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非对称性分析文献综述.docx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非对称性分析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非对称性分析文献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基于非对称性分析1 .研究目的和意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一一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的或间接的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由;在不同的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大不相同,所以不同时期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相同幅度的货币政策产生的效果存在着非对称性。就我国的经济实践来看,在19851989年、19931995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膨胀,中央通过出台趋紧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19982002年期间,我
2、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此期间,中央银行下调了利率水平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促进总需求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过去几十年货币政策的实践效果,清楚的表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即存在着非对称性。在此背景下,研究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对我国采取正确的货币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国内外研究状况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早就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Cover用M1.来代替货币供应量,使用两步O1.S法,考察了美国19511987年的季度数据,检验货币政策对产出非对称性影响的存在性。结果发现,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比同
3、等程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大。D.P.Morgan(1993)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角度,运用了美国19631992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了BOSChen&Mi1.1.(1993)的BoSChen-Mi1.1.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利率上升对产出的影响很大而且高度显著,而基金利率下降对产出的影响较小且不显著但不等于零。货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浮动法,STR模型等都是较常用的方法。KirnD.H.(2002)以美联储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它使用了Hanmi1.ton(2001)提出的浮动法,得出结论认为1979年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非常显著地非线性特征,即效果
4、不对称,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一特征则不够明显。Sensier,Osbom和Oca1.(2002)采用三个月期基准银行债券利率,构建了模拟英国利率作用效果的STR模型,发现在线性模型中利率的变动是对称的,在经济繁荣和衰退过程中发挥了相同的效力。利率上升,产出卜降;利率降低,产出增加。在单开关变量模型中,利率是开关变量,可以观测到轻微的不对称性,繁荣时期利率的效力较强;在双开关变量模型中,该不对称性则更为强烈。2.2 国内研究现状基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快速的发展,货币政策的作用越来远大,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杨宽欣(2006)指出货币政策不是一项万能的政策,它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
5、货紧缩卜.呈现出的非对称性具有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出现的非对称性时,关键是要先搞清楚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是否皆出在货币方面,成因不同所体现的作用也不同。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存在非对称性,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存在较明显的非对称性,即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明显优于通货紧缩。最后,建议我国在采取货币政策时应该适当的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已达到预期目标。王庆皓(2007)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都远远低于东部,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也远低于东
6、部,这就使得同一货币政策在东部和西部的效果迥异,再加上西部金融机构的落后和社会信用环境欠佳,进一步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流畅实施。最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适度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如实行区域性理论政策,给中心支行更大的政策自主权;完善西部商业银行经营机制,顺畅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增强基层央行履行货币政策的能力来改变区域性差异现状C王渝梅(2007)指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实现的整个过程,与中央银行的职能实现密切相关,文中分别说明了利率渠道,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和信用渠道三种不同观点的传导机制;同时分别从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货币渠道上看,利率非市场化
7、形成机制和经济主体对利率敏感性反应的迟缓制约了利率渠道的作用;从信用渠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贷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对称;最后给出了完善货币传导机制的三点建议:疏通信用渠道传导的阻梗;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强化央行货币政策运作的独立性。曹永琴、李泽祥(2007)提出了通过三个层面来解释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第个层面:心理层面,主观预期的非对称调节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个层面:传导机制层面,价格粘性是导致非对称性产生的关键因素;第三个层面:市场环境层面,传导渠道和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根源。货币政策的传导有银行信贷渠道和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 影响 分析研究 基于 对称性 分析 文献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40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