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镇水源地保护规划已调整.docx
《铁佛镇水源地保护规划已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佛镇水源地保护规划已调整.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阴县铁佛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陕西鼎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三月目录第章总论I1.1 规划背景11.2 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41.2.1 指导思想41.2.2 规划原则41.3 规划目标51.4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61.5 规划范围71.6 规划年限71.7 规划任务71.S规划编制技术路线7第二堂区域自然及社会概况92.1 自然地理概况92.1.1 地理位置92.1.2 地貌92.1.3 地质IO2.1.4 气候气象102.1.5 水文条件1!2.1.6 土塔122.1.7 矿产资源122.1.8 动植物种类132.1.9 水土流失现状152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152.2.1 社会经济
2、概况152.2.2 行政区划及人口162.2.3 工业162.2.4 农业172.2.5 区位交通182.3铁佛银简介18第三章铁佛镇饮用水水源地说明233.1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233.2 铁佛镇水源地基本情况说明243.3 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状况243.3.1 法律法规体系243.3.2 管理机构253.4 铁佛镇水源地照片25第四章饮用水源地环境脑址状况评价274.1 水质状况现状274.1.1 数据来源274.1.2 评价指标284.1.3 评价方法284.1.4 评价结果294.2 饮用水源地环境问胭分析29第五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315.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概况3!5.2
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315.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说明31第六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33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章建筑物调杳分析336.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点源污染调杳336.2.1 工业污染源调查分析336.2.2 生活污染源调查分析336.2.3 规模养殖346.3 饮用水源保护区非点源调查分析346.3.1 农村面源污染源调查346.3.2 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356.3.3 农田径流污染物排放皴376.3.4 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376.4 污染源调查分析结论38第七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有利不利因素397.1 有利因索397.1.1 工业污染程度较轻397.1.
4、2 政府投入加大397.2 不利因索407.2.1 面源污染情况笈杂407.2.2 监管力量较弱407.2.3 效机制未健全417.2.4 投入大,资金困难41第八章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428.1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428.1.1 一级保护区内污染防治工程438.1.2 二级保护区内污染防治工程458.1.3 保护区生态恢发与建设工程478.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488.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548.3.1 现有水文监测站网的基本情况548.3.2 监测站网规划558.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55第九章项目可达性分析589.1 规划项目投
5、资及预期效果589.1.1 项目投资589.1.2 工程项目的假期效果589.2 一级保护区整治方案目标可达性分析599.3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609.4 项目实施的风脸分析609.4.1 项目实施的技术风险分析609.4.2 项目实施的环境风险分析609.4.3 项目实施的资金风险分析61第十章规划投资及效益评估6210.1 估算原则6210.2 规划项目投资与实施计划6210.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及分期投资情况6310.4 规划投资的效益评估6510.4.1 规划投资的经济效益评估6510.4.2 规划投资的环境效益评估6510.4.3 规划投资的社会效益褥估66第十一章规划实
6、施方案的保障措案6711.1 资金保障6711.2 组织保障611.3 政策保障6911.4 社会保障71第一章总论1.1 规划背景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有限自然资源,其中饮用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更是密切,它直接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相联系。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饮用水水量不足,水源受污染等情况,导致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2010年06月份,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卫生部五部门联合印发r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以卜简称规划)。规划的实施将有效指导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进
7、一步改善我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侦量,提升水源地环境管理和水质安全保障水平。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工作重点中提出: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先期开展长江经济带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以及国家生态观测站(点)建设。会同财政部制定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新安江等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广西广东九州江、福建广东汀江一韩江开展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定期遥感监测,加强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管。抓紧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生态文明建设
8、示范县、市指标(试行),举办好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大会。分解落实“十三五”新增完成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以南水北调沿线、三峡库区和问题村”的饮用水水源安全排查治理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化水质保护,把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水质监测,强化沿线污染源防控和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承前启后,谋划做好十三五水质保护工作,是我省南水北调工作的首要职责。要全面推动“十二五”规划收尾,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健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机制,全面发挥治污效益。我省已着手启动编制陕西省南水
