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doc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测量1、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量,并写出观测方案。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1)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探、选点埋石、方案设计。资料收集: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首级控制网数据、测区周边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和水准点资料。现场勘探:对测区的人文丰富、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气象情况等调查,同时现场查勘控制点的完好性和可用性。选点埋石:在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再各布设至少3个定向点。进、出口点与相应的定向点之间要通视;为了减少垂线偏差的影响,高差不要相差太大;因为有通视要求,洞口处GPS基线
2、不可能很长,一般要求300-500m假设小于该值,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照准与对中误差对短边测角精度的影响;按国家标准要求在所选点位埋石。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查的情况与工程要求,编制观测方案,以确定所用设备、人员、观测方案、所需时间等。(2) 以利用测区国家高等级三角点、线路首级控制网点2个,国家三等水准点1个,在进、初洞口各布设4个施工控制网点为例。设备选择: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数字水准仪2台套。观测方案:平面控制采用GPSC级网观测,截止卫星高度角10度,同时观测卫星数大于等于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大于等于6,观测时段大于等于2,观测时长大于等于4h,接收频率30s。高程控制采用三等水
3、准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前后视距差小于等于,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计小于等于,视线高度为三丝能读数,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大于等于3次。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3) 最终提交成果包括:1技术设计书;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3控制网网图;4控制测量外业资料;5控制网计算及成果资料;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工程中,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图根点的检查通常用哪些方法完成?简要表达一种图根测量的作业流程。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4、1) 地形图的要素包括地物、地貌和图示符号。地物:地面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系及植被等称为地物,表示这些地物的符号成为地物符号。地物符号根据其表示地物的形状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 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田地等,凡能按比例尺把他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称为比例符号,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2) 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的象形符号表示,这种符号成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5、3) 半比例符号:对于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如河流、道路、通信线、管道等,其长度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成为半比例符号;这种符号一般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墙等,其准确位置在其符号的底线上。4) 地物注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成为地区注记。如地区、城镇、河流、道路名称,江河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类别等说明。地貌: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地貌用等高线表示。(2)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等高线的特征有:1)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2)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
6、到图幅边缘。3) 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4) 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 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因此平距与坡度成反比。6) 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可以局部中断。(3) 通常用图跟导线或GPS RTK确定图根点坐标。图根导线作业流程:1) 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2) 野外踏勘、布点;3) 导线测量;4) 平差计算GPS RTK确定图根点坐标作业流程:1) 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2) 求定测区转换参数;3) 野外踏勘、布点;4) 假设基准站;5) 流动站测量图根点坐标。(4)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7、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标准,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检查包括项目部检查和单位质检人员检查,验收由用户或其委托单位组织,包括概查和详查5%-10%。3、 某变形监测项目,为了完成变形监测任务,除了布设变形监测点外,还布设了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该项目完成后,提供应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内容?(1) 布设测量基准点,是为了保证测量的基准统一;布设工作基点是为了便于测量工作,并减小测量误差。必须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定期进行测量、分析,工作基点和测量基准点间也必须进行测量,以得到工作基点的坐标
