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晚期欧洲旅行叙事与世界想象.docx
《中世纪晚期欧洲旅行叙事与世界想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世纪晚期欧洲旅行叙事与世界想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世纪晚期欧洲旅行叙事与世界想象摘要:作为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传播广泛的“东方游记”,曼德维尔游记以跨界文学实践,将来自各方的朝圣记录与东方见闻演绎成为一部兼收并蓄的博学之作;同时又以独特的欧洲视野,将古典地理学传统与圣经宇宙学框架整合为一幅令人遐想的世界图景,创造了近代早期拉丁基督教东方叙事经久不衰的文本权威与诠释魅力。深入考察该作品蕴含的多元文本特征、神圣空间观念与旅行写作意图,不仅能够还原欧洲旅行叙事虚实重叠的中世纪传统,而且有助于凸显中世纪东方在近代早期欧洲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影响,进而释放中世纪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史现象与全球史场景应有的丰富意义空间。关键词:曼德维尔
2、;中世纪旅行文学;多文本;神圣地理;旅行意图Trave1NarrationandWor1.dTmaginationinthe1.ateMedieva1.WesternEuropeAStudyofTheTrave1.sofSirJohnMandevi1.1.eAbstract:Thetrave1.sofMandevi1.Ieisthemostpopu1.arOrienta1.Trave1.writingoftheIateMidd1.eAges.ItisaneruditeworkthatcombinespiIgrimagerecordsandtheorienta1.know1.edgefromva
3、rioussourcesthroughcross-border1.iterarypractice;Atthesametime,WithauniciueEuropeanperspective,itIntegratesthetradiIionsofc1.assica1.geographyandthefranieworkofbib1.iCa1.cosino1.ogyIntoadreamypic1.ureoftheworId,creatingtheenduringtextua1.authoriIyandspreadingcharmoftheearIymodern1.atinChriStianOrien
4、ta1.narrative.AnindepthStudyofthetextfeatures,Wor1.dconceptsandre1.igiousconsciousnesscontainedinthiswriIingfornicannoton1.yrestorethecoinpIexboundarybetweenfactUa1.andfictiona1.medieva1.trave1.writing,butaisohe1pstohigh1.ighttheuniquepositionandinf1.uenceofthemedieva1.EastInthedeve1.opmentofEuropea
5、nideo1.ogyandcuItUreinear1.ymoderntimes,therebyre1.easingtherichmeaningspacethatmcdieva1.IiteratureshouIdhaveasacuItura1.historyandinedieva1.g1.oba1.historyphenomenon.Keywords:Mandevi1.1.e;medievaItraveIwriting;mu1.ti-textua1.ity;Sacredgeography;trave1.motive中世旅行文学(medievaItrave1.writing)是21世纪中世纪全球史
