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把握.docx
《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把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把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把握摘要:民事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法律监督职权,对推动实现诉权实质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民事权益意义重大。由于顶层设计“制度供给”不足,实践中还存在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操作规则不够明确等问题。检察机关应以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重点,既依法能动履职,保障诉权平等,又遵循权利处分原则,保持谦抑审慎,注重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避免不当介入造成新的诉权失衡。关键词:民事支持起诉诉权平等弱势群体谦抑审慎一、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的制度价值民事支持起诉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支持民事权益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从而维护
2、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民事支持越诉既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也是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具体实践1,具有以下价值功能。(一)推动实现诉权实质平等,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平等原则是民法的重要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原则首先表现为诉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平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引导帮助当事人依法理性主张权利,依法充分行使诉权,对推动实现诉权实质平等意义重大2。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因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行使诉讼权利可能存在障碍,如存在不敢起诉、不僮起诉、无力起诉等情况。民事支
3、持起诉制度的设立,明确检察机关通过支持和保障权益受损的当事人,特别是不敢或不懂通过起诉维权的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彰显了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在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制度优势3。(二)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损害国家、集体民事权益的行为,检察机关支持相关单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助于推动包含原告在内的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及时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事实上,检察机关支持民事权利受损害的个人提起民事诉讼,实质上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如支持农民工通过诉讼途径讨薪,是检察机关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和防范,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本质上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
4、体现。(三)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支持起诉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发现相关行业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风险隐患,以及其他社会治理中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从而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进防范和化解重大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如贵州省贞丰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中,发现建筑公司未足额缴纳务工人员工资保证金,无法及时支付工资,导致20余名农民工上访讨薪。检察机关以此个案为切入点,对辖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针对普遍存在的建设单位未及时足额缴纳工资保证金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完善了工资保证金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了拖欠劳动报酬问题反
5、复发生。(四)对法律援助制度的有益补充根据法律援助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案件中申请法律援助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困难”,只有几种情形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包括维护英烈人格权益、维护见义勇为者民事权益、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等,范围较为狭窄,且法律援助法还设置了“经济困难”的核查程序。检察机关通过支持起诉,为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或迫于外部压制不敢主张自己权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是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有益补充。(五)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领社会风尚检察机关通过支持起诉,引导更多民事主体特别是弱势群体通过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在办案过程中通过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方
6、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检察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在民事诉讼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4,对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推动人民群众提升法治意识、树牢法治信仰具有重要作用。二、检察机关在履行民事支持起诉职责中面临的问题从具体司法实践中的实然状态看,当前,检察机关在履行民事支持起诉职责中面临以下主要问题,民事支持起诉的应然功能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一)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职贵定位还不够清晰基于民事诉讼权利的私法权属性,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处分权。因此实务界普遍认为,在民事支持起诉中,检察机关作为宪法明确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支持起诉中扮演的是帮助者、支持者的角色,不是具体的诉讼参与人,其履职
7、目标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诉权平等,从而推动民法典平等原则真正落实。但由于尚无明确的规范性文件对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位,导致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履职边界不够清晰。(二)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介入限度难以把握检察机关支持民事纠纷中处于弱势的一方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的是为了补强处于弱势一方当事人的诉权,防止因诉讼双方诉权失衡而难以实现实体公正。但检察权作为公权,如果介入私权领域不当,可能造成新的诉权失衡。因此,检察机关如何把握介入的程度,是有限介入还是全面介入、是否能够依职权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等需要进一步廓清。(三)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的操作规则不够明确检察机关支持起
8、诉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但由于该条文表述较为笼统,没有配套的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性文件对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不同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履职程序和具体方式等存在差异。如法律文书的名称、派员出席法庭的条件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差异。(四)与人民法院尚未达成广泛共识由于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职责定位和诉讼地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检察机关作为行使公权力的机关,介入到需要遵循意思自治和处分原则的私权利中,一些法院认为这对审判机关履行审判职能施加了影响,可能会打破原有的民事诉讼构造5。具体实践中存在的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对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能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对提升检察机关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察机关 民事 支持 起诉 制度 实践 把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39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