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docx
《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蝴蝶兰(兰科、蝴蝶兰属植物)详细资料大全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whroditeRchb.F.)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分布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基本介绍 中文名: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aphroditeRchb.f. 别称:蝶兰、台湾蝴蝶兰 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
2、: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百合亚纲 超目:天门冬超目 目:天门冬目 科:兰科 属:蝴蝶兰属 种:蝴蝶兰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栽培技术,繁殖方式,养护管理,病虫防治,观赏价值,植物文化,花语,市花,形态特征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矮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
3、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长2.5-4.S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瑞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l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条长8-18
4、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知.花期4-6月.生长习性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520oC,冬季10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原产马来西亚热带地区的蝴蝶兰属兰科蝴蝶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温高湿河川海岸边的森林树木是蝴蝶兰附着生长的地方。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地理分布蝴蝶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
5、甸、印度洋各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但由于森林砍伐与采集过度,资源明显减少.蝴蝶兰(图3)在中国台湾(恒春半岛、兰屿、台东)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湾出产最多。栽培技术繁殖方式播种繁殖法一、基质容器蝴蝶兰是附生性兰花,以气生根附着于岩石或树干生长,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份。因此,植料以疏松透气的材料为佳.所以盆栽材料最好不选单纯表土或园土,而选用如水苔、柳皮、树蕨根、碎砖瓦、椰子壳。纤维、陶粒等基质为宜.或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木炭上,让其自行攀附生长,PH值为6.5左右。种植蝴蝶兰应选用竹
6、编器皿、多孔陶瓷盆或特制兰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胶盆.种好的幼苗不要搁置在地上,应挂起或摆放在架子上,以利于气根伸长和生长,便于盆中基质干燥后吸收空气养分,注意避见因底孔堵塞积水导致烂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虫钻入盆内危害植株。二、种苗繁殖蝴蝶兰属单轴型兰花,一生只产生一条主茎和一个生长点,种苗繁殖主要采用组织培养、无菌播种繁殖和花梗催芽繁殖法等方法。组织培养和无菌播种用于大规模生产繁殖;分株繁殖通常用于少量繁殖或家庭繁殖.分株法操作简单,但相对成苗率较低,其具体做法如下:当花凋落后,留14个节间,多余的花梗用剪刀剪去,然后将花梗上部13节的节间包片用利刃切除,用蘸有咧哆丁酸或生根粉的药棉均匀涂
7、抹在*的节间,将处理过的兰株置于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528oC23周后即可见芽体出叶,3个月左右可产生34叶带根的小植株,即可切下上盆栽植。三、栽培管理生产上引进的组培瓶苗,放在花架上1周左右,使瓶苗在自然环境中适应几天,再从瓶中移出.应先在100O倍的多菌灵药液中浸泡处理23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短毛笔轻轻地把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否则易发生霉烂。杀菌后的种苗用较细的水苔种植,水苔应先浸泡34小时后洗净挤乾,并进行杀菌处理.种时先把种苗的根部包上水苔,种植于适宜的软盆中,水苔要松紧适宜,置半萌处,保持相对湿度70%80%,种后23天内不浇水。后期应注意通风,定时
8、灌水。花梗催芽繁殖法通过以花梗腋芽为外植体的无性繁殖方法,建立了4个无性繁殖系。蝴蝶兰无菌播种的采果适宜时期是授粉后110-130天。播种后150-180天便可培养出瓶小苗,出瓶小苗经1年以上栽培便可开花成为商品花。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在国内首次对蝴蝶兰无菌播种过程中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探讨.蝴蝶兰的栽培技术研究:保水性能好且透气的栽培基质如珍珠岩+椰糠、蕨根+椰糠等,蝴蝶兰叶片生长迅速、花芽分化率高、花梗发育快、开花早。含N、P、K丰富的施巴处理较有利于蝴蝶兰的叶片生长.如尿素KH2P04处理。微量元素对蝴蝶兰叶片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花芽分化期间,施以含P、K肥比例丰
9、富的肥料处理,蝴蝶兰的花芽率较高,如复合肥KH2P04微量元素.蝴蝶兰的花期调控技术研究:上山处理可以明显地促进蝴蝶兰的花芽形成,提早开花。常规条件下,药物处理也可以适当提早花芽分化。低温处理下不同光照强度对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有明显的影响。蝴蝶兰花芽分化所需的最彳氐温度为15C左右,此温度处理下半月至1个月便可出现花芽分化。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加,蝴蝶兰的花芽分化率显著增加.根据植株的年龄大小、叶片面积确定蝴蝶兰上山催芽的时间,植株年龄大、叶片面积大的蝴蝶兰可适当推迟上山,否则开花太早;植株年龄小、叶面积小的蝴蝶兰应提早上山,以达到提早开花的目的.组培快繁一、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取盆栽小苗叶片用10%次
10、氯酸钠溶液进行常规灭菌,或利用无菌苗切取叶片,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切成约1cmlcm的小块作为外植体。培养基配方为WS+0.4mg/1.NAA+6-BA所有培养基硼旨含量均为8g/1.、蔗糖30g/1.,pH值5.456例林直体接种至5种培养基中,每瓶5个外植体,每处理20瓶,3次重复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52)C.诱导培养的前10天先采用黑暗预处理,以后光照16h/d,光强20001.xe60d后调直原球茎诱导情况.二、类原球茎增殖培养将从叶片诱导出来的类原球茎用解剖刀沿桑果状沟裂分切,每一切块粒径约2mm,倒置入增殖培养基MS+4mg/1.6-BA+0.2mg/1.NAA+4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蝴蝶兰 兰科 植物 详细资料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20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