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docx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支配“脑血管疾病危急因素防控、诊疗、康复关键技术探讨”项目课题申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O一一年四月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依据我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防治体系建设,在“十一五”科技支撑支配相关探讨的基础上,“十二五”支配期间将重点加强社区与住院注册登记体系建设,建立我国脑血管病具有代表性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探讨网络及公共平台。获得我国急需的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基础流行病学的精确数据,建立标准化的脑卒中急性期诊疗与二级预防的评价、改进登记模式。多学科相结合开展脑血管病早期防控、诊断、治疗、康复技术的应用探讨,重点开展关键诊疗技术研发及
2、转化应用,开发和推广用于不同时期脑血管病患者的整体康复相宜技术。推动脑血管病图像监护系统、介入材料及器械、脑脊液置换治疗等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产业化。二、课题设置本项目共设置15个课题,如下:序号课题名称1脑血管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示范社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技术及临床探讨公共平台建立探讨(托付)2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探讨(托付)3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方案优化与推广应用探讨(托付)4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探讨5出血性卒中病因学评价与微创治疗技术探讨6脑动脉瘤微创治疗时机和方案优化探讨7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探讨8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多种微
3、创治疗技术及预后因素分析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早期识别关键技术与评估探讨10脑血管病整体康复相宜技术的开发推广及康复信息平台的建设11高性能颅脑手术动力装置关键技术探讨及产品开发12脑血管超声评价系统关键技术探讨13早期脑卒中图像检测与监测系统14国产介入栓塞材料与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评价探讨15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脑脊液净化系统三、项目实施期限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2011年9月-2015年12月,项目经费预算为14000万元,其中拟支配中心财政资金为100OO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为4000万元。四、申请资格(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1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条件
4、、运行管理规范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课题申报必需以某一课题整体探讨内容为申请单元,主动激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学问产权和利益共享。每个课题的申报单位与主要参与单位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担当的工作和责任。申报单位应结合“申请课题探讨内容与目标”部分的基本要求,针对拟申请课题,细化探讨内容和技术路途,梃出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上述内容将作为课题评市的主要依据之一。2 .课题申报单位应具有担当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实力,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行政惩罚或违法记录。申报企业应出
5、具银行资信等级和资产负债证明。申报单位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技术需求与课题的目标一样;(2)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实力和技术基础;(3)所担当的任务,在完成后有实力进行应用和转化;(4)具有稳定的研发投入、稳定的研发人才和团队,能够为课题实施供应资金及其它条件保障;(5)通过课题实施,能够与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与学问产权合作,通过课题成果的转让或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和产业水平的提高。3 .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刚好到位,保障课题探讨工作的顺当实施。4 .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二)申请负责人的条件
6、和要求。1 .课题负责人年龄在55岁以下(截至课题申请指南发布日期);具有高级职称,并有固定工作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无不良科研行为记录,从事相关探讨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探讨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2 .全部参与课题申请人员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包括定向托付的课题),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参与申报单位)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3 .中心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经形式审查,申报单位和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后续课题评审。五
7、、申请材料的编制与递交(一)申请材料。1 .申请材料请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牢靠。2 .申请材料请用仿宋体四号字、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责任。寄送地点:北京市西直门外南路1号,卫生部科教司规划处。邮政编码:100044联系人:靳桂民六、课题管理(一)遵循“公开、公正、公允”的原则,实行“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和“专家论证、滚动支持、定向托付”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课题担当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卫生部科教司签订国家科技支撑支配课题任务书。(二)依据国家科技支撑支配管理暂行方法对课题担当单位进行管理,中心财政经费将依据各课题进展状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担当单位。(三)课题执行期间,卫生部
8、科教司将组织对课题进展状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有权终止合同。(四)课题完成后,卫生部科教司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其次章申请课题探讨内容与目标课题1.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示范社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技术及临床探讨公共平台建立探讨1.探讨内容通过由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组成的全国性脑血管病探讨网络平台,采纳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全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杳探讨,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城乡社区人群,总样本约80万人。在我国不同地区巩固或完善一批脑血管病早期预防和探讨示范基地,开展脑血管病人群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评价,建立系统化
9、信息平台和合理可行的管理运行机制。完成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量表的制定和评价。2 .探讨目标建立全国性的脑血管病探讨网络平台,以脑血管病早期预防为重点,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获得我国城乡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率和知晓率,以及社区早期救治水平和康复治疗现状等相关资料,为加强脑卒中防治供应决策依据。探讨制定适合我国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量表。明确我国人群脑血管病临床前期病变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急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和策略。3 .考核指标通过合理设计的抽样调杳,获得我国有代表性的城乡人群脑卒中和TlA的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知晓率以及社区早
10、期救治水平和康复治疗现状等相关资料。提出12项经过科学验证的社区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相宜技术与流程,削减脑卒中的人群发病率570%。建立全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社区监测基地与临床探讨医院基地登记平台,建立中国脑血管病临床探讨技术公共平台。4 .课题组织实施方式经专家论证建议,定向托付北京市神经外科探讨所(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导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相关领域优势单位,探讨提出实施方案,经专家组评审、论证后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5 .经费支配拟支配中心财政经费2000万元。课题2.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疔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探讨1.探讨内容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支配脑血