6、(medieva1.g1.oba1.history)研究的重要来源,其多样性文本来源和现代性先驱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世纪研究的整体面貌,推动当前欧美古典学和中世纪学界超越欧洲中心主义藩篱,重新审视世界旅行写作的对象及其意义1O作为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传播广泛的一部“东方游记”,曼德维尔游记(IheTrave1.sofSirJohnMandevi1.1.e,c.1356,以下简称游记)一直被视为中世纪文本生产、世界观念与旅行心态的研究范本。该作品广泛使用了古典地理学家、基督教朝圣者与百科全书学者的旅行故事,创造性地展现了一幅神圣与奇迹并存的中世纪世界知识图谱,集中反映了彼时欧洲“世界
7、公民”意识的历史想象尺度。缘此,还原这部作品的本来面貌,探究东方旅行叙事在“中世纪全球史”研究中的特定意图、地位与价值,必须超越现代东方主义的“二元结构”与“殖民意识”2,对游记所特有的中世纪文本特征、地理空间观念与旅行写作意图开展多维度的跨文化理解与阐释。一、虚构性真实:中世纪旅行文本的跨界生产随着后现代史学叙事思想的兴起,海登布特(HaydCnWhite)的“元史学”(MetahiSto1.y)成为当代历史理论转折的风向标。这一开放史观寻求以非历史的方法来理解我们称之为历史书写的这一类话语类型,将历史理解为“由文学模式、论证方式与政治意蕴(意识形态)等修辞维度形成的复杂叙述行为,它们赋予过
8、去以定位当下、展望未来的思维逻辑与意义指向”3o作为一种反映“造物者知识”的独特叙事类型,中世纪文学最大特征在于,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之间往往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僵化边界与严格区分,多数文本难以用单一文类、真伪意识界定,总体呈现介于真实与虚构“中间地带”的杂糅特征4o与此同时,中世纪“阅读反映”取决于观众与作者共谋的“虚构立场”5,即同一文本被视为历史亦或虚构取决于观众的理解,这一立场使“非谎言”的虚构以话语/图像的方式强化了中世纪历史构建的叙事性。中世纪晚期,旅行文学作为一种创作对象与主题范畴,涵盖了东方游记、朝圣记录与虚构文学在内的广泛写作形式6o这一外延宽泛的文体不仅与编年史、历史学、宇宙论、
9、考察报告相互交织,更与骑士文学、流浪汉小说、“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乃至哲学、教育作品密切关联。因此,旅行文学之所以备受史家青睐,并非因其行程与见闻的真实性,而是取决于作者如何选择与呈现特定的旅行信息。鲁贝斯认为,中世纪旅行写作不仅与旅行者(作者)的位置与动机有关,更取决于当时书面文本的生产过程与特定群体的历史意识,关键在于“作家如何凭借一手资料与权威文本成为座椅上的旅行家”7。柯林斯则指出,游记对西方长达几个世纪的东方想象垄断,“不应草率归咎于中世纪读者的轻信,而应视为不同文体之间,特别是真实和虚构写作之间的相互渗透”8o首先,多文本(mu1.titextua1.ity)编撰是“中世纪特
10、有的研究与创造的基本模式”9。编撰工作是中世纪精神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百科全书”式编撰不仅是评价中世纪作者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深刻影响欧洲近代早期文化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典型的中世纪作者,一位“座椅上的旅行家”和“虚拟的朝圣者”,曼德维尔不仅从奥罗修斯(Pa修USOrOSiUS,ca.380/390420)、约瑟夫斯(F1.aviusJosephus,37100),马克罗比乌斯(.nbrosiUsTheodosiUsMacrobius,385430)、伊西多尔(IsidoreofSeviHe,ca.560636)等中世纪早期作家的作品中大量摘选史料,还广泛借鉴了11至14世纪流行的朝圣、游记
11、、历史、宗教作品以及百科全书、通俗文学、科学论著,包括海敦(FrereHayton,ca.1235ca.1314)的东方史鉴(1.aF1.ordesestoiresde1.a1.erred,Orient,1307)、博韦的文森特(VincentofBeauvais,?1264)的世界镜鉴(SPeCUIUmHiStoria1.e,1473)、拉蒂尼(BrUnetto1.atini,12201295)的宝藏集(1.i1.iVreSdouTresor,1262)、萨克罗博斯克(JohannesdeSacrobosco,?-1256)的天球论(Dcsphera,1482)和柏朗嘉宾(JohnofP1.
