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电影观后感10篇_1.doc
《孔子电影观后感10篇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电影观后感10篇_1.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电影观后感10篇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1第一次看此片可能是去年的五六月份,当时是一种泛泛的感觉,中规中矩,里面的政局、人物让我有点混乱。这之后,论语断断续续读了半年多,最近井上靖的小说也看了,于是对孔子及其弟子多了许多粗浅的认识,今日翻来重看,果然又是另一种感觉,至少里面的众人物、各个场景、孔子的很多话已经比较熟悉和明了了。片子其实不算太差,比如孔子各个弟子的基本性格和作用都是刻画出来了,能有亲切之感,演员选的大体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只是对孔子如雷贯耳,对其生平、学说只是有些符号化了解的人来说,这片确实平淡了,这只不过是一个稍有成就的古代人物的传记片而已,换个人也可以有差不多的感觉。周游列国
2、是最能体现孔子精神的地方,但片中给的比重很小,比例有点失调,孔子与季氏的恩怨成了一条主线,本片的孔子只是一个失意受排挤而被迫出走的政治家。孔子的政治、军事上的表现涉及过多,或者说并不是这方面着墨过多了,而是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刻画太不够,人格魅力表现的不够,他的很多行为、言论,在片中一闪而过,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只是一句话,难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比较遗憾的是,这次刻意注意了下在陈绝粮一段,片中居然没加入子路“君子亦有穷乎”一句,孔子“君子故穷小人穷斯滥”的回答是非常能体现孔子的品格。相比井上靖的小说就不错,重点全在周游列国,写出了夫子的人格魅力,论语上很多死板的话顿时鲜活了,让我感动,电影
3、比之就平淡了,当然电影光拍周游可能也不行,这样没了很多背景,人们会更加不理解,怎么一直这么落魄。而且,对于孔子这样的人,以及许多在文献中只有几十个字乃至几个字的场景,要将之视觉化,要能让男女老少都能看进去,太难了。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孔子电影观后感篇2孔端友南渡衢州行使衍圣公权力期间,曲阜早已沦入金兵之手。在宋高宗帮助孔氏家族在衢州定居之后不久,与南宋政权对峙的金熙宗于南宋绍兴八年将孔端友胞弟之子封为衍圣公。自此,孔子世家内有了两个衍圣公,形成南北两宗的局面。也有资料记载,当时崛起的蒙古族为了笼络人心,也册封了孔子第51代孙孔元为衍圣公。这样看来,当时中国有3位衍圣公,而正宗实在衢州。元初,衢
4、州第六代衍圣公、孔子第53代孙孔洙重修家庙于衢州城南(今道贯巷南端崇文坊内)。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认为孔氏南北二宗也应统一于一个衍圣公,便召孔洙赴京载爵去曲阜奉祀。孔洙以先祖庐墓在衢,且衢州已建家庙,不忍举家北上为由,让爵于曲阜族弟孔治。这就是历来被人们传颂的“孔洙让爵”。孔洙南归衢州侍奉老母,南宗自此失去了爵位。后来史料记载,元世祖赞孔洙“宁遣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便改封他为国子监祭酒并提举浙东学校,从而结束了孔氏南宗与北宗两个衍圣公的局面。南宗从此断爵中衰,这也是孔氏南宗如今远比北宗沉寂的重要原因。失去爵位是孔氏南宗命运的一个重大转折。南宗族人之前享受朝廷赐予的各种免赋役的特权,
5、但失爵后形同平民,服役,纳税,导致子弟出仕的机会大大减少,后又遇元末兵火不断,家庙甚至圮坏不治。南宗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衰落。孔子电影观后感篇3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电影孔子里面有很多与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为战士
6、壮威,接着是孔子与鲁公一起出面说服齐王收复失地然后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死,都与历史不符。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与鲁公一起去谈判的,而记载的是孔子从天而降前来护驾的,这样一改似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历史上也没有类似于有沉书入水然后颜回去捞的事情。颜回史书里面的记载是穷死的,不免有些窝囊,这样一改反倒显得他对书籍和老师的热爱,真正热爱书的人确实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书的,没有什么迂腐之处!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绯闻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欲,有一句台词是“吾未见如此好色如好德者”,这是我觉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词,面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
7、女子,就算是孔子也会动容的吧!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鲁国以后,孔子跪在城门下,磕头行礼口中反复念叨着:“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是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尽管曾经别人赶他走,但是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种胸襟不愧是我们的圣人,这里看得出孔子的伟大!看电影孔子,我们用平常心看他的可爱,用恭敬心看他的伟大: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圣人孔子传奇的一生!孔子电影观后感篇4看过的人都不至于只打一星,这个故事桥段本身是完整的,扣帽子加光环这种事没人扛得起,所以静静的叙事静静的抒情周游列国无信仰欺男霸女说教狂小人物赌欢一场罢了没必要与什么真正的孔
