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票赋与条件第二节现状与问题第三节挑战与机遇第二章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总体定位第三节基本原则第四节战略目标和任务第三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第一节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第二节完善陆海统筹、点面结合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第三节构建两心三圈四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第四章塑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农业空间,支持乡村振兴第一节构建水土协,调、多元复合的农业空间格局第二节强化“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第三节全而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第一章规划背景江苏在全国发展大局中
2、具有重要地位,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立足省情客观实际、注重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而临的挑战,提高规划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加快构筑江苏发展战略优势,为全省区域更趋协调发展提供空间支撑。第一节禀赋与条件江海河湖汇聚,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江苏位于江、淮、沂泳泗流域下游,东临黄海,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拥有太湖、洪泽湖等大型湖泊,河渠纵横、水网稠密。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呈现“一山二水七分田的特点。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总体光热水土资源的时空组合相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口、城镇密集
3、,综合发展实力较强。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8474.8万人,较2010年增加608.7万人,人口密度为792人/平方千米;城镇化率73.4%,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高密度城镇网络,正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世界一流城市群。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27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12万元,在全国省份中位居第一。生态环境优美,海洋资源禀赋独特。海岸线总长852千米,滨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海岸类型以淤泥质海岸为主,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的1/4。拥有海州湾渔场、吕四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大沙渔场,海洋浮游动植物丰富,紫菜养殖全国领先。拥有全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
4、地。共26个海岛,集中分布了海州湾、辐射沙洲和长江口北支。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丰富。江苏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典型承载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南秀北雄、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质,是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我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专栏1全省主要自然资源总体状况土地资源:2020年,全省耕地408.51万公顷(6127.70万亩)、园地22.91万公帧343.58万亩)、林地7841万公顷(1176.58万亩)、草地9.18万公顷(137.68万亩)、建设用地245.55万公顷(3
5、683.19万亩)(以上数据含与山东省未勘定界线段涉及的92.58万亩范困内数据)。水资源:全省划分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和长江、太湖、淮河、沂沐泗四大水系,拥有太湖、洪泽湖等湖泊154个,京杭大运河、淮河等省骨干河道723条,形成路江滨海的河网水系格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9.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的五分之一。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能源和矿产资源:全省大型矿床少,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名前2位的有银包矿、玻璃用大理岩、凹凸棒石粘土、钛矿(金红石)等矿产。目前开发利用的以能源、建材、化工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有煤炭、水泥用灰岩、岩盐、芒硝、凹凸棒石粘土、金红石等。煤
6、炭和铁、铜、钳、锌等金属矿产供应主要依靠省外、国外供给.加快形成沿海陆海统筹带。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构筑沿海生态安全屏障,协同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地建设与滩涂资源利用,加强侵蚀海岸综合治理,加快淤涨海岸湿地保护。合理利用盐碱地、滩涂资源,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建设江苏大粮仓。提升沿海港口服务能力,完善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和港口集疏运设施,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培育壮大临港新城,引导港产城融合联动,推动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整合打造沿大运河文化魅力带。加强大运河沿线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综合土地用途管制、生态环境管控和河湖水利工程管理等确定分类分区保护要
7、求。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岸线整治,在保障运河防洪、输水、航运等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滨水绿地、绿道等,着力打造“江苏美丽中轴努力建设陆桥东部联动带。保护重要湖泊湿地资源,加强跨界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区协同共保。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着力提升出海通道功能,提升国际货运班列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推动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协同建设,集约节约利用产业用地,完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线城市联系,引导城镇点轴集聚。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改建除外。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进岸线修复、生态复绿,保护洲滩湿地、入江河口、长江江
8、豚密集活动及水生生物栖息地等所涉岸段。鼓励采用生物技术护岸护坡,推进堤岸生态化改造和绿色港口建设。做好长江江苏段沿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和发掘,保护燕子矶、北固山、江阴要塞等重要水文矶头和文化节点。严控贴岸高密度城镇开发,增加城乡居民游憩亲水空间。保护水资源,促进水土关系协调。加强重点水功能区的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行蓄洪区、长江洲岛、沿海滩涂等管理,提升太湖丘陵绿心地区水土保持能力,加强水源涵养区建设。充分协调南水北调、江水东引、临海引江、引江济太等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实施黄淮地区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逐步实现采补平衡,促进地下水位回升;增强沿江、环太湖等重点
9、区域水污染治理能力,解决局部地区水质型缺水问题,着力构建水土关系协调的国土空间格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将用水总量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重要约束,科学配置水资源。结合人口、城镇、产业布局,合理调整沿江城市取水口,积极推进沿海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优化形成“扎根长江、依托三湖、江水北调、南济东引”的饮用水水源鼓励利用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持续提高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省矿山数量控制在320个以内,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比例达75%以上:到2035年,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矿业空间布局更加科学,矿山规模结构优化合理,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稳定
