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的调研与思考.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的调研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的调研与思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是国家治理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如何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成为当前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水平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市作为省会和*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城市社区536个、村改居社区216个,总体上存在流动人口总量规模大、集聚高、多种社区类型并存、治理结构相对复杂的状况。基于此,*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从区域资源整合、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创新与多元共治机制等方面入手,开展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以期实现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一、创新举措受地形地势、城市布局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市在社区建设与治理中表
2、现出三大突出特征:一是工业型城市遗留问题突出,*市目前依然存在许多工厂、企业等单位大院,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较重。二是各种老旧社区、新建小区同时并存,且空间上呈现出交叉杂融形态;三是随着城市中心变迁和人口频繁流动,*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社区治理也面临着严重挑战。面对这些特征和挑战,*市以社区党建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1236”社区治理模式,即坚持“一核”引领、夯实两大支撑、强化三大制度、坚持“六化”驱动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一)坚持“一核”引领,构建开放式区域化社区党建模式。*市以“大党建推动大治理”理念,不断完善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有机联结
3、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和居民区党建的“三建融合”,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区域整合型开放式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二)夯实两大支撑,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市积极改善社区办公服务条件。如社区办公场所由平均不足511f增加到620m并整合资源先后建成党员服务中心105个、党代表工作室186个、邻里中心22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04个。另一方面,*市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导向,大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如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社区工作者选拔任用、考核评议、教育培训、人员管理等内容;将绩效报酬、工作考核与社区居民满意度紧密挂钩;建立社区工
4、作者分级培训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考试;创新工作考核晋升机制,对工作一定年限,且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公务员、事业干部定向招录方式,打通发展空间。(三)强化三大制度,夯实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1.以法制保障社区建设规范化。*市出台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以法律形式予理顺多元主体关系和权责边界,不断保障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如对于困扰社区服务场所的问题,条例第17条明确要求,新建、改(扩)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面积不得少于100O平方米,并针对不同小区提出具体的建设标准和责任体系。再如,对于小区物业管理问题,条例第31条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
5、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建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领导协同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对违法物业服务企业及时依法杳处。其中,对没有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物业,可以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居(村)民委员会建立综合物业服务组织,对物业进行统一管理;也可以由业主或者居民成立业主自治组织,对物业进行管理。2 .构建“三社联动”机制加强社区工作专业化。*市积极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队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如成立了*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市级层面统筹规划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有
6、针对性地培育满足社区居民专业化服务需求的社会组织,并进行全流程指导和培训;广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在扶贫济困、文明创建、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作用,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大力开展老年餐桌、青少年心理咨询、四点半课堂、残疾人康复治疗、家庭危机干预等社区营造项目,为社区服务多元供给提供坚实助力。3 .健全社区多元协商制度推动居民参与式治理常杰化。一是强化社区准入制度。*市通过制定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依法依规履行监督职责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扎实做好为社区工作“减负”和“增效”工作。二是健全社区协商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
7、见,实行“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居民评事”社区协商工作法,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需求表达、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等机制的构建,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进程。三是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厅”,推行“六方合谈”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业主委员会、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磋商解决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难题。(四)坚持“六化”驱动,不断丰富社区服务方式1 .区域化党建聚合资源。*市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制,持续深化党建统领社区治理工作。如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与驻区单位联合开展“定制式”“组团式”“互补式”服务;鼓励党员根据自身特长积极参加理论宣传、生活服务、治安调解、
