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数据采集的六种方式.docx
《MES数据采集的六种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S数据采集的六种方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ES数据采集的六种方式现代制造业的制造过程的有效管控,必然会涉及制造过程标准化、制造过程信息化。要真正地将标准化和信息化落地,必然要借助制造执行系统MES完成工作流程的固化和锁定。MES是工具,数据才是里面真正支持生产制造的灵魂和精髓。现在制造业的流水线作业,工艺标准、加工设备、装配器具、质量要求、操作规程等都是很标准的,目标就是能大批量地生产降低边际成本获取更高利润。消费者对产品诉求也是不断提高,也就是财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的一致、设备的状态、器具的有效、质量的符合、操作的规范,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利涧又有符合各方要求,这就需要制造过程的各类信息能有效搜集,以支持并判断是否符合预定。各类制
2、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造过程中各类数据的全面采集提供了可能并结合MES中固化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快速判断成为可能。数据的采集技术近年快速发展,不仅功能强大且成本也逐步降低,比较突出的就有CNC、P1.C、RFID、EOS、机器视觉、人工输入6个大类。通过这些技术方案,能快速、实时、高效、准确、客观的搜集各类制造数据,动态的反应生产制造的实际过程,真正实现制造大数据,让数据真正服务于生产提效和质量提升。品质改JW聚,me冽式Ia针过程的金面品质ItifXWM.JB分析WtdtMraajaf/、X8Wfr雷角曜分析人如生产侬齐湾化IMMWW式加明畋.,供兮MM1、采集方式分析1.1 CNC数控技术也叫
3、计算机数控技术是采用最多的方式。1.1.1 原有DNC,称为分布式数控.一般是成套的数控加工中心,都会用有CNC作为操作系统来控制数控加工和制造整个过程。车、钻、铳、磨.诸多工艺,可能都会融于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在CNC的指挥下完成,不仅集成度高,精度和可靠程度也非常好。CNC作为整个控制中心在程序不但会指引了完成各种工艺动作,也会不断利用各类传感器获取到的回馈快速做细微调整。各类传感器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实际就是某个零部件某个生产工艺过程的实际过程的数字描述。CNC一般会由于机加工中心厂商不一样会有不同,行业内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一致的标准或者协议,各家都要自I1.1.的数通信接口和读取标
4、准,但均支持RJ45、232等标准通信协议,用合法授权的软件连接,均可以读取到所需的数据。1.1.2 二次开发。目前常见的数据采集厂家都采用数控系统厂商提供的数据采集软件或系统二次开发软件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其典型的系统采集方式如下几种:1.1.2.1 FANUC.一般是通过FANUC的FOCAS开发软件包进行开发数据采集软件,通过以太网的方式是采集。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大。对机床配置要求比较高,不适应于大量无网卡的机床。另外还有采用宏程序进行数据采集。该方式需要在加工宏程序中加入FANUC的串口打印输出指令将数据从串口输出,这种方式输出的数据有限、数据并非真正的实时数据,在加工程序中加入采集指令效
5、率不高,仍属于有限半自动式数据采集,其数据的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1.1.2.2 西门子。通常要求西门子8401)系列系统采用PCU50的人机计算机,采用以太网卡进行数据采集。在PCU50上安装MCIS(运动控制信息系统)或者采用OPC接口进行数据采集。这种方式采集的数据比较多但对系统配置要求比较高。对于老840D/810D和FM-NC等系统受到限制。1.1.2.3 海德汉。常见的对iTNC530系统采用以太网进行数据采集。通常采用DNcRenioToo1.s软件包进行数据采集。该方式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大需要向厂家购买授权。1.1.2.4 日系:三菱M70M700M80.MAZAK640,FID
6、IAC2/C20等。采用系统厂商的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均能采集比较多的数据。对于多数口系数控系统,大多支持串口打印输出的NC指令,因而可使用宏程序进行数据的采集。1.2 P1.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1.C在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中应用广泛,P1.C作为F1.动化和机器人的控制中心,通过程序完成各类动作。该方式相比CNC更加灵活,但是相对要求也更高,通常采用数字量和模拟量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机床的IO信号从而实现对机床状态的监控。该方式的优点是不受系统的限制,使用广泛。缺点是采集的数据比较少,具体采集的数据受到机床电气设计的限制,另外现场接线改动比较大,对机床和采集系统的维护带来一定的风险
7、。该方式与数控系统的人机单元没有要求。但机床的P1.C与具体的机床相关联,需要对每一台机床的P1.C都比较熟悉,才能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转不受影响。1.2.1 P1.C编程,建立与外部建立以太网连接,通过指令进行数据交换.需要通过硬件配置来建立连接通道,然后臼编程进行收发。要想顺利完成这种通讯和调试,需要一位既懂计算机编程,乂懂P1.C编程调试的人员。电文发送是由P1.C程序控制,节奏可控。1.2.2 P1.C提供访问怫议,不需要编程的外部访问协议.比如,OPC-UA.MODBUSTCP等,OPC-UA是目前是开放协议,但需要从底层开始开发或者购买的SDK进行二次开发。MODBUSTCP需要在P1
8、.C里进行编程、配置,但是兼容性不足。1.2 .3通过通讯的中间件或者中间软件进行中转.一般指OPC软件,一端访问P1.C,另外一端对外提供数据。OPC软件有的是厂家提供,还有专业的中间软件,比如kepware,可同时访问的P1.C和协议非常多,兼容性好。国内也有很多出色的软件,如P1.C-ReCorder.1.3 RFID射频识别,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数据存储和读取的高效率,技术成熟,商业化案例丰富。RFID封装后可以生产过程伴随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能在高速、高温、高压、噪音、辐射等工况下有效工作。在通信网络不好敷设,口常难以维护的工位,比如电泳
9、,就非常适合。RF1.D能完成信息的分散采集集中读取,还可以做加密所以信息安全也很有保障,离散制造业中作为过程信息存储非常合适,所以实际运用得也非常多。RFID与之前CNC、P1.C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RFID完成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任务,RF1.D本身并不产生数据。而RFID又是开放的架构,电子标签存储分区、格式、内容都可以自己定义,跟CNC、P1.C相对封闭的商业模式不一样。典型的RFID系统结构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控制器、天线4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电子标签,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收发装置,主要由内置天线和芯片组成,天线负责读取信号和获取能量,芯片负责处理和存储信息是整个RFID的核心。第二部分
10、是读写器,是一个捕捉和处理RFID标签数据的设备,一般会嵌入到其他系统之中,是构成RF1.D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它能够将数据写到RF1.D标签中因此称为读写器。第三部分控制器,是读写器芯片有序工作的指挥中心,主要作用是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执行动作指令:控制与标签的通信,基带信号的编码与解码,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等等。第四部分是天线,电磁波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设备,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H由空间波能量的转化,分为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两大类。一般会利用RF1.D作为信息容器,一般会将生产所需的信息(Sr型号、关键工艺、关键参数等)初始化写入RFI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ES 数据 采集 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3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