8、子历史上的孔子造次比对吧,真正的孔子也无非是他分裂了才圆满了私心对政治幻想的期待.导演用紊乱的第一人称思路来表达无乡之人固然不对至于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儿戏话语,可爱之极,勿施于人又怎样,出于职责和符合职责实际上可能是两码事,敢说救人救火此行完全能排除掉私利吗,就算是杀人放火那你事后也能找一座山那么多相对的善,当然康和孔二人都是出于善心并深谙普遍化和最大最小化原则,因此两边都是一经提出即惊世骇俗,然而非质料性的道德原则毕竟迟早缺乏一个善的采纳理由对不对?为了维护以目的为价值本身的纯洁性不得不牺牲普遍适用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真心不假是个crap,大街上没人愿意捡垃圾,精神正常的人也不会去故
9、意施为让别人捡垃圾,除非垃圾堆到胁迫人类生存了,这又与人的最大利益是自我保存相违背那会推动新的契约形式出现所以问题不大,大街上全是珠宝你自己清心寡欲不去捡那也谈不上什么道德,但是你以寡欲为欲,以不拾金为欲的高尚行为首先1.极有可能是出于私心且卑下的考虑,于是这套说辞顺利避开了道德考量的公共理性尺度,孔也是道德主体为自身立法,康德也是道德主体为自身立法,但孔所理想的人造人格无法保持对这个社会的始终的修正心态,如果不是性本趋之于自利,谁需要从一而终的审慎啊2又有什么资格否决别人朝富又不犯法的本能欲望呢,己所不欲尽是一条消极的做人底线,它却未能像差别原则那样提供一个保底的理性安全网3只要金子够多不至
10、于拾到打起来那么拾金和拾垃圾是同一回事不牵扯德性界定,4于是你的国家只要通过适当催眠政策来错位金钱粪土的辨析能力,那么拾金和拾垃圾仍然还是一回事,内外皆缺乏主张权的公民们无理由能在基本益品的选择上达成共识5为己所欲之人必丛而欲之并且是善欲的强权逻辑提供又一个循环论证6悲剧的是当你以不欲为欲的当下便优先选择了一个善,而康孔二人的善论都是需要推而广之能够被永恒地普遍化的,纯程序性的逻辑检验无法不扯进利害关系否则.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者从并不是异于彼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难一眼看到己所不欲论的尽头-它终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大局不改依然是allagainst all7一个无条件的善在康德实践理性理论里有,但是
11、在孔子里并没有,一个人对他人的消极理性尊重度很可能在他人眼中是积极地干涉了他人的理性能动性8孔子如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君子立人的标准,那么光是己所不欲这一项只能培养出了无牵挂的个人,与其德性界定的立人初衷南辕北辙,与其什么光耀千古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不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一句流行歌词,这是真的,献出爱也就献出了宽恕献出让步现出空间根除稀缺这一千古第一难题因为说到底,孔家首先盗取了你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自由,空留一副选择障碍尸身,再醍醐灌顶般指定一个空间容你实现潜能,这不是坑爹么?还动用你自由意志了有没有?死神好吗,从一个不爱政治的人口中说出天好的善理想,这件言说(说教)行为道德吗.勿施于人正是最
12、后一道游戏规则,这就是孔子的思路,物质缺乏与利己主义同时被人格克服,于是只有在孔子设计的历史初始状态才发生这样的奇景:每一个人理性自律却不自决内务,没有人能为一个公正的占有原则提出理智辩护,每个人越往历史的正轴迈进一步就越是发自良心自愿重回财产无占有状态,然后在教化的力量彻底来临的前夜,启蒙之光照亮每一个无能为力运用自己的理智的人之前,期之以实落之不空把那至善来实现,那将是一个了无牵挂的共产共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再唯恐终不得孔颜真乐何在。孔子电影观后感篇5看了电影孔子后,我知道了孔子出生在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时侯人的打扮与现在的人不一样,男人都梳着一个发髻,
13、穿着用粗布做成的衣服。那时侯的字都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碰到水,字会慢慢消失。而且竹简很重,要用车子来搬运。比较起来,我们现在写字读书都方便多了。孔子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在鲁国当官的时候,打了很多胜仗,敌人都非常怕他。他的很多弟子也非常能干。在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的路上,他们受冷受饿,非常艰苦,但是他们仍然保护好自己的书。在回鲁国的路上,地冻天寒、大雪纷飞,装满书的车子突然翻进了冰窟窿,弟子颜回不顾寒冷,跳进了进去,书被救回来了,颜回却失去了生命。孔子还教育他的弟子,做人自己先要懂礼。所以他的弟子子路在战场上被敌人围困的情况下,还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官帽。孔子电影观后感篇6春秋割据,各国战乱
14、,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
15、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从容和智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 电影 观后感 10 _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