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调查报告.docx
《中国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调查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调查报告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彰显了新时代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孩了的第一个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本调研于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抽取69665名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从家庭教育视角考察了不良家庭氛围等单个家庭风险因素以及多个家庭风险因素的累积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和心理问题(情绪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消极的家庭因素(如父母冲突、亲子冲突、父母不良教养行为、父母期望过高、父母施压过多)会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下
2、降,情绪问题的发生比例上升。相比之下,积极的家庭因素(如亲子亲密水平高、父母支持水平高)会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减少情绪问题。此外,随着家庭风险因素的累加,中小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情绪问题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些发现提示家长应高度重视家庭氛围建设,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要持续开展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教育启蒙和毕生发展的基石,是推进以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首要阵地。随着未成年人保护需求的增加和家庭教育问题的凸显,家庭教育已不只是
3、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更是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降低其心理风险;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使得亲子冲突等亲子问题凸显、亲子关系质量下降,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情绪问题。在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状况调查。本调研采取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120个区、县,考察了家庭氛围、父母教养行为、父母期望等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积极品质的影响,并依托调查工作面向家长宣传普及了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改进父母的教养行为、增进亲子关系和提高沟通质量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同时也为完善相关教
4、育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一、调查对象与方法将亲子亲密度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亲子亲密度高的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相对较低、积极心理状况相对较好。四年级亲子亲密度高的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为8.5%,低于亲子亲密度低的学生38.9个百分点;四年级亲子亲密度高的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为77.8%,高于亲子亲密度低的学生45.6个百分点(见图3)。有情绪何典无情雄何18心理井性高心理芥性中等心理弹性低人数比例(%)图:四年级竽生案子亲密度和心理疆康状况的关系八年级亲子亲密度高的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为107%,低于亲子亲密度低的学生41.7个百分点:八年级亲子亲密度高的学生心理
5、弹性高的比例为69.5%,高于亲子亲密度低的学生38.5个百分点(见图4)。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将学生亲子冲突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亲子冲突高、亲子冲突中等和亲子冲突低。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亲子冲突高的比例为4.9%,亲子冲突中等的比例为11.3乐亲子冲突低的比例为83.8%八年级学生亲子冲突高的比例为5.8乐亲手冲突中等的比例为22.8%,亲子冲突低的比例为71.4%,将亲子冲突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亲广冲突程度高的学生,积极心理状况相对较差、有情绪问题的比例相对较高。四年级亲子冲突高的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为69.7乐四年级亲子冲突高的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为36.3%
6、,高于亲子冲突低的学生26.5个百分点(见图5).ff1.四年锻学生亲子冷突和心理修摩状况的关系八年级亲子冲突高的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为42.5%,低于亲子冲突低的学生14.7个百分点:八年级亲子冲突高的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为66.6乐高于亲子冲突低的学生52.3个百分点(见图6).三、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引导儿童青少年接受外界的规范指导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儿童口总是被父母打口经常被父母打环行时械父母打“从不被父母打与(二)父母支持有助于中小学生积极品质提升和情绪问题防范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当前我国父母除了传统的权威教育外,更多地
7、采取开放的、支持的教育态度,引导子女的言行举止。父母支持指父母对子女提供的肯定、陪伴、情感和工具性等方面的支持,也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参与度。父母通过理解的、支持性的引导满足孩子的需求,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子女的良好品性。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将父母支持划分为父母支持高、父母支持中等和父母支持低三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父母支持高的比例分别为50.7%,38.9%,父母支持中等的比例分别为39.9%、46.8%,父母支持低的比例分别为9.5乐14.4%将父母支持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父母支持高的学生,积极心理状况相对较好,有情绪问题的比例相对较低。
8、父母支持高的四年级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为81.1峪高于父母支持切期望。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等观念仍深刻地影响着父母,中国家长对子女学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父母学业期望是父母认为子女在现实中能够真正达到的教育水平,既包括在短期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也包括对未来学业发展的长远期望,如接受高等教育。父母学业期望从本质上讲是父母对子女学业发展的单方面期望和心愿,但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之下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过高的父母学业期望会导致父母对子女施加过度的学业压力,子女感到较大压力,也会增大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本部分主要从父母施压、父母期望两方面反映父母学业期望
9、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过多的父母施压对提升中小学生积极品质和防范情绪问题具有消极作用父母施压主要指父母对孩子学业方面施加的压力,父母强迫孩子在学业上更加努力学习或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抱有过高的期望父母带给孩子的学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带来消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父母施压高的比例分别为15.9%.21.2%,父母施压中等的比例分别为41.5%,54.6%,父母施压低的比例分别为42.6比24.2%。将父母施压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父母施压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心理状况相对较差、有情绪问题的比例相对较高。父母施压水平高的四年级
10、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为65.0%,低于父母施压水平低的四年级学生11.6个百分点,父母施压水平高的四年级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为39.4%,高于父母施压水平低的四年级学生35.5个百分点(见图11)o父母施压水平高的八年级学生心理弹性高的比例为49.6%,低于父母施压水平低的八年级学生14.0个百分点,父母施压水平高的八年级学生有情绪问题的比例为45.2乐高于父母施压水平低的八年级学生35.4个百分点(见图12)o(一)过高的父母期望易引发中小学生情绪问题父母期望指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学识和思考,对子女目前和未来学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设想和预期。山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常常体现为制订较高的学业成绩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状况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3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