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低段单元作业设计方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docx
《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低段单元作业设计方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低段单元作业设计方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低段单元作业设计方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指出“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以教师讲述、学生口头问答为主,学生的作业存在与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严重脱钩的现象,造成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低下。这种现象在“双减”背景下迫切需要改变。课堂作业设计质量是保证一、二年级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课堂作业(in-class work)主要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布置给学生当堂实施、操
2、练的各种类型的练习,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际操作作业等。课堂作业的作用在于进一步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课堂传授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关学科技能,提高学科素养。同时,教师可以从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某些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单元作业设计研究是指教师以语文教科书编排的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学生学情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整合、重组,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课堂作业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评价建议”板块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的时候要“以终为始”,
3、将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同时制定贯穿始终的评价体系。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从单元课堂作业目标、内容、评价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小学语文低段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实施过程。一、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单元课堂作业目标在单元课堂作业设计过程中,确立单元课堂作业目标也就是确立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制定指向是一致的。因此,笔者通过明晰单元教学目标来明确单元课堂作业目标的具体要求。统编版教科书以语文要素为主线安排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核心来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低年级统编教科书并未有明确的单元语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题标示在单元篇章页面上,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课文
4、内容、课后练习、语文园地提示等来确定本单元的学习要素。以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首先,本单元安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童话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素。其次,围绕这一重点,每篇课文的训练侧重点有所不同。关于讲故事,也就是复述训练,学生此前已经有所接触,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引导学生按照具有顺序的图片来讲故事;课文玲玲的画则引导学生用“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表示心情的关键词来讲故事;课文大禹治水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来讲故事。通过以上分析,逐步明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阅读本单元童话故事,能通过找关键词句、借助图片和示意图梳理故事内容,读懂故事;
5、能按照示意图和相关词句提示,按顺序完整地讲述故事或分角色表演故事;初步学会关注故事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学习积累、欣赏、入情入境地朗读生动优美的语句和人物对话,并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仿说和续编故事;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语言、行动和想法的变化中初步体会“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能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理解“改变”并讲述自己的见解。确定以上单元教学目标以后,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课堂作业目标,如表1 所示。表1二、创设语言实践情境,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更适宜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因此,在单元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联系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有趣的语文
6、实践情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完整的语文实践活动体系中完成单元课堂作业。首先,基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言训练要点创设实践情境,加强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堂作业之间的联系。其次,对整个单元的主要学习活动做一些适当规划。例如,以“校电视台故事大王比赛”作为实践情境,带领学生共同经历三个板块的语文实践活动:共读童话,学习讲童话故事;故事大王,尝试续编童话故事;学以致用,童话人物来我家想象写话。学生在实践任务的驱动下有目的地精读课文,学习用各种方法来讲童话故事,并迁移运用续编童话故事的能力,想象写话,逐步落实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评一体化的作业设计强调教、学、评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本着课堂作业内容多样化,涵盖听
7、说读写各方面教学训练的设计原则,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作业,串联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融合课后习题,设计思维发展类作业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与复述训练实践有机融合,设计思维发展类的作业来落实作业目标的重难点:借助不同提示学习讲故事的关键突破口。以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寻找故事大王第一站的笔试活动中,可以设计多音字选填题,特别关注本单元的一些疑难多音字,如似、喝等。寻找故事大王第二站面试活动中则可以设计问句演读类题目:大象的耳朵一课中有许多问句,读好问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们内心的想法。试着找出大象的耳朵中几组对话中的问句,读好问句,体会动物们的心理。完成这类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一体化 小学语文 单元 作业 设计 方法 统编 年级 下册 第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8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