9、北调水源区水质保护“十三五”规划,同时加大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的衔接,策划和储备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对我省水污染防治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建设力度。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形成预防监测长效机制,是陕南水质保护体系的重中之重。要启动建设汉、丹江水质监测中心,改造升级陕南市级和沿江重点县的水环境监测设施。探索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安全保障基地,增强水资源保障供应能力。制定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加强对各类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预警防范。推进陕南重大工程建设,完善水质保护治本之策,是陕西均衡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要继续实施好汉、丹江综合整治、陕南移民搬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工程,系统推动汉、丹江流域水
10、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壮大循环主导产业,促进陕南向绿色高端化发展迈进。深化津陕对口协作,逐步健全补偿机制,是陕南区域优化升级的最佳选择。要实施好十二五后两年对口协作项目,加快编制“十三五”对口协作规划,加大两地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建立和深化战略合作关系。逐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费收缴办法,规范治污费收缴,健全我省市场化供水机制。陕西省全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合计161个,其中地表水水源地87个,地下水水源地74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41个,县城水源地120个;145个水
11、源地已划分保护区,占总数的90.06%,16个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针对水污染防治及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2011年8月,省环保、发改委、住建、水利、卫生五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意见(2010-2020)O环保厅连续三年向各市政府(区)印发关于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函,对水源保护区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结合水污染防治法、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各市都相继出台及完善本辖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和管理办法,为指导饮用水水源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保障。2013年,省环保厅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全省82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
12、,基本建立起我省城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数据库。根据政策要求,对汉阴县各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区的调整和划分,并编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在此背景下,汉阴县环境保护局委托我公司编制汉阴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以便能够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地保护现有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并为后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1.2 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2.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汉阴县环境保护目标和全县水资源需求,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为核心依据,以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重点,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为目的,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
13、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因地制宜提出水源安全防护、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措施,制定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促进汉阴县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2 规划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3)全面规划、重点深入的原则:对各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4)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案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
14、(5)注重衔接、统一协调原则:规划要充分利用已用资料,并且要与陕西省环境保护规划及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6)公众参与的原则: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规划各方面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1.3 规划目标规划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为宗旨,保证规划范围内的水源地供水水质安全。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体系,坚决杜绝水源地安全性环境污染隐患: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源地生态环境得以恢曳和巩固,保证水源地能够长久持续使用O规划具体目标:(1)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
