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docx
《乡镇财政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财政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财政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大量投入,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一变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约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更为规范、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成为了财政部门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省于*年启动了乡镇财政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财政所,将乡镇财政所转隶为乡镇财经办,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内设机构。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一些改革成果以及阻碍发展的矛盾均已初现端倪。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化解矛盾,*县财政局组织了专题调研组,于*年*
2、月*日至*月*日,历时两个月,对*县的*等*个乡镇财经办以及周边县乡(镇),就乡镇财政机构改革后的编制管理、事权分配、财政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召开了*余次座谈会,与乡镇书记、乡很长、财政财务分管领导、财经办及乡镇、村干部等*余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份。二、*县乡镇财政机构改革的总体情况*年前,*县的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乡镇财政收入和支出,编制乡镇年度预算草案、执行乡镇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以及上级政府直接面对农民各项补贴性资金的管理和发放等职责。此外,乡镇政府的财务核算与监管职责也由乡镇财
3、政所承担,但是村级财务的管理则由乡镇经管站负责。财政所人员编制、待遇经费、职级晋升、提拔交流以及评先评优等方面均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由于经管站人员隶属于乡镇,流动性较大,且多为非专业财务人员,加之账务处理未采用电算化会计核算软件,因此村级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乡镇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决定自*年*月起,保留经管站,把乡镇经管站的部分编制并入乡镇财政所,把“村账乡代理”职能也划归乡镇财政所,由财政所接管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乡镇财政所的人员编制、经费、待遇等仍由县财政局直接统一管理。*县在这次改革中一次性给乡镇财政所增加了*个事业编
4、制,大大充实了乡镇财政所的力量,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明显好转,乡镇财政的监督职能也得到了明显加强。为适应全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需要,*年,*县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贯彻落实方案的通知(*厅字(*)*号)文件要求对乡镇财政所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出台了*县推进乡镇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实施方案(*办字(*)*号),“按照中心下移、力量下沉的要求,推动以条为主的多头管理向以块为主的乡镇综合治理转变,县直部门设在乡旗的机构原则上不再保留”。财政所作为县直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随着改革工作的推进予以撤销,将人员编制统一划归乡镇政府属地管理,在
5、乡镇政府内设立财政经济发展办公室,全面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此外,乡镇财政人员的调动交流、职级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也纳入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财政系统在此次机构改革的最大变化是乡镇财政所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变化,财政所由原来财政局管理变成属地管理,财政管理职责并未发生改变。三、*县乡镇财政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乡镇财政所按属地原则下放到乡镇管理后,更好地适应了乡镇财政管理新形势,在贯彻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确保乡镇财政顺畅运行和乡镇财政干部的管理上,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人事关系和编制归口乡镇管理,财政业务工作又由县财政局负责指导,这种业务指导与人事管理的分
