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X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被誉为“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底蕴。近年来,我县坚持以XX思想指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初步建立起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一)公共文化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兴建了县文广影视中心、县博物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影剧院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县图书馆开辟了“黄镇纪念馆”、“名人
2、陈列馆”和“二十大讲堂”等特色文化馆,成为我县对外宣传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全县共建成了22个乡镇文化站、22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3个村级电子阅览室、269个农家书屋、258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和3411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格局基本形成。XX年,通过整合资源,在陈瑶湖镇(含水珏村)和义津镇(含桃园中心村),建成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紧扣民生工程,着力文化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实施“公共文化普惠、关爱、精品输送、援建帮扶”四大惠民工程。县
3、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及村(居)级文化活动室向群众公示服务目录,实行免费对外开放。XX-XX年,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工程,将全县22个乡镇图书分馆和259个村、社区居委会纳入总分馆体系,形成总分馆上下联动机制,实现通借通还,促进了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发展。(三)地方特色文化日益彰显。按照“一年两小戏,三年一大戏”的文化艺术创作总体目标,突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创作了黄梅戏新剧地之梦和家风。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加强地方文化的发掘与保护。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1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和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2个。(四)公共文化服务机
4、制不断健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育县”战略纳入社会事业发展总体目标。XX年,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投入资金1500万元,保障了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创建工作顺利推进。配足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并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的方式,将全县259个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年岗位补贴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组建了村、居业余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等文化队伍。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县现有22个乡镇,235个行政村,24个社区居委会。现阶段乡镇、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状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按照示范区创建要求,乡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县 公共 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情况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9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