15、合整治工作方案、污染防治市点工程和其它非工程措施;(2J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制度、良好的生态屏障、监测体系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3影响水源水质的保护区内的工业、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控制,保护区内建成完整的水质净化和安全保障系统,水质检定达标:1.1 各镇饮用水清洁、卫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1.4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国家环保总局HJ/T338-2007)(3)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4)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令第67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16、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8)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67号)(9)陕西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意见(20102020年)(10)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I1.)村镇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DB61335-2003)(12)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1.310-2004)1.5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汉阴各镇内的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本规划为铁佛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1.6 规划年限规划基准年:2016年规划期
17、限:20162020年1.7 规划任务本次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对乡镇水源地进行补充划分没,为规划方案提供基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能力建设规划、工程实施效益评估等。1.8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国家环保总局,2006.5)的要求,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饮用水水源地保妒规划范础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工程投资效益评估污染防治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应急能力建设工程W警监控体系票工程生态恢灵与建设工程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点源污染防治
18、工程皿编制规划报告规划技术支拽J成果输出)图1-1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图第二章区域自然及社会概况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地跨北纬32383309,东经1081.1.108。44,之间。东连安康汉滨区,西接石泉,北和宁陕、汉滨区交界,南与西乡、镇巴、紫阳毗邻。县境东西宽约51km,南北长约58km,总面积1347km2o2.1.2 地貌汉阴县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东西横亘其间。县内地形为三山(秦岭、巴山、凤凰山)夹两川(汉江、月河的“笔架式地形”特点,地势沿两川向三山次第抬升,兼有中山、低山、丘陵及河谷川道,东北西南向的地形剖面呈“W”形。全县总体为山地地貌
19、,海拔29O-2128.3m,其中平川占6%,丘陵和山地占94%。境内重峦费蜂,沟壑纵横,河谷嵌入其间。海拔100Om以上的高峰234座,最高处为境西凤凰山主峰铁瓦殿,海拔2128.3m。最低处为境东双乳乡月河漫滩,海拔290m。县内山脉呈北西走向,以月河为界,南为巴山分支,北为秦岭余脉,中部凤凰山为第四纪时期汉江改道,将巴山切割,从而成为一条独立的山脉。县域境内分为巴山区、凤凰山区、月河川道区和秦岭山区。月河川道区位于汉阴县中部,包括月河河漫滩及南侧的一二三级阶地和北侧的一级阶地及长梁缓坡地。西起高粱,东至双乳,地形呈带状,东西长35km,南北宽3-5km,称月河盆地,总面积166.34km
20、2,月河横贯其中。2.1.3 地质汉阴县绝大部分地域位于安康地区北西向构造蛇形弯曲的北侧,仅南北两翼屈巴山弧形构造和秦岭纬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带由于受凤凰山牛山和平利桥顶山震旦纪隆起的影响,以及后期巴山弧形构造形成时对它的改造作用,使之发生蛇形弯曲。构造带以红椿坝-曾家坝断裂为界,划分为两个次级构造单元。汉阴的绝大部分地域就出在其北侧凤凰山-平利复式背斜褶皱区内的凤凰山背斜区。汉阴县主要分布有下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及新生代地层,由浅海相硅质岩建造、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及陆缘碎屑岩组成。主要岩性为:碳质板岩、薄层灰岩、碳质片岩、千枚岩、粉砂岩、砂岩、娟云母石英片岩。宸旦纪、志留纪出露广泛,构
21、成地层主体。2.1.4 气候气象汉阴气候温和湿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性强,四季分明。春短多风,气温变化大,夏氏且酷热,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较多;秋短而降温快,常阴雨连绵,9月为全年降雨最多的月份:冬季寒冷干燥,降水最少。汉阴县年平均气温15.1C,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7: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3-C;年极端最高气温40.C年降水量764.9-929.7mm,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平均无霜期258天。县内各季风向随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SE),频率为18%,其次为东北风(NE)、东风(E)。年平均风速1.7ms.县内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雨涝(包括暴雨和连阴雨)、
22、冰直、大风等,频繁交替出现。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出现较多的灾害性天气为伏旱和秋涝。2.1.5 水文条件(1)地表水汉阴县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在IOkm2以上的河流41条,Iokm2以下、1.km2以上的河流261条。除汉江、月河以外,所有河流均呈南北走向,构成以汉江、月河为主干的叶脉状水系。区域内河流水量较为丰富,四季长流,河流密度大,纵横交汇,蜿蜒南流。较长的河流有中河、青泥河、观音河、东沙河等4条,分别南注月河、池河。河川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其次为地下水渗入河沟所形成的基流。规划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月河和洞河。月河为汉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凤凰山主峰铁瓦殿北麓,横贯县境东西,为源
23、于县境内的第一大河。流经F梁、城关、蒲溪的12个乡(镇),南收9条河,北纳14条河,由双乳乡黄龙洞流入安康县境。境内流程49.5km,集水面积851.4km2,流量8.815m歹s,河床比降6.3%o.:因其曲折平缓,形似弯月,故得名“月河”。洞河系汉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本县境内的第二大河,山上游青泥河、中河、沈坝河三条支流在三清观交汇后称洞河,乂纳张山沟、王家河、姚湾沟、朱家沟、夏家沟诸水,于涧池镇军坝东侧注入月河。流经铁佛、蒲溪区9乡(镇),全长58.6km,境内集水面积311.75km2,流量3.174m3s,河床比降22.1%。(2)地下水木县地下水补给源以降水为主,次为地表径流和农田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佛镇 水源地 保护 规划 调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7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