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pptx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ppt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应用推广,为全球用户提供无泥浆污染的世界级桩工解决方案!We provide theworld-class piling work solution without mud pollutionfor global users!,目录,CONTENTS,01 引言,02 原理特点,03 工艺流程,04 技术要点,05 工程案例,06 其他应用,第一部分 引言,PART 01,01,引言,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视频:,引言,三、应用领域 地铁站、地下智能车库、地下建筑结构、水库加固挡水墙等,二、概念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是指在平面布置上相邻混凝土
2、排桩间相互咬合(桩部分圆周相嵌)而形成的混凝土桩墙,是一种具有良好防渗水、阻挡外部砂土的围护结构。由于其特点为桩间的相互咬合,故称为咬合桩。,一、前言 咬合桩是近年来国内出现的一种新桩型,随后在城市地铁、基础设施建设围护结构中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相较于传统的连续墙施工而言,咬合桩具有配筋率低、抗渗能力强、施工灵活、无污染等优点。,四、适用范围 配合各种类型抓斗,可在各种土层、岩层中施工;适用于直径0.8m、1.0m、1.2m和1.5m等,深度在55米以下的桩孔施工。,第二部分 原理特点,PART 02,02,原理特点,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大多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超缓凝型混凝土”的施
3、工方案。咬合桩的排列方式为两个素混凝土桩(A桩)之间依靠一个钢筋混凝土桩(B桩)相咬合,施工时先将两个A桩施工完成,利用A桩为超混凝型混凝土的特性,实现B桩施工时对A桩进行相嵌部分软切割,最终灌注B桩实现A桩与B桩的咬合,使之具有良好的防渗作用,从而形成整体连续的基坑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还可兼作主体承重结构。,工艺原理流程图,一、工艺原理,原理特点,成孔成桩过程中始终有超前钢套管护壁,无需泥浆护壁,环保无污染 机械设备噪音低、振动小,大大减少工程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 对沉降及变位容易把控,能紧邻相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施工 施工占地要求小,施工平面结构图形设计多样性高(圆形,矩形等)能有效防止孔内
4、流砂、涌泥,并可进行嵌岩施工,成桩质量高 混凝土强度可按设计要求提高,可靠性高 施工过程简易经济在工程造价上有一定优势 套管护孔方式实施软切割咬合,能保证桩间紧密咬合,二、工艺特点,第三部分 工艺流程,PART 03,03,施工主要附属机具设备,全套管全回转钻机主要附属机具设备:,1.履带式起重机(具有快放功能)2.钢套管(与不同钻孔直径匹配)3.冲抓斗(与不同钻孔直径的钢套管匹配)4.冲击锤(与不同钻孔直径的钢套管匹配)5.楔型锤(拔桩、清障、复杂地层使用)6.刀头(板齿、焊齿、蝴蝶齿),工艺流程,单桩施工流程图,工艺流程,单桩施工作业示意图,第四部分 技术要点,PART 04,04,技术要
5、点,4.1 导墙制作,导墙作为全套管钻机的地基支撑,能够保证钻机的水平度从而保证桩基的垂直度,且能够缓解桩孔顶端地表压强,防止塌孔,同时也能使得全套管钻机施工就位更加方便快捷。,(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导墙质量要求:,技术要点,4.2 桩位误差,桩位孔口的定位位置决定咬合桩的咬合量,孔口定位误差的允许值可按照下表进行参考:,在钻孔咬合桩桩顶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导墙,导墙上设有定位孔,且导墙定位圆孔直径比桩径大30-50mm,当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就位后,第一节套管施工时要经常监测调整,使套管与定位圆孔四周间隙保持均匀。,技术要点,4.3 桩身垂直度,根据我国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
6、2991999第3.1.5条规定,地下桩基工程中桩的垂直度允许误差为3。垂直度出现偏差会导致桩体上下咬合量不同,严重时会出现漏咬合现象,因此垂直度控制也是施工技术重点及难点,具体控制方法如下:,套管自身垂直度检测:要求套管垂直度要控制在2以内;检测包含单节套管及按照桩深将套管配置连接 到一起的整体套管。,成孔过程中桩的垂直度检测:施工时从套管的两个正交方向(X及Y两个轴线方向),采用测锤配合经纬仪不断校核套管的垂直度。,纠偏措施:套管起始入土时(5m左右),若出现轻微偏斜现象可通过升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四个支腿油缸调整套管垂直度,入土过多时需要起拔至上次垂直位置回填重新下压。,技术要点,4.4
7、咬合厚度,相邻桩之间的咬合厚度d根据桩长来选取,桩越短咬合厚度越小(但最小不宜小于100mm),桩越长咬合厚度越大,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式中:d钻孔咬合桩的设计咬合厚度 k桩的垂直度 l桩长 q孔口定位误差容许值,d-2(k l+q)50mm,公式意义在于保证桩底的最小设计咬合厚度不小于50mm。,咬合厚度,技术要点,4.5 混凝土灌注控制,4.6 分段施工接头的处理方法,混凝土灌注前,要清理套管内壁上粘连的泥土,防止其影响成桩质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经常根据灌注高度起拔套管及导管;混凝土必须灌注到设计端面,后期破除桩头,保证桩基质量。,往往一台钻机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多台钻机分段
8、施工,这就存在先施工段的接头问题。一般采用砂桩预置法。在施工段与段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后期施工段到此接头时挖出砂灌注混凝土即可。如下图所示:,砂桩,砂桩,A,A,A,B,B,B,A,技术要点,4.7 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所需要的特殊材料是超缓凝混凝土,这种特殊砼主要适用于A序列桩,其作用是延长A桩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B桩进行施工时创造软切割的条件,因此可以看出超缓凝混凝土是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成败的关键。其缓凝时间可按下公式进行推算:,式中:TA桩混凝土的缓凝时间 t单桩成桩所需时间(工程具体情况等确定)K储备时间(一般选取1.0t)一般情况下,T 6
9、0 h,A桩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可按下公式计算:T=3 t+K,技术要点,4.8 常用围护结构技术特性比较表:,挡土结构,技术特征,技术要点,4.9 咬合桩施工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桩体未咬合开叉,可能产生的原因:1.孔口定位偏差过大2.施工时桩机垂直度未控制,钻孔倾斜3.素桩施工完成后长时间未施工荤桩4.边桩未设砂桩,应对措施:1.严格控制孔口定位误差2.施工时监测桩机垂直度3.在素桩混凝土强度未增长前施工荤桩4.不能及时施工的荤桩机边桩要设置未设砂桩,按照正常工艺施工基本不会出现该问题,技术要点,4.9 咬合桩施工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钢筋笼上浮现象,可能产生的原因:1.套管内壁与钢筋笼间距较
10、小2.混凝土向上运动时对钢筋笼的浮托3.等料时间过长,底部混凝土初凝,应对措施:1.适当减小钢筋笼外径,同时保证钢筋笼垂直度2.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中骨粒大小应小于20mm3.钢筋笼底部焊接薄钢板或混凝土板,增加抗浮能力4.钢筋笼焊接时,安装导正器或者底部做成锥形5.控制混凝土浇灌速度,技术要点,4.9 咬合桩施工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管涌现象,管涌及其产生条件 桩孔较深处存在松砂层时,且又作用着向上的渗透水压力,砂土颗粒就会处于冒出、沸涌状态形成砂土管涌;桩孔挖掘过程中,如果软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高,极易在渗透水压作用下产生砂土管涌;持力层有大量的承压水而孔内水却很少或无水的状态下,套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套 回转 钻机 钻孔 咬合 施工工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33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