8、值,同时可根据坐标值的差异,判断工作基点的稳定性。(2) 分析方法包括:1作图分析: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常用的是将观测资料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过程线;2统计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性,分析观测物理量的周期性、相关性和发展趋势;3比照分析;4建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用以别离影响因素,研究观测物理量变化规律,进行预报和实现安全控制。常用的数据模型有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3) 提交资料包括:1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方案;2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3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4仪器的建校资料;5原始观测记录;6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7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
9、和预报成果资料;8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9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4、 某施工测量项目,工作内容包括: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作为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了顺利完成该项目,应投入哪些设备?投入设备用于哪些工作?如何利用激光投点仪进行竖向传递?使用全站仪放样与使用GPS RTK放样有何异同?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有哪些?(1) 投入设备包括双频GPS接收机、测量机器人如TCRP1261,TCA2008等,数字水准仪和激光投点仪。1) 双频GPS接收机:用于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
10、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等工作。2) 测量机器人:用于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等工作。3) 数字水准仪用于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观测。4) 数字投点仪用于控制点做竖向传递,将控制点随工程进度传递到相应楼层。(2) 激光投点仪竖向传递:1) 用激光投点仪在0.000层或相应楼层控制点上,进行整平、对中。2) 接收靶通常采用透明的刻有字的有机玻璃,将有机玻璃安放在代投点层上相应的传递孔上,将激光投点仪在玻璃上的投点做投点注记。3) 为了消除仪器的轴向误差,可以在0,90,180,270四个方位投点,取其重点作为最终结果。
11、4) 当全部投测完成后,再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投点间的水平距离。假设投点间的水平距离与相应控制点的距离之差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完成投点,否则重投。(3) 全站仪放样要求测站与放样点之间必须通视,假设其放样精度不均匀,精度随视距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而RTK放样时不需要彼此通视,能远距离传递三维坐标,不会产生误差累积。在高精度的放样时,如毫米级精度,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室内等GPS信号弱或没有GPS信号的环境,也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具有良好GPS信号且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场合,如5cm精度,利用GPS RTK具有很好的优势。5、 某市政工程,在初测阶段,需测绘路沿线1:500带状地形图,同时调查绘图范
12、围内地下管线;定测阶段,需进行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方法有哪些?简述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及作业流程。简述在市政工程中线测量中中线段链的定义及处理方法。(1) 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方法有测井法、探测法和坑探法。(2) 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作业流程一般情况下可按踏勘及准备、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专项测量包括地下管线调查测量、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质量检查与验收、产品交付与资料归档的流程进行。(3) 在施测过程中,由于测量分段、局部改线等原因会造成中线里程不连续问题,成为中线断链,应做断链处理。中线断链
13、处理方法:当断链靠近线路的起、止点时,可将断链点移至起点使起点桩号不为0或终点依新桩号为准;当断链点两个桩号差值小于50mm时,可将锻炼点移至较长的直线段内,断链可忽略不计,但应在技术总结中说明;断链不应设在建构筑物上和曲线内,宜设在直线段的整里程桩处。实地应钉锻炼桩,桩上注记线路的来向、去向和应增减的长度,通常在等号前、后分别注明来向、去向里程;断链应在各有关资料和成果图表中注明。6、 计算题:计算六边形地块面积。(x1,y1),(x2,y2),(x3,y3),(x4,y4),(x5,y5),(x6,y6)首先平移原点,然后:S1=(x2+x1)*(y2-y1)/2S2=(x3+x2)*(y
14、3-y2)/2S6=(X6+X1)*(Y1-Y6)/2S=abs(S1+S2+S3+S6)7、 控制网布设布网方法:平面控制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网测量;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电磁测距三角高程测量、GPS测量步骤:技术设计确定控制网等级、确定布网形式、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图上选点、野外踏勘-埋石-观测-内业计算-质量检查-成果提交精度:a、平面:GPS二三四等、一二级、三角二三四等、一二级、导线三四等、一二三级b、高程:水准测量二三四五等,四等可采用三角高程测距,五等可采用GPS拟合。在应用中根据对象选用不同等级的控制网。一个测区至少应该有3个高程控制点。提交成果:技术设计书;仪器检验校正
15、资料;控制网图;控制测量外业资料;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所有测量成果及电子图件。8、 地形图测绘测图方法:全站仪测图或RTK测图步骤:野外踏勘-技术设计-图根控制测量-外业采集-内业成图-质量检查-成果验收精度:a、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图上:一般地区不超过,城镇不超过,水域不超过,困难地区放宽50%。b、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图上:不大于,高程中误差不大于等高距1/10。C、细部点坐标的点位中误差:主要建筑物平面5cm,高程2cm,一般建筑物平面7cm,高程3cm技术流程:a、 接收任务:明确任务来源、性质,开工及完成期限,测区位置及范围,成果坐标系和高程系统
