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docx
《公共部门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经济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罗尔斯最大最小原则收入的社会公正是个伦理问题。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剧烈的社会正义的同等主义标准,这建立在他的差异原则概念之上。依据这一原则,社会的不同等只有在它能给社会中的最弱者带来收益时,才是有理由的。罗尔斯所运用的伦理原则,是选择能够给社会中收益最少的个人带来最大收益的社会安排结构。罗尔斯在最大最小标准中总结了这一理念。那就是,假如我们想像存在着很多可替代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福利安排,那么我们选择的社会国家,将最大化社会中最恶劣的人的福利。应当指出,社会正义的最大最小概念通常不会导致收入的均等。这一原则图来衣示。两个个人的收入YI和Y2在轴中表示。替代性的收入安排社会机会成本
2、边界III,沿着45度线来表示。全部沿着45度线的点,代表收入均等安排。安排S是罗尔斯最大最小安排。收入的最少改善(即丫2)在这一点最大。留意个人2在F点比S更(好?),在这一点上,安排与收入均等相一样。Y22、简要说明政府担当资源配置的主要缘由。由于公共产品和外在性产品,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产生了市场失灵,政府一种可能的角色就是干预市场的配置职能,从而订正市场失灵或采纳政策弥补其效果。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自私的个人,其不受管制的行为将导致公有资源的质量变坏,这就是所谓的公有制悲剧。休谟认为调整个人行为是政府的职责,它可以削减公有制悲剧的程度。因此,政府的职贡是在不同时期,把资
3、源的运用权在各个消费者之间配置,从而使群体中全部成员的共同利益达到最大化。在公有资源中,未经调整的市场无法产生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结果。当通过市场交换无法形成一套自愿协定时,政府须要担当起资源配置的职责。3、与私人品相比纯公共产品的特征。与私人产品相比,纯公共产品的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私人产品在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可分的,而纯公共产品在人们之间是不行分的。在纯个人产品中,拥有财产权的个人完全有权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占有。在纯公共产品中,排斥其他受益者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或者即使行得通,其应用成本也太高。(2)纯公共产品还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定义是,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运用不削减其他人
4、的利益。4、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威-林模型描述的是供应公共产品时的虚拟均衡过程。模型中有两个消费者A和B,也可把他们视为两个政党,这两个政党代表具有共同偏好的两组选民。问题在于找出保证组税收和公共产品产出所需的条件,并考察该均衡状态的性质,即单一性和稳定性。威-林模型假设两组人拥有相同的政治权力,假设选定一种预算(公共支出、公共产品和税收)时采纳相同的决策原则,这就可以满意前一个假设,即每一个政党都同意这个预算。假设有一位拍卖者报出不同的税收份额和预算规模(支出),经过某一个拍卖程序,就可得出一个均衡结果。该模型还假设每个人都精确报告他们的偏好。模型用下图表示。纵轴表示消费者A担当的公共产品供
5、应总成本的份额。假如消费者A的税收份额为h,依据定义,个人B的份额就必需是1.-h。为便于分析,把这些税收份额视作税收价格。横轴G代表所供应的公共产品量或者公共支出量。曲线AA和BB分别代表个人A和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AA是以0、原点画出的,BB则以OE原点。这个问题可用通用的术语表示如下,即每个消匏者所具有的对公共产品G和私人产品X的效用函数为:UA=1(X,G)UB=0(Xb,G)其中,Xa和XB分别为A和B所消费的私人产品向量,B为所得消费的公共产品的向量。3A和B都力图在他们的预算约束线内最大化其效用:YBpQHgYp+(1.-h)G其中丫、和“分别指个人和B的收入,p指私人产品的
6、价格向量。现在变更h并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就可得出个人A的需求曲线,以同样的方式可得出B的需求曲线。图中的曲线AA和BB既定,卜.一步就可以建立起A的均衡税收份额(1?)。任选一个税收份额h1.,这样,个人A情愿得到G1.水平的公共产品,而个人B情愿得到G2,两者产生/分歧。这时权力更大的一方取胜。因此,最终结果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双方的相对权力。要克服这种不确定性,威、林提议使双方力气相当,为此提出了另一份税收份额,并通过A和B的重新比较确定G的产出。可以看出,这种拍卖过程将接着下去,直到税收份额为h为止。在h“点处,A和B都同意公共产品的产出水平为Gh和C的组合被称为林达尔均衡。结果是一样通
