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doc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十分重视人格塑造和健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事业成就者的案例中,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少先队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强调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大意义时说:“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
2、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_年8月1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从_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_年12月_市教委教育处制定了_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实验稿)。由此可以看出,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发
3、展的需要,具有跨世纪的伟大意义。几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频繁出现,心理教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校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建设健康促进学校的为契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有:一、广泛宣传利用学校的“_之星”校园电台、广播站定期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学生制作心理专栏和心理小报。各项专题均由学生自己制定,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迫切想知道就制定哪方面
4、的专题,然后心理教师指导他们学习相应的的知识,通过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想,根据自己所思、所想、所知、所解,编排内容、设计版面。这样一方面从学生自身出发,自己选材,自行设计,贴近学生们生活成长需要,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主创人员在编排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努力消化吸收,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好的方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也使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创造的过程,及增长了心理知识,又锻炼了各方面能力,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我心理素质。二、开展心育班会、心理讲座近几年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本学年,在咨询室的指导
5、下,很多班主任都相应开展了心育班会,改变了以往工作总结时的方式,逐渐渗透心理辅导内容,以学生关心的心里问题为主题,互相探讨。如我校新培养班主任谢京花老师开的主题班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从为什么欣赏别人,如何欣赏别人、赞美别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他人,和他人和睦相处,向他人学习,克服妒忌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心态。班主任朱凤云老师则从学生感性的问题入手,诸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自我保护等,分层次设计问题,设置特殊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全班学生在这几个关心问题上都有一定的了解,反映强烈。心理讲座的开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本学
6、期主要有请妇幼医院的朱成瑜教授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讲青春期教育,则重于生理方面,对于一些青春期身体保健,应注意的常见病症都有详细的讲解。本校心理老师为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座,包括有生理方面,性意识方面及自我保护等内容。通过讲座形式,是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关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知识,揭开了一些困扰自己又难以开口请教的问题,其到了青春期教育普及的目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教师的培训。曾请讲尊重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尊重学生的完整人格,独特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成为朋友,加强师生间沟通等,使全体教师在树立现代学生观,如何从心理角度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到了深刻的教育,收获很大。同
7、时在我校申请的市级重点课题以校为本,在师生互动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科研课题中,许多教师都把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放在了研究之列,并为此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开展工作,一方面研究了专项课题,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自身也不断学习,提高了心理理论知识和自身心理素质。第三部分是对于家长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对家长的心理教育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校聘请了为家长们作讲座,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和孩子沟通,怎样从心理角度做孩子的教育等等,使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得更好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
8、开展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期躁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只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向应开设了电话咨询、信件咨询、学生个体咨询及家长咨询。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知心姐姐”信箱,由心理老师写回信放到传达室。为了保密起见,来信与回信均用笔名,这样学生可直接到传达室自己领取,不会产生其他问题。信箱上、下午打开两次,保证第二天准时回复。从近一年信件咨询来看,反映的内容主要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问题、自
9、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等,心理老师都一一作了回复,从专业领域向他们解释、建议、鼓励,从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咨询室定于每周二至周五,上学期为中午时间,下学期为下午第八节课,学生可以按时间来当面咨询,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和信件咨询的大致相同,还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电话咨询一般为家长咨询,以及一些家长亲自来反映问题。家长从家庭角度反映一些孩子的问题,寻求帮助,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如何教育孩子。心理教师会知道他们正
10、确的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正面开导,加强沟通,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前提下再施以恰当的教育,如有必要,心理老师还会直接找到该生谈心,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四、开展测验、调查工作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本学年作了几次大规模的测验调查工作:一、开学初给出一高一年级的学生作了中学生个性测验问卷,得出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整个年级的性格特征状况,写出高一新生性格分析报告,指导学生根据测验结果并结合自身状况综合得到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自我完善计划。为了更好的认识学生的性格,班主任由认真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理论材料,能够正确的对待测验结果,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教育方
11、式。二、作了关于师生评价的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哪些方面不满意,希望教师如何做得更好等等,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希望老师多和同学沟通,谈心,能多关注学生。针对这些反映的问题,学校也作了相关的总结,号召每一位教师对自我的反省,使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忽略的对学生心灵的关注,今后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三、作了课堂回答心理调查问卷。针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现状来探讨学生心理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如有的同学害羞,不敢说,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会就行了,何必再回答呢?正因为有这些想法,才造成教师努力调动学生,而课堂学习氛围依然死气沉沉的原因。开展此项调查就是想通过学生反映的问题指导学生树立
12、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挥自身的潜能和认识到共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对自身的积极作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对心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年度以来,特别是自8月参加“庐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来,我校全体心育团队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不少颇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一、加强和完善咨询硬件建设学
13、校按照上级要求,在学校综合楼四楼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内设相关的活动室、接待室、咨询室,做到了有电脑、活动柜、电话、咨询台等,安排心理教育老师按时值班,接待来访的学生。对有些环节的设置,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二、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制度和队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和守则。完善教导处、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心育老师网络机制。学校设立多名专、兼职心育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定期向校领导汇报进展,提出建议,并及时向学生作出指导。不断提高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业务水平。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14、、科学化。三、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学期初即制订了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课表。在班主任配合下,每周各班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适时运用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科学阐明相关原理,解决学生中的实际心理问题。先后在学生中传授、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调节技巧。四、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从事日常教育、管理的班主任和教师们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不断安排针对性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紧密联系中学生学习、生活的讲座报告。如二月进行学生寒假“关注身心健康,做有意义活动”教育;三月、四月开展关于学生早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