6、离状态很容易导致工作上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管理弱化一是人事权的调整导致管理难度的增大。转隶后,财经办人员归属乡镇,他们会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了乡旗的各项中心工作中去,如驻村、值班、防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征地拆迁、抗洪抢险等等。有的财经办干部白天与行政干部一起参与乡镇中心工作,只能利用晚上加班做财政业务,这使得他们难以专注于财政工作,有时甚至县局部署的工作都无法及时完成。当乡镇工作与财政工作发生冲突时,财经办人员往往会优先处理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毕竟现在他们是“乡镇人”,而不是“财政人”。二是财经办人员调动难导致力量配比不平衡。财政业务对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7、,存在不可替代性,培养一个熟练的业务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个地方财经办干部出现空缺时,在本乡镇短时期内基本无法解决。据调查,*县乡镇财经办人员相对紧缺,力量较为薄弱,全县大部分乡镇财经办只有*名工作人员,而且财经办人员在年龄结构、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分布上也不平衡,这必然会导致少数乡镇在管理上的不规范。转隶前,县局为了平衡各乡镇之间业务能力上的差距,每年会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调整。转隶后,有的乡镇政府认为编制在乡镇,人事管理权限也在乡镇,对县局对乡镇财经办人员的调整并不理解,也不愿意配合,有时甚至会有牢骚,这使得县局在人员调整上会有所顾虑。再加上受到编制的限制,当某乡镇事业编
8、满而又缺少财会人员时,其只能从本乡镇其他岗位调整非专业人员来替代,无疑又会削弱财经办的专业能力。三是编制的变动导致了情感上的疏远。转隶后,乡镇财经办的年轻干部,特别是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他们自认为是乡镇招录的,编制也在乡镇,对县局并没有归属感,这使得老一辈财政人形成的“娘家”氛围逐渐淡化。虽然从财政所转隶过来的那批人在感情上仍将自己视为“财政人”,但由于编制在乡镇,他们与县局的互动明显减少,以前来县局办事,有时还会到各办公室坐一坐,现在甚至有了问题也不敢向局里汇报,能不来就尽量不来了。这或多或少会导致财政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所下降,乡镇财经办在落实县局布置的工作上也会打折扣,有时甚至影响
9、到县乡财政工作的衔接。调研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反馈意见,从统计结果来看,几乎没有人认为乡镇机构改革财政管理得到了力口强,仅有*人认为改革前后管理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占比*%。却有*人表示乡镇财政管理比以前有所弱化,这一比例高达州。这表明,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乡镇财政机构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明显的退步。(二)乡镇财经办在财政监管上的乏力近年来,在“乡财县代管”模式下,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乡镇财政所对乡领财政资金运行实施了有效的监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与收支的平稳。然而,在划归乡镇属地管理后,财经办作为乡镇政府管理下的一个内设机构,其在财政监督上的独立性受到了直接影响,财政监督职能明显
10、弱化。调研中,有三项问卷调查数据显得尤为突出:转隶乡镇管理后,认为乡镇财政职能发挥、乡旗财政管理成效以及财经办在财经纪律方面把关比原来更好的,三项数据均为*;认为乡镇财政职能发挥差不多的有*人,占比*%,认为财政管理成效差不多的有*人,占比*%;认为在财经纪律方面把关差不多的有*人,占比*乐而认为财政职能发挥更差的有*人,占比达*认为财政管理成效更差的有*人,占比达*认为在财经纪律方面把关差的有*人,占比高达*%。这三项调查的数据相差不大,但是问题指向非常明确,无论是乡镇财经办人员还是乡镇政府本身,都一边倒地认为乡镇财政所转隶到乡镇后,财政监督管理职能明显削弱了,管理成效也更差了。究其原因,主
11、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乡镇事务复杂,难监管。乡镇一级财力普遍较差,财政收支压力大。随着收费行为的规范,乡镇财政的增收空间越来越小,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来维护正常运转,而政策性支出呈刚性增长,收入难以保障支出。有的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乡镇负债重、欠账较多;有的乡镇政府因机关运行经费超支严重,存在违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现象,甚至存在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情况;有的乡旗发放国家补助资金时,审核不细致,存在虚报冒领现象。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转隶后,乡镇政府对乡镇财政行政干预比以前要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风险也比以前要大。这些情况不但给乡镇财经办的监管带来难度,也对财
12、经办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二是怕得罪人,不敢管。转隶后,随着人事权下放,财经办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内设机构,财政所人员也变成了乡镇事业编人员,原来的财政所实际上成为了乡镇的“账房先生”。原来行使监督权时有县局作后盾,底气足,现在成为乡镇的人就不得不听乡镇指挥了。调研中,有位财经办主任向调研组反映,在转隶后不久,就有一位乡镇领导对他说,你现在总算归我管了。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隶属关系很大程度决定了监督效果。原来的财政所与乡镇没有隶属关系,可以独立行使监督权,但现在是上下级关系,监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财经办人员对财政监管心存顾虑,毕竟现在人事调动、考评考核、绩效发放都由乡镇说了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财政 机构改革 面临 问题 对策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0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