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资源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实践.docx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乡土资源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实践.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乡土资源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实践摘 要: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且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文章通过以乡土案例绍兴来解释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绍兴的自然环境影响着绍兴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从而强化学生对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课堂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关键词:乡土地理;地域文化;城乡景观一、乡土案例教学概述(一)乡土案例教学及意义现有的地理教材中选取的案例虽然有很强的典型性,但是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其中一些案例对学生而言十分陌生,且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促发“已有经验”。而乡土地理从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出
2、发,帮助学生来认识这个世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促进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研究以绍兴为例,结合历史和现状,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走入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学习。(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概念地域文化是很抽象的概念,且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地域文化的表现: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城乡景观分为聚落景观和生产生活景观,聚落景观包括建筑特色、道路等,生产生活景观包括土地利用景观、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整个城乡景观的空间格局。二、绍兴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
3、观教学实践绍兴,简称“越”。春秋时代为越国都城,距今已有近年建城史。绍兴水乡的形成,跟绍兴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绍兴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会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生产生活方式又会影响当地的观念、风俗习惯。教学导入案例如下。小组讨论:水乡绍兴,水是绍兴最鲜明的特色,是解读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钥匙之一。作为绍兴人的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哪些与水有关的事物?讨论结果:白墙黑瓦的民居沿河分布,河埠头,乌篷船,石板桥,铺着石板路的小弄堂,霉干菜,黄酒小结:绍兴与水有关的聚落及生产生活景观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地域文化在聚落景观上的体现设问:为什
4、么绍兴白墙黑瓦的聚落都是沿河分布?水路比陆路宽敞?形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若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师:因为南方光照充足,周围环境颜色丰富,刷成白墙是为了反射夏季的阳光,给人一种素雅的清爽感觉。且白石灰具有吸附性,能够防潮吸湿。小结:在公路铁路出现之前,绍兴的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运,“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枕河人家,出入都以船為主,这样陆路很狭窄,房子间有很多小弄堂。绍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陆路很泥泞,多铺上石板成路。绍兴境内水道纵横,陆路的连接靠不易腐烂的石板桥,绍兴因此有“水乡”“桥乡”之称。(二)地域文化在生产生活景观中的体现设问:为什么绍兴很多生产生活景观跟石头有关?生:绍兴
5、有梅雨,很多东西容易发霉,不容易保存,石头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师总结: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不易保存。在石头材料的选用上,有鲜明的地域性。当然,石料就在绍兴附近的山中选取,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今天绍兴的很多旅游景点其实就是当年石头取材地。师:不仅是衣物等容易发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绍兴菜的特点?生:为什么老式绍兴菜很多都是腌制的,新鲜的放着不吃,一定要不新鲜了才吃?师:绍兴菜“醉、糟、霉、臭、酱、腌”,都有一个共性,即耐贮藏。与绍兴气候有关,为了方便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在食材丰富和人们对养生日益追求的今天,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乡土 资源 地域 文化 城乡 景观 教学 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8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