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管理策划示范文本.docx
《工程安全管理策划示范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管理策划示范文本.doc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安全管理策划示范文本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1第1节项目简介1第2节周边环境1第3节危险和关键控制部位2第2章编制依据1第1节编制原则1第2节编制依据2第3节编适用范围3第3章安全生产目标、指标4第1节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指标4第2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创优目标4第3节社会、业主、员工、相关方重大投诉控制目标4第4章项目安全生产组织体系6第1节项目安全生产组织架构6第2节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分供、分包商安全员的配备计划7第3节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责任目标分解8第5章危险源识别、评价结果和相应的控制措施9第1节危险源评价的目的、依据和方法9第2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12第3节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
2、清单21第4节危险源控制措施22第6章工程重点、危险及关键控制部位30第1节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30第7章安全管理制度33第1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3第2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37第3节安全生产例会制度38第4节安全检查制度38第5节分包安全管理制度40第6节安全技术交底制度41第7节危险因素告知制度42第8节持证上岗制度42第9节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43第10节施工现场安全防火制度44第11节安全验收制度45第12节安全生产奖罚制度45第8章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48第9章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49第1节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50第10章应急预案51第11章施工现场标准化策划52第12章其他作业安全
3、保证措施71第13章项目安全管理亮点策划72第1章工程概况第1节项目简介XX项目项目位于XX,建筑类型为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XX万,地上建筑面积XX、地下建筑面积9.4万。主要含有图书馆、博物馆、礼堂、行政办公楼、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经管学院、材料学院、仪器科学学院、工程实训中心、机械学院、环境学院、计算与信息中心等。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工程规模*工程范围*工程造价*工程工期*第2节周边环境周围环境情况是否为关键控制部位,是否会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XX项目位于XX,北侧为江口特大桥,东侧为XX大道,岛屿四周元峰河、流洲河水系环绕。场地属冲积、
4、海积平原地貌,拟建场地为现状小岛,与水系相隔周边存有现状居民房屋。目前,岛内已拆迁完成且场内已布置4台800KVA变压器,取水口位于东侧现有桥梁靠岛内右侧,管径DN150,东侧现有桥梁临近智慧大道,可作为施工进出场道路,具备交通条件。场地内存在13棵古树,目前已采取迁移措施。第3节危险和关键控制部位序号危险及关键控制部位应对措施备注1地下室人防区域密闭空间面积1630.Im2禁止油漆及焊接作业,采用预制加工现场安装作业;安装永临结合排风系统,保证地下室的通风2地下室负一层净高6m高空作业采用升降车施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交底;施工时旁站监督3裙楼门诊大厅净高13.5m高大空间采用装饰满堂脚手架
5、施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交底;施工时旁站监督4地下一层冷水机组设备吊装编制设备吊装方案并交底设备吊装时旁站监督5屋顶的锅炉、真空热水机组设备吊装编制设备吊装方案并交底设备吊装时旁站监督第2章编制依据第1节编制原则全面响应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时形成完整施工能力,在确保施工期限的条件下,缩短建设周期,以期提高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细化多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管理,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全面推行安全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抓重点、保整体,组织均衡施工,应用网络技术确保工期;优质、安全、高效、按
6、期地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布置简洁、紧凑,方便施工,符合环保、安全、防火要求,提高场地利用率。注意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做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消防、综合治理等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文明工程,创文明工地。认真履行对招标方的承诺、合同条款的全部内容,确保本项目施工安全、安全、工期、环境保护、防疫和创优目标的实现,完善后期服务。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项目部建立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机构,会同项目主管安全的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总监,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本工程的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和把控,将会使整个安全保证体系协调运作,确保工程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第2节编
7、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版)安全生产许可条列国务院653号令修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21号令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7号)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建筑施工人
8、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图集安全帽GB28112019安全带GB60952009安全网GB5725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xx公司安装公司安全管理指南(2021年版)xx建设安装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安全标准化实施手册(2022版)工程局“三个标准”(2020版)现行的国家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及验
9、收规范、操作规程;第3节编适用范围适用于XX项目工程从开工至竣工全过程。第3章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第1节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指标(可参考年度责任状)序号目标内容备注1项目伤亡、事故控制目标L杜绝安全死亡事故,不发生重伤事故;轻伤率控制在6%。以内。2 .杜绝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的危险性事件,杜绝严重不良社会影响事件。3 .杜绝职业病、食物中毒、新冠疫情、群体性公共卫生等职业健康损誉事件。4 .杜绝火灾事故。5 .杜绝公司所用各级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暂扣,杜绝公司、局、中建集团被区域停牌(区域是指省、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2机械设备管理目标按照技术规范经常进行检查,机械设备保持整洁,安全保护装置
10、齐全可靠。各种机械设备要有运行检查及维修记录。确保其安全运行,杜绝机械伤亡事故的发生。3施工用电管理目标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安全用电组织防护措施,杜绝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4消防管理目标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安全消防知识,提高安全消防意识。合理配置符合使用要求的消防器材,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电焊、乙怏的使用与存放必须符合规定。5劳动保护管理目标施工现场必须购买和使用经鉴定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应当按要求挂系安全带;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操作人员保险率达到100第2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创优目标