7、过的。林达尔均衡是帕累托最佳结果。5、混合产品是指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性的产品。在图a中,需求曲线C和片分别表示个人1和个人2对私人产品X的需求。总需求曲线。;2是通过把个人需求曲线横向加总得出,得是由于个人1受益于个人2的消费或相反,这里具有排他的成分或称外在性。图b中,个人1和个人2对这种公共产品成分的边际定价用比和田表示。边际总定价是两人的边际定价曲线的纵向加总,图中用。/表示。图C中的总需求曲线通过1):2和DF纵向加总得出o给定边际成本曲线VC,最佳产出为X,总价格p+r是由市场价格成分p和社会的外在性评估r组成的。6、布坎南混合品供应的俱乐部模型。(俱乐部的定义:一个群体自
8、愿共享或共担以下一种或多种因素以取得共同利益:生产成本、成员特点或具有排他利益的产品)布坎南模型中包含着这样的假设:一家俱乐部解除非会员不须要成本,俱乐部里的会员不致其他会员的卑视:会员分摊相同的成本和收益。其分析是通过考察俱乐部会员代表(用I发示)的行为来进行。假设个人效用函数为:maxU,(Yi,X,s)其中,Yi是第i个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X是非纯公共产品,s是群体规模。这便产生了如下分析性问题:(1)确定俱乐部产品的最佳条件;(2)确定应当供应的产量;(3)确定俱乐部的最佳规模。图中第一象限标出向三个不同规模的群体(s1.,s2,s.)供应共享产品时各群体所分摊的收益和成本曲线。这些收
9、益曲线表明消费收益递减,而成本曲线则表明规模收益不变。对于某个消费群体如S1.而言,X最佳的水平是在X1.点上。这时边际收益(即曲线B的斜率)等于边际成本(曲线C的斜率)。对于产品数量只有X1.的设施而言,随着消费群体规模从SI扩大到S2,由于拥挤产生的负面效应,收益曲线下移到B2,而随着会员人数增加,每人分撞的成本则降低了,因为分摊总成本的更多了。象限I建立了一组俱乐部规模和产出的最佳组合(即S1.X2、S2,X3、S*,X*)。把这些放到象限IV中用Xfe轨迹来表示。其次象限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变更。这时的最佳群体规模,是相对于既定的设施规模XI,X2,X*而言的。收益曲线的形态表明,很多人由
10、于相互联合而增加了利益,但随之而来便是拥挤成本。逐步下降的成本曲线则表明,有更大的集团来分摊设施的固定成本的好处。由于假设成本均摊,成本曲线呈双曲线状态。当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时,这时的群体规模最佳。因此SI对X1.而言是俱乐部的最佳规模,同样S2相对于X2,S*相对于X*o这些最佳规模点可移到第IV象限的Se轨迹中。7、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的区分与其在公共选择中的作用。通过下图可看出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的区分。图(八)中,个人3的偏好依次有双峰,即线段先往卜.再往上,图(b)中的个人2的偏好依次就是单峰的。图(八)衣明将产生不行递社会依次的个人偏好组合,而(b)则可得出可递依次。两者的区
11、分布于,在其次种状况,全部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在不行递的的社会依次例了中,假如出现/多数票循环现象,结果将取决于考虑各种选项的依次,循环大多数意味着不存在独无二的政治或社会选择状态,并且其存在也是很不稳定的。单峰偏好变更了这种循环,也就带来了稳定的结果。8、唐斯模型的要点。唐斯提出一种政治竞争模型。唐斯引入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理论,是以选民追求效用最大化、政党追求选票最大化的假设为基础的。唐斯对这一理论作了如下说明:在我们的模型中,政党特殊感爱好的不是如何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效率要求;相反,每个政党都努力最大化其选票以求重新当选。因此,政府即使有实力把社会推动到帕累托最佳状态,它也只是迫于和其他政
12、党竞争的须要才这样做在唐斯看来,政党和当选代表的行为是受着1彳我利益,而不是志向化的公众利益牵引。选票最大化是对政客行为的合理的说明。唐斯方式还指出,个人力求当选的动机除了代表其选民的观点以外,可能还有别的缘由,比如政要部门能够得到的利益,包括权力,威信和特殊待遇等,可能也是政客们效用函数中的重要因素。政党就是一个I1.1.个人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思想。思想体系节约了信息成本。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在唐斯的政党间相互竞争的模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间投票人定理可以说明这点。9、中间投票人定理。该理论指出,在单峰偏好的的多数票确定模型中,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政策将会取得成功,因为中间人的偏好