12、anCarpini,11821252)、鄂多立克(OdoriCofPordenOne,12861331)、鲁布鲁克(Wi1.IiamofRUbrUck,ca.1210ca.1270)的游记,以及“亚历山大传奇”(the1.exanderromance)和“长老约翰书信”(the1.etterofPresterJohn)等30多种文本10o值得注意的是,曼德雄尔没有简单拼凑与复制上述资料,而是巧妙地隐藏“虚构”意图,在众多文本来源中剪裁出一个独立而连贯的地理空间和旅行故事。因此,西吉斯认为,相较于“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通过“对以前和当时有关东方著作的积极对话与回应”,成功地将众多不连续文本整合
13、为前后连贯的“文本连续体”,这种重构巧妙地将古典东方奇闻与中世纪世俗文化融为一体,将一个基督教化的神奇东方带给了欧洲11。长期以来,游记作者的虚构身份与编撰方式饱受争议,但试图重建中世纪晚期文本生产的历史维度,就不能仅以真实性和原创性的现代标准去评价“曼德维尔爵士”及其同时代作家。一方面,多文本编撰衍生的“文本借用”现象在中世纪旅行文学中十分普遍,中世纪晚期的旅行见闻几乎都是“对同时代朝圣记述”的重复创作12O这种借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边缘文本的价值流失,却极大地满足了中世纪读者的定向阅读心理,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看到新事物,而是为了回忆他们熟知的事物”13o现存文献证据也表明“中世纪读者认
14、为这些重复性叙述极有说服力,以至于它们一次次地被复制14o另一方面,在“文本借用”迭代效应下,世界旅行的“书面经验”逐渐成为一种类似圣经地理、百科全书、中世纪大全或浪漫传奇的“东方奇书”(TheWondersoftheEast)修辞框架。如,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公认的东方叙事“模因”(meme),游记中的狮鹫、怪兽、侏儒、长老约翰等虚构的异国情调素材被中世纪晚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频繁转引,成为印度的坎托里(Cantaridc1.1.India,14931495)、朝圣之行(PiIgerfahrt,1496-1499)等通俗流行作品的重要创作来源。其次,手稿卷录与译本变体是文艺复兴时期阅读史的
15、独特文本现象。作为彼时畅销欧洲的第一人称朝圣俗语读本,游记在1501年前就以多语种刊行36次15。誉录、翻译、印刷过程产生的文本变异极大地释放了文本重塑的意义空间。一方面,作为彼时修道院(monastic)与修女院(COnVent)图书馆的常各参考书,游记的早期抄本常以标题、献辞、序言、插入等副文本方式示意该书具有朝圣指南的宗教阅读功能。早期抄本也多以十字架标识圣地耶路撒冷,用红色墨水誉写祈祷文字与圣经摘文,引导读者关注与圣地记忆相关的特定段落,一部15世纪纯图手稿还展示了耶稣受难场景16。另一方面,随着15世纪欧洲“朝圣、十字军与骑士精神等传统意识形态的成长与转变”17,不同译本的删节与评注
16、进一步推动了游记主题与结构的多元化。如,游记在中世纪主要以“原版”(Origina1.)和“奥吉尔”(Ogier)两种变体流传,后者植入了丹麦王子奥吉尔(OgierthCDanC)的传说,变化最大。两种变体通常又分为6种译本,即“原版”的大陆版(Continenta1)、岛内版(InSUIar)、瑕疵版(Defective)和维尔瑟版(Ve1.ser)以及“奥吉尔”的德语版(VOnDiemeringen)和标准拉丁版(Vu1.gate1.atin)。其中,源自“奥吉尔”的系列变体对游记结构与主题的改变最大。德语版不但汰去了原作前言,还将散见于全书的异教徒见闻整合为关于宗教多样性的短论,并集中置
17、于文末。此外,拉丁版删节了关于契丹”的基督教溯源内容,改变了原作的宗教中立态度;“奥吉尔”的烈日版(1.iOge)省略了歌革和玛各传说(GogandMagOgIegend),淡化了游记的“反犹性”。相较法语、德语、英语和拉丁语译本对原文结构与宗教主题的调整,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语插图本则展示了更加明显的通俗趣味性,多配以奇怪野兽、可怕种族等异国情调插图,并在扉页署名“奇迹之书(abookofmarve1.s)o因此,试图将游记解读为“单一”“孤立”的文本现象,无疑遮掩了新旧版本、不同译本间的相互渗透与意义衍生。概言之,多文本编撰、文本借用与变异是中世纪旅行文学的重要特征,也是中世纪诠释共同体共享
18、的旅行阅读习惯18o这部“奇书”不仅有效整合了欧陆东方叙事的多重文本来源,而且通过多语种版本的结构演变,激发了文本变异的丰富想象空间。无论是游记与当时众多东方主题作品的互文关系,还是不同抄本与译本间的主题差异,无不反映出中世纪文本生产“虚构性真实”的历史叙事特征,展现了中世纪旅行叙事“熟悉与陌生杂糅”19的跨界文本张力。二、神圣空间:中世纪地理传统中的东方观念在11至15世纪的欧洲观念中,东方是一个模糊而复杂的神学、历史与地理隐喻。一方面,对于中世纪拉丁基督教信仰者来说,“圣经东方”(thebib1.ica1.East)象征着神圣起源与新的启程,不仅是迎接基督再临的方向,更是基督教精神扩张的动