11、管病登记探讨课题,采纳先进的疾病管理技术,形成“评价-干预-再评价-再干预”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建立并更新脑卒中医疗管理评估的核心指标体系;确定卒中平安性、有效性、卫生经济拟支配中心财政经费100O万元。课题3.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方案优化与推广应用探讨1 .探讨内容推广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标准化规范,将预防工作重点前移并推向社区,为社区培育规范的卒中防治队伍,最终建立卒中二级预防“家庭-社区-医院”的干预模式,提高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建立卒中患者数据库,结合临床开展神经影像、超声检测、生化标记物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相宜技术探讨,对卒中复发危急因素进行评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复发风险评估体系,对高危
12、卒中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干预。进一步开展具有我国自主学问产权的脑血管病治疗新药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评价探讨2 .探讨目标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3 .考核指标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主要药物的运用率和达标率;患者接受健康教化率;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卒中相关的医疗费用。4 .课题组织实施方式经专家论证建议,定向托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组织全国脑血管病各领域优势单位,探讨提出实施方案,经专家组评审、论证后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5 .经费支配拟支配中心财政经费100O万元。课题4.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
13、体系探讨1 .探讨目标明确血流淌力性脑缺血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适应证、平安性和有效性,在全国建立并推广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技术指南。建立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狭窄队列,规范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手术。评价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支架治疗与最佳药物治疗的平安性、有效性,获得11级循证医学证据。2 .探讨内容应用多种现代影像学技术对脑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淌力学变更进行评价,用于筛选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适应证与评价预后,并对不同手段的效果提出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开展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队列探讨。通过前膝性、多中心、随机、比照、评价者盲法临床试验探
14、讨,针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采纳颅内支架术与最佳药物治疗方案,盲法比较在死亡、血管性事务(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出血性事务等主要平安性和有效性结局方面的差别。3 .考核指标确立血流淌力学性脑缺血的评价和颅内-颅外血管搭桥手术最佳适应证,建立颅内-颅外血管搭桥手术效果评价体系,提出诊疗常规和技术指南。建立缺血性卒中颅内外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治疗注册登记平台,明确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治疗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获得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纳入颅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约100O例,颅内大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约800例。供应II级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比较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中支
15、架术与最佳药物治疗平安性与有效性。4 .申报要求课题牵头担当单位应是具有相关临床探讨工作基础和条件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5 .经费支配拟支配中心财政经费800万元。课题5.出血性卒中病因学评价与微创治疗技术探讨1 .探讨目标建立前瞻性、多中心的出血性卒中患者队列,建立不同病因脑出血的独立预后模型。建立以针电极颅内压、脑温及生物信息监测系统监控下的微创治疗系统,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开发CT介导下的仿真脑结构及功能定位分析系统,评价并规范CT立体定位下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准确疗效,在全国范围示范推广。2 .探讨内容通过建立出血性卒中患者的多中心临床探讨队列,明确我国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布、危急因素及干预措
16、施,建立不同病因脑出血的独立预后模型,分析不同病因脑出血患者影像学特点。开展出血性卒中微创诊疗技术探讨,完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规范;针对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优化高血压性脑出血平安及有效的治疗方案。3 .考核指标建立全国范围统一的出血性卒中队列;在全国具有区域特色的50家优势单位登记5000例以上拥有完整临床信息、影像信息、随访信息资料的出血性卒中患者。确定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构成比,建立不同病因出血性卒中的预后模型。优化微创血肿清除技术体系及方法,明确CT定位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对30ml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4 .申报要求课题牵头担当单位应
17、是具有相关临床探讨工作基础和条件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5 .经费支配拟支配中心财政经费400万元。课题6.脑动脉瘤微创治疗时机和方案优化探讨1.探讨目标明确未裂开脑动脉瘤和裂开脑动脉瘤不同时期不同方法治疗的平安性和疗效,确定未裂开脑动脉瘤的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制定并规范未裂开脑动脉瘤和脑动脉瘤出血后不同时期治疗方案。6 .探讨内容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探讨,评估未裂开脑动脉瘤和裂开脑动脉瘤不同时期、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不同治疗方法的平安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脑未裂开动脉瘤的长期随访,探讨脑动脉瘤自然病程,评估脑动脉瘤裂开出血几率和干预治疗的必要性。7 .考核指标完成样本量约为300-500例的
18、多中心前瞻性脑动脉瘤疗效评价探讨,提出未裂开脑动脉瘤和脑动脉瘤出血后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明确未裂开脑动脉瘤的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8 .申报要求课题牵头担当单位应是具有相关临床探讨工作基础和条件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9 .经费支配拟支配中心财政经费500万元。课题7.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探讨1 .探讨目标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规范治疗方案,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2 .探讨内容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系列关键技术的适应证选择、时机把握与技术优化的探讨。包括:确定选择性血管内灌注溶栓药物的平安、有效速率;确定优化的多模式血管内治疗方案
19、,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模式血管内治疗适应AVM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脑、脊髓AVM手术治疗患者的转归及预后,与血管内栓塞、立体定向放疗等方式相比较,归纳影响脑、脊髓AV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随访分析队列人群中未出血性脑、脊髓AVM探讨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血性和未出血性脑、脊籁AVM两者之间的不同治疗转归和预后,明确脑、脊赣AVM的自然病程。3 .考核指标提出手术治疗脑、脊髓AVM的治疗策略并指出其预后因素。提出一套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上比较完备的,既符合循证医学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治疗脑、脊髓AVM的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指南。4 .申报要求课题牵头担当单位应是具有相关临床探讨工作基础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二 国家 科技 支撑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9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