8、结对帮扶等服务,切实提高党员联系群众的能力;大力推广社区政务服务“全程代理制”,实现群众在家门口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级各类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2 .网格化管理延伸服务。*市建立健全以网格管理为基础、以科技信息为支撑、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为平台的“全科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将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务楼宇(园区)等全部纳入网格,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楼、楼进格、格进社区“,实现无缝隙服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率明显提升。同时,不断加强社区网格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由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专属网格员组织的网格服务队伍。3 .品牌化战略提升质量。*市以培育“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为抓
9、手,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培育了100个充分体现居民服务需求、展现社区服务优势特色的社区品牌,并紧扣品牌创建的工作要求,精确提炼主题、深入打造内核,让品牌内涵既有亮点、又有深度,进一步激发社区活力。4 .项目化运作激发活力。*市是全国率先开展政府购买社区惠民项目服务的城市之一,自2013年至2022年底,共计投入惠民资金约7.25亿元,完成社区惠民项目8808个。尤其是通过强化项目扶持、政策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创新等途径,加强社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惠民项目小钱办大事的效果。5 .智慧化建设保障民生。*市整合社区政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平台,打造了集智慧党建、政务、养老、生活、网格、物联、医
10、疗为一体的“智慧社区+”平台。*市还自主研发了社区自助服务机、社区微课堂一体机、社区便民地图等服务终端,全方位整合政务查询、生活缴费、医疗预约、服务订制等自助服务功能,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全天候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6 .宜居化环境创造幸福。*市综合卫生、治安、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打造宜居社区。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2个;依托社区警务室,建立群防群治队伍3000余支;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社区达标验收活动,建立了清扫保洁收运体系,确保楼院干净整洁。二、存在的问题进入新时代,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复杂化和治理主体多元化,各地都在探索和创新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社区治理机制,以提高基
11、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但实践中依然存在行政化倾向明显、工作者队伍不足、居民参与意愿不强以及社区资源不均衡等四方面的现实困境。(一)社区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应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但现实中变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社区成为一级准政府组织,成为各种行政部门的操作层、落实层。以*市为例,省市县(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不仅将大量的行政工作交由社区办理,而且还下达指标、任务,进行相应考核和奖惩,社区干部在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中花费大量时间,因而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动和组织居民开展活动,导致居民社会责任感弱化、社区认同感降低。同时,各级政府也对社区派发诸如养老医保、矛盾调解、低保
12、救助、社会治安等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行政工作,这些导致社区行政行政化倾向明显、群众自治与自我服务功能弱化,直接影响了社区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独立性以及治理效果。(二)社区工作者队伍不足。中国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是自下而上形成和生长起来,而是政府主动让渡和培育出来的,这就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内源性力量不足。一方面,社区干部来源较单一且专业社工数量缺乏,工作压力较大,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往往面临来自居民的不解甚至责难,导致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力度不够。对于规模大、人口多、事情多、流动性强的大型社区,仅靠社区工作人员很难做好社区工作。目前*市社区专职社区干部平均约为1015人
13、,普遍以女性为主,社区党组织构成主要以离退休党员为主,个体经营者和在职党员(多为社区干部)等为辅。对于居住在社区内党员来说,其教育管理都在其单位支部,社区党支部很难有效动员和发挥其作用。(三)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愿不强。群众参与程度较低是目前社区治理的突出问题。以*市为例,虽然通过三社联动、社区协商、居民议事等制度创新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实践效果还有待提升。究其原因,是社区居民复杂性和异质化日益明显,居民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居民与社区利益关联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不充分,其更关注自身家庭事务,社区归属感较弱,导致居民既没有意识到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实践中参与热情、参与意愿也不
14、强。此外,实际调研中也发现,*市部分社区党组织成员存在思想上的偏差,觉得自己手中没有实权,客观上也造成一些社区党员干部说话底气不足,把自己放在从属位置,从而影响了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四)社区差别较大且资源不均衡。当前,城市社区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社区所拥有的和可以依靠的资源差别很大,导致社区治理能力高低不均,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如*市主要有混合型、改造型、新建型三种的社区类型,三者无论是规模还是资源上差别较大。混合型社区主要是由以生产聚集为主”单位制大院”和以生活居住为主的“住宅小区”所形成的空间混合型社区,这类社区人口较多,各种驻地单位较多。改造型社区主要指城中村改造型社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进一步 加强 社区 治理 创新 实践 调研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39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