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H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202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Technica1.guide1.ineforthedeve1.opmentofwaterenvironmenta1.qua1.itystandardsofwatersheds(征求意见稿)202口-口口-口口发布20口口-口口-口口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弓牛14基本原则25技术路线36标准制订需求与分类-.47标准主要技术内容58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79标准的文本结构及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8附录A(资料性附录)补充完善型标准文本示例9附录B(资料性附录)收严限值型标准文本示例
2、12附录C(资料性附录)绿色引领型标准文本示例I增设有毒有害水污染物控制要求15附录D(资料性附录)绿色引领型标准文本示例11增设水生态评价规定18-XX.刖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规范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制订流域地表水环境质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以及标准文本结构和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内容等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
3、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忌站等.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XX年XX月XX日批准.本标准自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订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主要技术内容的踊定、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以及标准文本结构和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内容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或地方针对管理范围内特定流域开展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衣田浅溉水质标准GBH607渔业水质标准HJ91.2地表水环境旗量监测技术规范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川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5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565环境保护标准箱制出版技术指南HJ831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HJ837人体健瘦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1295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1296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危险化学品目录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
5、单化学物质环境风睑优先评估计划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方案(试行)(环办监测函(2022)169号)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i3:行)(环办水体202310号)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17号)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国环规法规20204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环境水体environmenta1.waterbodies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柔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体和海域水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水体;本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座等地表水体.3.2流域watersheds地表水分水姨所
6、包括的集水区或汇水区范围.3.3水环境质量标准waternvirormnta1.quaIitystandards为保护水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故,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水体中有古物质和因素规定的限制性要求。本标准中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4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aterenvironmenta1.qua1.itystandardsofwatersheds针对特定流域制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5水环境保护目标waterenvironmentprotectiontarget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馍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7、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洞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4基本原则4.1依法合规落实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相关要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形下,根据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和保护需求,开展流域水环喷质量标准制订工作.4.2 目标导向以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戡为根本出发点,针对由于流域差异性导致国家水环境痍量标准实施中存在不适用或不满足管理需求等突出问题,结合水生态环境保沪发展需求和现有工作基础,合理确定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定位,提高标准效能.4.3 科学可行以生态环境基准、风检评估等科研成果为依据,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态环境质量需
8、求相适应,科学合理地确定流域水环境亥量标准限值水平,并开展环境效益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 4体现特点根据流域水环境筋量标准的作用定位,结合国东水环境筋量标准中相关规定,科学设置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体系框架,体现与国家标准的衔接和流域标准提出的特定控制要求,满足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需求.5技术路线4.1 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参照国家生杳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的要求开展各阶段工作.4.2 流域水环境筋量标准制订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包括: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实施存在问题和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分析、流域水环境特征调研分析、明确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定位、流域水环境质
9、量标准的文本结构及与国家标准的衔接处理、标准技术内容确定、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编写等,技术路线见图1.图1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路线6标渔制订需求与分类6. 1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实旅存在问题和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需求分析6.1.1 国家水环境质标准实施存在问题分析.通过文献四SH和对水生态环境管理相关部门周研,对现行国家水环境质过标准开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现行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标准的适用超囤、功能分类、控制要求等.重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 )保沪目标不全问题:屈于GB3838等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但跳乏适用于非集中式生
10、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保沪水生生物标准值,同时在流域范围内属于特征污染物。2 )JH值不够严格问8:屉于GB3838等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但流域内存在特定保护物种或特殊生态保护区域,国家标准限值不足以满足其保护需求.3 )缺乏控制项目问题:一笠项目在流域范围内检出率较高、具有管控需求,但GB3838等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未做相关规定,导致流域管理缺乏依据.6.12流域水环境质量言理需求分析.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指导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水生态环境管理最新要求,明确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的需求.6.2流域水环境
11、特征调研分析6. 2.1流域危图界定.应明确规定标准适用的空间地围,可以附录形式给出标准适用的流域地图,列明涵盖的行政区域名秘和边界范围.7. 2.2流域环境蠲查与评价.采用资料收集、现场监测等方法,调亘流域水系、汇水区、干流与支流近五年的水文、水质、入河排污口,以及流域基本地理地貌条件、授济社会发展等相关信息.资料主要包括环境水体监测数据(含自动监测数据)、环境状况统计公报、经济社会发展公报及相关年鉴等.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开展水质现状评价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8. 2.3流域环境特征污染物识别.主要包括水质超标污染物、存在超标风险的污染物,以及其他特征污染物。水质超标污染物为近五年来年均值曾出现