19、力。另一方面,中世纪拉丁基督教徒所关注的“东方”又是一种地理学与人种学意义上的“他乡”(E1.sewhere),它并非指今天信仰犹太教、伊斯兰教的中东地区,而是以蒙古、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中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受中世纪朝圣、十字军东征影响,这种关于“东方”的独特认知模式广泛存在于地理学说、朝圣习俗、神学辩护以及编年史之中。首先,在中世纪晚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朝圣与行旅记录的地理空间是以圣经为核心的“封闭宇宙”,这种以地理名称标识神圣历史的做法奠定了基督教“普遍史”书写的修辞典范。从公元7世纪到15世纪,经过圣经传统与托勒密地理(Pto1.emaicgeography)的融合,奥罗修斯笔下
20、被海洋包围的三洲原型逐渐演变为萨克罗博斯克式的圣经/亚里士多德地心宇宙设定,形成了象征基督普世救赎的世界形貌理论与神圣历史谱系。如,在中世纪制图学(MappaMundi)中,世界总体呈现为扁平的椭圆形,耶路撒冷所在的地中海区域位于地图中心,“欧洲”和“非洲”占据了地图的下半部,庞大面积的东方(亚洲)占据了地图上半部,地图最顶端是人间乐园(IheTerres1.ria1.Paradise)和四条古老河流的源头,也被称为“东方最远处”(theextremeEast)。而在中世纪百科全书传统中,中世纪“东方”作为“亚洲”的同义词,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地理方位,而是四个神学始基和风向之一20,它以其与诺
21、亚三子的对应关系以及幅员辽阔、特殊气候等特征成为自伊西多尔以来百科全书世界叙事的重要线索。客观上看,曼德维尔笔下的世界布局同样源自中世纪广为流传的神圣地理观念。游记的第一部分展现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朝圣之旅,第二部分则向东延展至世俗与精神世界的起源处一一人间天堂和长老约翰国度。这样的世界设定虽将“诺亚三子和三大洲进行了错误的匹配”21,但所勾勒的地理主题恰恰反映了中世纪最一般的观念,即世界是以基督教教义、圣经编年、神启与天意编织而成的对称球体。如,耶律撒冷位于由众多岛屿组成的永恒曲线的中心与顶点,位于神圣地理世界的中心。以耶路撒冷为界,世界被分割为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与以亚洲为代表的“东方”
22、。中国被称为“东方最远处”,始于“最伟大最强大的”诺亚之子含,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领土”2287。东方尽头的伊甸园是“我们的元祖亚当,还有夏娃当年被安置并短暂居住过的地方”22127o进而,游记利用循环叙事在球形世界中营造一种周而复始的熟悉感,在“异国”描述中持续插入看似离题的“家园”话题,不断将中世纪读者注意力转向他们熟悉的事物,使进入“他者”领域犹如回归拉丁基督教世界一般。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不仅满足了中世纪基督徒关于封闭世界的空间想象,还预设了遥远东方国度延续神圣梦想的道德坐标。其次,古典地理学遗产为中世纪晚期神圣地理空间的架构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来源。受制于早期作家自身思维方式和史料限制,”作
23、为圣经知识体系的从属物而被尊敬”23的东方观不仅是一种深植于中世纪神圣史观中的基督教本位主义,而且充斥看中世纪思想中“深层的、理想的怀旧情绪”21o在“以过去定位现在”的中世纪历史意识中,“古代”是权威、价值、伟大与尊崇的时间象征,这种崇古视域“将过去引向未来,而未来的目的,即同时也就是世界的目的,将构成整个过去历史的顶点”24。客观上看,12世纪后半叶的“大翻译”运动为希腊和拉丁古典文献的重新发现与再度传播提供了知识储备,激起人们对古典世界与权威思想的浓厚兴趣。彼时,记教亚历山大讲述印度奇观的书信伪作、记录老普林尼旅行与远征的传说流传广泛,而中世纪历史学家与作家也倾向于采纳权威文本中的东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世纪 晚期 欧洲 旅行 叙事 世界 想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1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