10、。提高绿色矿山建设质量水平,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矿山保护与生态修复,持续提升绿色矿也发展示范区建设水平。探索矿产资源开采与国土空间保护、利用和整治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创新矿业废弃地复垦利用新机制,统筹规划矿区资源,优化矿区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第四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安全水平。以构建和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修复重要生态空间和受损空间为核心,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围绕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资源保护修复、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污染土壤修复等进行生态
11、空间整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针对生态损坏地区开展生态重建,加快恢复基本生态:生态脆弱地区开展生态修复,改善生态质量;生态重要地区进行生态保护,严格控制人类活动,促进生态保育。科学构建促进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态廊道。在东部近岸海域、沿海湿地、西南部低山丘陵、重点河流湖泊等区域开展典型调查,进步摸清生物多样性特点与区域分布特征。明确丹顶鹤、麋鹿、长江江豚、宝华玉兰、勺嘴鹤、中华虎凤蝶等重点保护对象,摸清其种群数量、趋势、分布差异、栖息生境等现状,评估分析珍稀濒危物种受威胁程度,形成江苏省物种红色名录。以沿江、沿河、沿湖、沿海等水域和低山丘陵的生境破碎化区域为对象,建设生物迁徙廊道,加强栖息地的连
12、通性和稳定性。聚焦长江、大运河、太湖、洪泽湖、沿海滩涂、露天矿山宕口等区域,利用城市公共绿道、城区公园及水体等公共开放空间,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第六章构建紧凑集聚城镇空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衔接全国“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深化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立足省内南北城镇化发展特征差异,以扬子江城市群、沿海城镇带和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为主体,有序构建多层次、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体系,促进全省城镇空间高质量发展,为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支撑。第一节优化带圈集聚、协同发展的城镇空间中心城市带动、聚焦同城化,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
13、升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产业支撑、资源组织、服务保障能力,增强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构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通道,带动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以宁镇扬、宁马滁等同城化发展为重点,保障都市圈中心城市与省内同城化地区设施联通、产业协作、环境共治、民生共享等用地需求。网络化链接、一体化整合,促进苏锡常都市圈创新发展。加强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互联互通,推动市域轨道交通、国省公路和快速路体系的对接和通道预留。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都市圈内调剂使用。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重大研发平台共建和协同联合攻关机制,大幅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共同打造江南水乡古镇(
14、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强化中心城市、促进联动发展,增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和公共设施辐射带动能力,引领淮海经济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全面振兴转型,促进县城、重点中心镇等发展。承接长三角核心区的产业转移,强化产业发展特色,沿区域重要交通通道布局产业协同和开放创新载体。创新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支持有条件的跨省产业共建园区发展。提质增效、跨江融合,促进扬子江城市群率先实现现代化。以资源环境约束倒逼产业转型,促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构建以区域轨道为主导、干线公路为补充的区域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群内轨道交通的公交化运营水平。促进人口向重要交通走廊地区集聚,整合中
15、心城市和临江地区的空间资源,优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临江开发水平、带动纵深发展。构建跨江城市组群,加强城市间的优势资源统筹、区域设施共享、相关产业协作,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建长三角世界一流城市群。县城强化专业配套功能,强化产业链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化功能,支撑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提升。提升重要节点县城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培育壮大强县富民产业,完善各类服务设施,更多吸引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引导涉农市辖区服务周边农村发展,有序布局适宜产业,强化涉农产业平台建设,引领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培育重点中心镇城乡综合服务功能。优先增强都市圈和城市群地区重点中心镇特色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功能,支持把重点中
16、心镇培育成为服务周边一般乡镇和农村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的完善。引导其他城镇特色发展。坚持集约化、差别化发展导向,城镇密集地区的般城镇在功能完善和空间布局优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成为高品质的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地、服务农民的地区中心。第三节保障城镇产业空间高质量发展需求建设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进重点集群和产业链建设,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行动,创建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高资源要素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发挥基础优势,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
17、提升全省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构建覆盖设计、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扬子江城市群为重点,引导沿江地区完善新兴产业业态,支持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协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增强沿海地区中心城市要素资源吸纳能力,提升产业我体能级,促进临港产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特色产业;推动陆桥东部地区产业崛起,支持徐州打造区域性制造业高地,完善南北合作共建机制,重点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和企业。促进开发区整合优化发展。以“县区,区多园为基本原则,优先整合省级以下各类“小、散、弱”的开发区,
18、引导区位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小的开发区资源要素向高水平开发区集聚整合。通过连片更新改造、规划高标准园区等,实现布合理流动和开放共享,形成科技体制机制贯通、创新资源要素流通、科技基础设施联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将环太湖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苏南地区科技创新资源与苏北地区产业转化联动,加快南北合作,实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与重大项目保障。按照“严守总量、提质增效、产城融合、刚性管控”原则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引导工业用地集中集聚,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各地可结合实际,将空间管制要求和规划控