12、超出现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存在超标风险的污染物是指虽然没有出现水质超出现行水环境质量标准现象,但按照年均值评估,近五年来水质呈现下降趋势.其他特征污染物重点根据以下名录进行识别:有毒有击水污染物名录中所列物质;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中所列物质;至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所列物质;化学物痍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中所列物质;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所列物质;国际履约须控制的污染物;结合产业规划分析,识别出的未来产业主要产生的污染特征因子.63.1澹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作用定位,一般地,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可补充完善GB3838等未作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控制项目与要求,也可收严GB3838等已作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控制要
13、求,或两者兼具,具体地,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定位可细分为以下几类:I)补充完善叟.针对GB3838等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仅给出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筋限值.同时胤于流域特征污染物(如市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项目,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基于保护水生生物需要,可规定适用于非亲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保护水生生物的标准限佰.2 )收严限值型.针对GB3838等国家水环境质标准已有规定,但限值不足以保护流域内存在的特定保护物种或特殊生态保护区域,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可规定较国家更严格的标准限值.3 )绿色引领型针对水生态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水生态环境保护新需求,针对GB3838等国家
14、水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水生态评价指标、流域愈围内检出率较甚且需要进行笆控的有击有害水污染物(含新污染物),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可规定其控制要求.63.2明确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分类.根州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实施存在问强和流域水环境特征及质量管理需求,论证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和拟解决的问题,明确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定位,可为6.3.1中列出的某类作用或兼具几类作用.因此,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型可分为补充完善型、收严限值型、绿色引领型,也可以莪具以上两种及以上作用.7标准主要技术内容7.1 适用范围的确定1 .1.1规定内容.适用范围应明踊标准适用的流域范围、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
15、以及标准在水环境质量滓价等生杳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要求,必要时可明通标准的不适用情况形.7 .1.2管理应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实施后,在其适用的流域范圉内,按照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开展国家和地方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相关工作.7.2 术语和定义的确定7.2.1履本要求.应按照在标准文本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给出理解该标准所必需的术语和定义.7.2 2来源依据.术语和定义应有准确的来源,尽量采用国家标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或国际标准中的定义.若无可参考的术语和定义,应在充分的文献调册和深入i仑证基础上确定出科学、准确.简洁的术语和定义.7.3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确定7.3.1基本要求,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
16、件的一览表,这些文件经过标准条文的引用后,成为标准应用时必不可少的文件.7.3.2编写规范.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名称、排序及引导语参照HJ565的规定幅写.7.4控制要求的确定7. 4.1基本要求.控制要求主要包括:流域环境水体功能与对应限值分类、控制项目及限值规定、监测要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规定.控制要求均应能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核查和确认.8. 4.2流域环境水体功能与对应限值分类.可采用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环境水体功能和汨应限佰分类;也可根据流域水环境笆理需求进一步细化,但应保证对应臬个功能的限值或要求应严于国家标准.9. 43控制项目的确定。根据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定位和类型,设置控制
17、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补充完善型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应根据流域特征水污染物调查结果和水环境省理需要,提出相应控制项目的保护目标,并在标准中给出明确表述.2)对于收严限值型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项目为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但限值不能满足流域内环境保护需要的项目.3)对于旨在控制有毒有古水污染物的绿色引领型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应根据流域特征水污染物调查结果和配套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情况予以确定,环境危害大、检出率商的污染物宜作为控制项目,不宜规定暂不具备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控制项目.4 )对于旨在开展水生应保护的绿色引领型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宜设亘水生生物完整性等指标.具体可参考
18、HJ1295、HJ1296和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方案(试行)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等国家已发布文件和标准.5 )可根据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程度,将控制项目分为须强制执行的基本控制项目和适用于流域内一定范围的用于跟踪调音的选择控制项目,基本控制项目不得少于国家标准的要求.7.44标准限值或要求的确定.I)控制项目限值确定方法.根据环境基准和风险评估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经济技术水平和笆理可行性规定控制项目限值.针对保护人体健,康的控制项目限佰,我国环境基准文件已有规定的,根据流域环境条件,从中选择采用相应慢性基准值;未规定的,可根据污染物质的致糕性依据IU837中非致癌效应及致癌
19、效应推导方法进行推导,也可叁考国内夕陈护人体健,康的相关标准限值或慢性基准值确定,或根据可接受健康风睑水平讨N施定,针对保护水生生物的控制项目限值,已发布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橘、氨氮、基的等),可根据流域环境条件,从中选择采用相应慢性基准值;未规定的,可根据HJ831中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ccicsScnsicivityDistributionMethod,SSD)等进行推导,也可参考国外保护水生生物的相关标准限佰或慢性基准值确定.国外水环境质量标准或基准可主要参考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标准或域准文件.1.1 )水生生物完整性要求确定方法.在获取水文地貌、物理生境、水体理
20、化因子、水生生物等监测数据的基附上,明确流域主导胁迫因子,选取表征水生态质量的监测要素并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参照状态.模型预测,并辅助以专家判断等方法确定指标评价标准.7.4 5其他控制要求的确定,可根据水环境管理需要,规定对撵放源采取有效措施等其他控制要求.7.5 6监测要求的摭定。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应规定适用于标准中控制项目及限值的监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I)应规定样品采集、样品测定等要求,使提出的控制要求均能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核盒和确认.2)样品采集原则上应按HJ91.2、HJ493、HJ494、HJ495等的规定执行.在引用上述标准时,应论证其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凡上述标准
21、中的技术内容不能满足监测要求的,可通过实蛇殓证和论证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具体的要求.3)样品测定引用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应通过开展适用性论证确定.出点包括:流域内环境水体特征是否存在明显干扰测定结果的问题,目标污染物是否与标准中的污染物项目一致,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等技术参数是否能缪满足限值要求,环境监测部门是否具备实施能力等.需要进行卖给验证的,可参考HJ168的要求进行验证.4)根据对每项监测分折方法标准的论证结果,列出适用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名录,应优先采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分折方法标准,不能满足需求时方可引用其他监测分析方法标准.5)针对流域水生态评价,应在流域内开展技术验证,根据水生
22、态变化情况牖定适宜的水生态监测频次.7.4.7流域水环境质评价方法规定.国家水环境总量标准对监测断面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对于与国家标准相同的控制项目,应规定与国家标准相同的评价方法;对于与国家标准不同的控制项目,可规定与国家标准相同或不同的评价方法.8标准实施的环境效苴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8.1环境效益分析811健康风脸保护水平提升分析.针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较国家标准增加或者收产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基准和文献报道的风险保护水平信息,比较评估流域标准对公众健康风险保护水平提升情况.812水生生物保护水平提升分析.针对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较国家标准增加或者收产的相关规定,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域 水环境 质量标准 制订 技术 征求意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39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