣爱其实的灵魂之旅之作。五 寓言性质1亡灵预言书:讲述彼岸的亡灵故事,让人行善。2人生寓言:森林篇是彼岸的折射,个人叙述森林经历,表达对现实生存的思考,人的原欲导致的命运多舛。3摆脱迷途的方式:用知识和理性可以避免人犯错,外在性的只能灭原欲,人要从宗教信仰达到内心至美。神曲借用了双重身份:主人公是自述者,诗人是讲述者。文本与现实的二元性融合,“这些见闻,正待我的正确记忆来叙述。”神曲读后感200字3“欲走向罪恶之门的人,请越过我。”神曲大天使
9、长路西法因为受到诱惑,而堕落成魔。在地狱门之前,引诱死魂灵步向最后的噩梦之渊。或许是,在眼里,连噩也是一种罪责。所以圣经上才有这样一句话,“他(罪恶)必定恋慕你,你必制服他.”这句话,是在该隐被放逐之时,神留下的警喻。大概是说,人将永与噩,与罪纠缠,如果你不能赢过,那么便会沦为其的奴隶。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你。大概是这个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佛教在某些教义上颇有些相似,都是劝人向善,虔诚礼神。可是对于诱惑和罪责,主张反抗,佛教却主张放下。究竟谁是真章,大概是各有各的说法了。自己对于鬼神之类,并没有虔诚的敬畏之心。对于命理天数,从来也是嗤之以鼻。可是拜读过圣经,也看过一些有关佛
10、教教义的书籍,觉得里面有些东西,于苦难中挣扎的世人,于幸运中得意的世人,依然有他存在的普世价值。所以就算在哲学唯物论昌明的今天,有关神鬼之说的各类宗教,还是让很多人追随信仰。有人说,宗教是人在意愿上达不到满足之时的一种寄托。这句话被很多人认可,可是细细思量,却又并不是这样。前面说过,宗教之所以让人信服,是因为在这之中存在的一种被人接受的普世价值。比如说善恶有报,“恶人终究会被自己脚下的石头绊倒”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孔子对于报应之类的说法。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可后人断章取义,就只剩下“以德报怨”了。甚至于那些把儒学奉为经典的人来说,也都认为,对于以牙
11、还牙,以眼还眼的这种做法,都是不赞同乃至反对的。其实扯到普世价值,不管是宗教,哲学还是其他,均有相通的地方。神曲读后感200字4说实话,神曲真的是神才听得下去的曲子,整个阅读过程十分煎熬,后来去豆瓣看了一下才了解到,朱维基的译文确实不算上乘,这里推荐没有读过的选择田德望(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可能会较有起色。如果还是要为此次阅读做一些笔记的话,那么就是以下: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故事叙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彷徨了一夜之后,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的小山脚下,刚欲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他,并引导他去游历了地狱和炼
12、狱,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曲是但丁游历过程和见闻的记载。神曲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给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并显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我所阅读的是地狱篇,在地狱中,但丁先后遇到了历史上很多人物,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神曲读后感200字5这部书详尽的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时代。阿利盖利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一只狮子(象征野心),一只豹(象征逸乐),又一种说法是说它们分别象征教皇、法国国王和佛罗伦萨人。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
13、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阿利基埃里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阿特丽切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这一过程,许是在其中的修行。但是,和佛教类似,修行也是追求来世的生活的,都是在当世按照主的指示与要求去做事从而得到来世幸福的机会,是追求往生的,同中国本土的修行完全是相反的两条道路。我个人一直觉得,这种修行有赌博的嫌疑,谁能够100%肯定此世行善来世就能享福呢?但丁把他自己对于善恶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体现在他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旅程的描述中。通过与历史上各种人物,包括善恶的各自代表的对话,诗人表述了他理想
14、的社会之貌。译者国文功底深厚,把如此之长的一首叙事长诗翻译的如此美妙与易读,特别是几乎每句末尾都押韵。如果做过外文翻译的亲们可能会有此经验,做到这样的翻译是有多么难。但也许是我看的版本是网上下载的纯文本格式的原因,很多话前后并不逻辑,没有关联性,思维跳跃非常之大。看来还是有必要看书的原文,甚至于诗作的外文原文。看完全书,我对贝阿特丽切这位但丁的初恋情人非常感兴趣,但也不得不说,感觉但丁的原配夫人是如此悲惨。但丁在书中关心意大利半岛的政治,关心半岛人民的民生,关心国家的兴衰,花大量笔墨描写了这位初恋情人,但却只字未提他的原配夫人。梅列日科夫斯基在写但丁传时大费笔墨书写贝雅特丽齐与但丁的冥冥关系,
15、却还是没有关心过但丁背后的那个女人。有一种悲伤,叫做我就在你面前,可是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但丁的原配夫人,就是这样。最大的悲哀不是他如何对你不好,如何让你伤心,而是对你完全无视,好像生活中完全没有你这个人。神曲读后感200字61.思想性:_年,我看了60本外国古典名著,16本各领域的学术著作。我从16本学术著作里面得到的营养,远远多于这60本小说。所以小说是一个错误投入。2.娱乐性:较差,不如通俗小说和纪录片。还不如看学术著作来得爽。3.学习写作技巧:分析现代通俗小说,能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虽然那些都是很低俗、基本的技巧,比如“教你如何表达清楚一件事,并让它显得吸引人”。不过所有建筑物,都是由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曲 读后感 200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6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