13、能使整个群体的福利损失最小化。图4-6有助于我们说明中间投票人定理。假设有三个人,他们对公共产出的需求曲线在图(八)中分别用D1.,D2,D3表示,图(b)中的(1),(2),(3)分别表示每人的序数效用指数,即偏好函数。每人面对的公共产出价格都是OP。给定OP的价格,个人1的最志向产出为0Q1,个人2为0Q2,个人3为0Q3。为确定公共供应的警察爱护水平,三人就三种选项0Q1,0Q2,0Q3进行投票。个人2和3都优先选择位于OQ1.右边的产出,这就是说,0Q2和0Q3的产出水平赛过0Q1。个人1和2选择的产出水平都在0Q3的左边,这意味着0Q2和OQ1.将赛过0Q3o把这些选择结果放在一起,
14、就可看出,中间投票人(个人2)的偏好,即产出为0Q2的选项将被选上。这一产出与总效用指数I(个人指数的纵向加总)的极点相符。10、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传统”经济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差异。公共选择方式和传统的宏观经济方式之间的差异,可用下例说明。图中标准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P和福利函数机相切,从W。到W1的移动,表明福利的提高(即选择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泰尔-丁伯根的经济政策方式选择菲利普斯曲线上的取舍点,即点6来最大化社会福利。但是,假如我们考虑的一组由7人组成,则其中每人都有不同的通货膨胀和失业取舍偏好的组合,那么选票最大化的结果,就应当是满意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这一状态用点4来表示。
15、因此,公共选择的选票最大化的结果,和新古典主义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结果是不同的。11、鲍莫尔模型。在鲍莫尔的模型中,他把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即累进型和非累进型部门。累进型部门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提高,这是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而产生的。在非累进部门中,蔻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比累进部门慢。鲍莫尔的结论得F1.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的生产力差异性,而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非累进部门的生产力增长率为零。为了防止经济中劳动力从非累进部门流向累进部门以寻求更高的小时工资率,小累进部门就不得不把小时工资水平提高到与累进部门相当的水平。假如非累进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程度不如累进部门,那么非累进部门的单位成本就会提高。
16、假如产出不降低而单位成本增加,非累进部门的总成本也会增加。因此,鲍莫尔模型为公共支出的增长供应了一种可能的说明。可以把鲍莫尔说明公共部门相对扩张的非均衡生产率增长的假想,用以下更正式的方式来表示。假设非累进公共部门的产出X1.完全只由生产率水平不变的劳动要素1.1.生产,累进的私人部门中劳动生产率则以指数为r的速度增长,这就使私人部门X2的产出出现指数增长。这些简洁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Xu=a1.,X21=(a2eX1.r+XaJu+(2tfrt)1.2i上式给出了政府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假设各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其增长是与私人部门生产率同步的,则w0=w0e其中用是t时期的工资率,W“是常数
17、。现在可以得出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C2t:_wneny1.u_w1.,et,-r-ha1.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做为:C二(W)1.=Mb1.,(%e)Gr%)1.2t其中1.2是私人部门劳动力,t是时间指数,a和是常数。从上面两式可得出:X”aI1.Ir12、艾伦和麦克基尔理论的基本内容艾伦和麦克基尔提出的一种方法是以效用函数的构成为基础的。他们的方法表明,收益负担的结果取决于为个人效用函数所作的各种假设。该方法定义为:纯公共产品的收益安排,应当与家庭收入边际效用的倒数成正比。其安排原则可表示为F/=-,这就有:才=一一-,X(y+y1.,f其中?为家庭纯公共产品的收入;Y是公共产品总收入;入家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部门 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38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