16、,比例尺及等高距,提交成果的内容和要求。b、 资料收集:收集已有的控制成果和地形图。c、 技术设计:根据任务要求、测区条件和本单位技术力量情况,确定作业方案、人员安排和主要技术依据。d、 基本控制测量:在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点,以满足图根控制测量对已知点密度和精度的要求。一般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或GPS网测量,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e、 图根控制测量:主要在基本控制点基础上,布设直接供野外数据采集所需的控制点。一般采用导线测量和GPS RTK测量,其密度和精度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原则。f、 碎部点采集:根据作业方式不同,可采用测绘法或测记法。g、 地形图编绘。h、 资料检查与验收
17、:主要对全部控制资料和地形资料的正确性、准确性、合理性等进行概查、详查和抽查。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标准。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检查包括项目部检查和单位质检人员检查,验收由用户或其委托单位组织,包括概查和详查5%-10%。i、 技术总结:主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设计书的执行情况等做总结,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加以说明,包括控制布点图、精度统计表盒工作量统计表等。9、 施工测量施工方法:a、直接放样法高程放样水准仪、三角高程、距离放样钢尺、测距仪、角度放样经纬仪、点位放样极坐标法、GPSRTK法、全站仪坐标法、交会法等,采用钢尺、GPS仪、全站仪、经纬仪进行、铅垂放
18、样经纬仪+弯管目镜、光学铅垂仪、激光铅垂仪b、归化法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问题是控制竖向偏差。1在底层布置矩形或十字形控制网,并转测至建筑物的0.000层,作为建筑物垂直度测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2利用铅垂仪或经纬仪全站仪+弯管目镜,或激光铅垂投点仪在0.000层或相应转层控制点上做竖向传递,将控制点随施工精度传递到相应楼层;3接收靶通常采用透明的可有“+”字线的有机玻璃,在玻璃上做投点标记;4为了消除仪器的轴向误差,可以分别在0,90,180,270四个方位投点,取起终点作为最终结果;5当全部投测完成后,再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投点间的水平距离。假设投点间的水平距离与相应控制点间的距离只差在测量
19、误差控制范围内,完成投点,否则重投。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通常采用悬挂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步骤: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检查-变形观测精度:标准中根据不同的施工类型,规定了相应的精度指标10、 变形测量变形方法:a、水平位移监测交会法、极坐标法、GPS测量等;垂直位移监测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三维位移监测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GPS-RTK法、摄影测量法等;主体倾斜经纬仪投点法、差异沉降法等、挠度观测垂线法、差异沉降法等、监测体裂缝精密测距、伸缩仪、摄影测量等、应力应变监测应力计、应变计A、沉降测量水准测量法、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B、水平位移测量地面测量方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法
20、、GPS技术、专用测量如视准线、激光准直法等;C、倾斜测量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如基础倾斜水准测量、液体静力测量、倾斜仪测量;相对垂直面倾斜测量,如主体倾斜投点法、水平角法、前方交会法、激光铅直仪观测法、激光位移计法和正、倒垂线法;D、动态变形测量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GPS实时动态差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经纬仪测角前方交会;E、地面形变测量,包括地面沉降、地震形变监测水准测量、GPS、InSAR。类别监测方法水平位移监测三角形网、极坐标法、交会法、GPS测量、正倒垂线法、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精密测距、伸缩仪法、多点位移计、倾斜仪等垂直位移监测水准测量、液体静
21、力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三维位移监测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法、卫星实时定位测量GPS-RTK法、摄影测量法主体倾斜经纬仪投点法、差异沉降法、激光准直法、垂线仪、倾斜仪、点垂直梁等挠度观测垂线法、差异沉降法、位移计、挠度计等监测体裂缝精密测量距、伸缩仪、测缝计、位移计、摄影测量等应力、应变监测应力计、应变计精度:划分了一至四等变形观测。提交成果:1技术设计书及施测方案;2变形测量工程平面位置图;3基准点和观测点分布图;4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5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6原始观测数据;7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成果表;8反映变形过程的图表;9技术报告书。11、 竣工测量竣工方法:全站仪测图
22、及数字编辑成图步骤:竣工图测绘,当平面位置改变超过图上面积1/3时,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和补充,应重新编制。精度:细部点坐标的点位中误差:主要建筑物平面5cm,高程2cm,一般建筑物平面7cm,高程3cm12、 定线城镇规划道路定线与拨地建筑用地界址拨定测量 方法:解析实钉法和解析拨定法,都是导线测量精度:定线中轴线点、拨地界址点相对于邻近高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13、 规划监督测量 方法:包括放线测量、验线测量灰线验线、0验线、验收测量步骤:解析实钉法和解析拨定法精度:14、 市政工程测量方法: 规划设计阶段提供地形资料-施工阶段-运营管理阶段步骤:包括踏勘及资料准备-平面控制测量
23、-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地下管线调查测量-中线、纵横断面测量等内容精度:15、 精密工程测量方法:步骤:精度:16、 线路工程测量方法: 初步方案-初测-定测-施工检查-竣工测量步骤:初测选点插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定测中线测量-中桩测量及曲线测设-水准测量及纵横断面测绘对于线路工程注意的几个问题:1) 平面控制测量:可在测区验线布设一级附和导线作为首级控制;使用“GNSS测绘服务系统”布设的GPS-RTK点作为图根控制点。2) 高程控制测量:联测测区验线二三等水准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施测四等水准,引测一级导线点桩顶高,留设易于保留和使用的水准点作为工程首级控制。图根水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测绘 考试 案例 分析 笔记 背诵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33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