11、(例)安全设施,防护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全员安全教育达率100%;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IO0%。文明施工合格率达95%。配合总包争创*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第3节社会、业主、员工、相关方重大投诉控制目标(1)噪音排放达标,扰民投诉率为0。(2)粉尘污染控制达标,受到相关部门警告次数控制在0次/全年以内。(3)固体废弃物及生产、生活污水按环保规定排放。(4)最大限度地节约纸张消耗、节约水电资源。(5)无重大投诉。第4章项目安全生产组织体系第1节项目安全生产组织架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生产者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将严格执行安装公司安全
12、管理指南,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生产经理、安全总监、技术总工组员:项目管理人员、劳务班组长、劳务安全员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示例)第2节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分供、分包商安全员的配备计划编号岗位名称姓名工作时间2023年2024年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备注1项目经理目理在时生经全处项安生相工。项经未岗由产理权理目全产关作2生产经理3商务经理4技术负责人5安全总监6电气工长7给排水工长8材料员9劳务安全员说明:1、管理人员的投入以安装*公司业务部门和项目部共同确定的方案为准。2、根据施工工艺和项目施工进展
13、情况确定管理人员的进、退场时间。3、管理人员的配备、调动与计划有差异的,在备注中注明。4、项目经理未在岗时由生产经理全权处理项目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第3节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责任目标分解为实现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落到实处,根据各工作岗位特点,把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序号责任类别管理责任人签名施工队伍直接责任人(劳务班组长)签名1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负责人2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负责人3加工车间及库房、材料标准化4施工临时用电5高处作业6消防安全7项目生活区、办公区安全文明工作8安全文明施工主要技术支持9所有因施工安全问题会引起安全事故的管控10工程项目安全
14、文明施工全方位检查及监督管理人员以上为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责任目标分解情况,安全监督员负责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口头(书面)要求相关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人安排责任班组执行整改。如遇到整改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向项目领导及时反映情况,项目领导责令整改责任人安排落实整改工作。整改不能及时完成的,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责任班组处罚;由于没按时整改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或者给项目部及公司带来的相关经济、名誉损失由相关责任班组负责承担,相关直接管理责任人需承担连带管理责任,接受项目部的相应处罚。第5章危险源识别、评价结果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第1节危险源评价的目的、依据和方法1危险源评价的目的危
15、险源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估出危险源的风险,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整个过程,其目的是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危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危险控制措施。2危险源评价的依据对危险源的辨识、确认是实行监控、管理的基础。对危险源的辨识基本依据是:(一)本质属性有潜在危险性:.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有中毒窒息危险;.有高空坠落危险;.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有飞溅物打击危险;.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有被车辆提升系统伤害危险;.有坍塌、倾覆、滑坡、压埋危险;.有触电伤害危险;10 .高温中暑;11 .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二)隐患容易产生又不易
16、被发觉、且难于控制。隐患泛指潜在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从理论上而言,凡存在隐患的设备、岗位、场所都可视为危险源;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凡是有本质属性危险性的设备、岗位、场所都视为存在隐患,都一概作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根本依据,以造成危险源过多过滥,失去重点监控意义。(三)有统计分析依据,即危险性导致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有些本质危险属性的设备、岗位、场所,由于设计、施工(或生产)考虑合理,设备、场所、岗位危险性引发的几率很小;3危险源评价方法危险源评价方法是通过计算危险源大小、危险源等级、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等几方面确定。本方案采用LEC评价法,LEC评价法是
17、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危险严重度。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XEXCL分数值从高到低为10-0.1,E分数值从高到低为10-0.5,C分数值从高到低为1001。风险分值D=LECo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
18、,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危险性D=LEC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三个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如表一所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危险严重度(C)分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分值频繁程度分值后果10完全可能10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100死亡10人以上,职业病50人以上6相当可能6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40死亡3人以上或职业病50以上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15死亡2人或职业病10-50人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暴露一次7重伤事故或职业病10-50人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的环境3轻伤事故或职业病
19、10人以下0.2极不可能0.52年以上暴露1引人注目或职业病10人以下0.1实际上不可能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如表二所示分值风险程度风险级别的界限值160及以上5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D值160,确定为重大危险源D值160,确定为一般危险源4160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160以下3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120稍有危险,可被接受D=LEC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可被接受;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安全管理 策划 示范 文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9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