19、制性指标落实到土地要素配置上,探索制定差别化的工业用地控制线划定规则和管控体系。第四节完善均等共享的公共服务空间体系建立与常住人口挂钩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区域多中心组团式均衡布局,构建城乡生活圈。根据常住人口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强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配置,有效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殡葬、托幼、社区商业、邮政快递等公共服务用地供给,促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安排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空间,
20、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空间支撑。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应急能力。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公共服务资源薄弱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和布局。完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病病区的设置布局,构建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强统筹,强化公共卫生管理,突出平战结合、防治并重,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做好防疫医疗物资保障,完善在应急状态下可以转换形成防疫场所的宾馆、广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布局,提升应对重大卫生风险挑战能力。完善防洪排涝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河湖系统治理,筑牢防洪安全屏障加强重大水利工程、海河湖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
21、络,着力补齐防洪排涝短板,巩固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系统防范化解重大水旱灾害风险。加强抗装设防,降低次生灾害影响。重点防控省内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主要断裂带,包括郑城-庐江断裂带(新沂-泗洪段)、茅山断裂带、肝胎-响水口断裂带、湖州-苏州断裂带、无锡-崇明断裂带、桥茶河断裂带、苏州-嘉定断裂带等,科学确定城镇发展空间,合理避让地震活动断层。有序推进区域性断层、近海域断层以及县级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强化地震风险普查和区域统筹应急储备保障空间布局和救援能力建设0保障防灾减灾救灾设施体系建设和救援体系设施建设用地供给。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建立健全省级储备和地方储备相互补充、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互衔接的多
22、元储备体系。依托高速公路、干线铁路、水上航线、空中航线和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陆水空协同的网络型生命线工程。加强防汛防旱防台、地宸和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等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优化危险化学品产业空间布局并加强管控。对沿江一千米范围内违法违规危化品码头、化工企业限期整改或依法关停,存在环境风险的化工等企业搬迁进入合规开发区,同步推进沿江地区转型和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卫生防护隔离要求,隔离带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设施。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支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核电应急救援基地以及应急救灾储备暨救援训练基地规划建设。第六节实施“五量调节”的节约集约用地路径控总量,有效遏制
23、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统筹布局新城区、开发区等,保障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重点公共安全项目用地。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和昆太通等城市组群紧密融合发展为目标,体现不同城市组群的能级差异、区位差异和互动强度差异,协调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不同功能需求以及桥梁、隧道等不同过江形式,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完善港口功能和布局,共建世界级港口群。沿海港口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临港产业规模化布局为主,沿江港口以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和提升现代化水平为主,形成
24、以连云港港为支撑的陆海联运出海口,以南通港、苏州港为支撑的江海联运新出海口,以盐城港为支撑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以南京港为核心的长江中转联运枢纽,以徐州港、无锡内河港、淮安港等为补充的特色内河集装箱港。完善高等级航道网络。优化航道布局和等级结构,加强沿江、沿海港区疏港干线航道建设,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和航道等级协调,放大江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优先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形成以长江干线、京杭大运河、淮河干线为核心,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骨干的高等级航道网络,打造内河航道通江、达海、联网、互通的通航格局。优化机场布局和功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场群。围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目标,整合机场资源、优
25、化机场布局,加快南京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发展,强化南京禄口机场区域航常共同探索构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推动重大研发平台、科创空间我体共建共享,争取国家创新领域的战略性平台设立和特殊政策,推进环太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依托丰富自然人文资源,塑造高品质特色空间,共同打造生态、创新、魅力、宜居的世界级湖区。共建环洪泽湖生态湖区。推动环洪泽湖地区湖泊湖荡协同生态修复,协调近岸带河口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修复,协同共建环湖水系林网、航道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进一步强化污染联防联控。完善环湖公路网、湖区省干线航道建设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水系连通调整、水资源供给工程、重点骨干河道综合治理等水利基础设
26、施建设。依托湖荡生态费源丰富、人文资源荟萃的特色,共塑绿水相映、休闲田园的湿地景观风貌,探索共建环湖区域风景路。大调整,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确保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第二节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构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实施省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设区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市辖区单独编制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分区规划;鼓励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与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合并编制。强化纵向传导的规划约束机制。卜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服从上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
27、从总体规划。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落实规划确定的底线管控、约束性指标和名录管理等内容。建立横向协调的规划衔接机制。各地要建立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衔接机制,专项规划批准后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管理。地方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兼顾军事设施保护需要,并按照规定书面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健全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定国土空间分区准入规则和正、负面清单,完善三类空间以及内部细分用途的转用规则,建立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建设用地等资源要素的约束性转用规
28、则,促进空间资源要素利用合理有序。完善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的支持政策,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公共空间治理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林地、湿地等重要生态资源目标管控,严格历史文化保护相关区域的用途管制,明确海岸线和海陆交错带用途管制重点与政策。推进“多审合”“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完善用途管制全周期监测、全过程监管机制,对用途管制实施情况实行监督考核。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强化审批和监管,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原则,强化省、市、县分级管控和监督实施。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审查备案制度。依托实景三维江苏,统筹建设省-市-县多级应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
29、监督信息系统,实现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在线管理。完善国土空间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协调衔接机制和国土空间规划逐级汇交机制,形成“多规合一”、图数一致、坐标吻合、上下一体的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完善重点项目清单管理,严格规划流量指标管理,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做好台账监管,强化对规划流量指标使用时序管控。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指标、监测预警指标等指标体系,提供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等应用场景指标服务。增强规划实施弹性。建立规划动态调整及完善机制,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
30、机制,定期开展监测评估。依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安排。因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及发展规划调整、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修改的,须经原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预留发展空间,实施空间战略留白,明确战略留白空间的调整、启用机制和用途管制规则。做好近期规划实施安排。各地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电点任务等近期安排和远景目标,切实做好空间保障。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完善法规政策。推动研究制定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推进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31、的立改废释工作,并做好过渡时期的制度衔接,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顺利推进。落实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按照“多规合一”和节约集约要求,落实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各级各类规划分析评价、编制、实施监督、成果质量控制等技术标准规范。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制度。建立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协调互动和名录调整机制,引导资源要素跨行政区合理配置,促进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区域功能优势互补、协同融合发展。各有关部门根据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不同定位,依据国家相关改革精神,加快调整完善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财政、投资、产业、人口、建设用地、资源开发、
32、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发展等配套政策,差异化开展规划目标指标、重大任务和空间政策落地考核和绩效评价。深化耕地保护”责任+激励、行政+市场机制。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目标考核,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考核。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强化考核结果应用,通过层层传导,压实压紧各级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综合运用耕地保护补偿和激励、耕地保护行政执法监管,推动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有序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异地代保,严格实行重大建设
33、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制度,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全部为耕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取得积极成效。创新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深入开展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行动,引导自然资源工作从以指标保障、规模扩张为特征的要素驱动向以制度创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加快转型。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发展。建立保障重点、人地挂钩、增存挂钩的土地利用计划分配机制,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建立健全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流转和全程监管制度,完
34、善低效用地再开发配套政策。按照用海用岛所属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根据设计方案及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布满足项目基本功能用海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控制用海用岛规模,提高海域资源使用效率。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就省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制定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相邻地区具体规划建设等,主动进行协调和协商,按有关要求进行规划论证,必要时由共同的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重大事项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涉及跨行政辖区范围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应建立区域协调会办机制,征求相邻行政区域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意见
35、。加强自然资源全业务贯通融合。围绕服务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矿地一体化协同发展等目标,科学合理部署开展矿地融合试点项目,鼓励各地创新实践,通过矿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探索相关制度、政策创新,加快示范成果推广应用。围绕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不断深化矿地融合工作内涵,探索将“矿地融合”拓展到“自然资源融合”。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掌握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和权属等情况。参照国家规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标准地方规范,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需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等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共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实现生态产品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积极开展与周边省市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下游与上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技术扶持、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共同分担生态保护任务,促进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的良性互动。加强公众参与的社会协同机制。建立完善规划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协调解决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问题。探索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机制,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7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