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docx
《2024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基本规定43.1 一般规定43.2 设置原则43.3 设计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53.4 设计年限63.5 其他74建筑设计84.1 一般规定84.2 平面布置84.3 净高94.4 梯道、平台104.5 天桥空间的利用114.6 其他115结构设计125.1 一般规定125.2 作用与组合125.3 材料155.4 主体结构175.5 地基与基础195.6 振动舒适度196景观设计217附属设施227.1 一般规定227.2 雨棚227.3 栏杆与扶手237.4 支座237.5 排水247.6 铺装、防水和伸缩装置257.7
2、 交通标志和导向设施257.8 照明267.9 防噪声遮视设施277.10 防攀爬设施277.11 天桥智慧化接口287.12 其他288无障碍设施308.1 一般规定308.2 设置原则308.3 坡道318.4 梯道318.5 垂直升降电梯328.6 自动扶梯338.7 盲道348.8 标识和引导系统348.9 栏杆与扶手35附录A人行天桥舒适度计算方法36本标准用词说明39引用标准名录40附:条文说明431总则.o.为规范城镇人行天桥设计,依据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美观、与环境协调的原则,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人行天桥设计。1.0.3城镇人行
3、天桥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人行天桥pedestrianovercrossing跨越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线、河流或其他构筑物等供行人通行的专用桥梁。2.1.2 基本通行能力basictrafficcapacity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人行天桥的某一断面单位宽度在单位时间内期望通过的最大行人交通流量,一般以Ih通过Im宽天桥的行人数(P/(h.m)02.1.3 设计通行能力designtrafficcapacity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人行天桥的某一断面单位宽度在单位时间内对应设计服务水平下通过的行人交通流量。2.1.4 通
4、行净宽clearwidth人行天桥两侧墙面或固定障碍物之间的水平净距离。当设置扶手时,按扶手内缘线计算。2.1.5 计算净宽calculatedclearwidth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的人行天桥桥面净宽。2.1.6 设计净宽designclearwidth考虑各种影响日素,人行天桥设计时实际采用的桥面净宽。2.1.7 舒适度评价标准evaluationcriteriaofcomfort衡量行人通过人行天桥时对人行天桥结构的人致振动引起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舒适程度的标准。2.1.8 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facilities在城市道路交通及建筑物等环境中,
5、为方便行动不便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及正常活动的设施。2.1.9 交通量等级trafficgrade根据人行天桥桥上行人密度划分的桥上行人拥挤程度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2.2符号P-人/小时;pcu/h每小时通过的标准车当量数;BRT快速公交系统;D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Qpg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Ps-人行天桥的设计通行能力;W-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B/2半桥净宽度;Zqr-抗倾覆稳定系数;SSk不平衡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Sbk平衡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1.-人行天桥的计算跨径;1.x-人行天桥主梁的悬臂长度;I人行天桥的加载长度;R-踏步高度;T-踏步宽度;P华人步行力一阶谐波荷载
6、的偏值fsz夕IJZJV)I卜白uXP1J*FHJra1.u,-步行力频率;t人群荷载作用时间;-谐波荷载模型中采用的折减系数;$一与桥上自由行走的N个人的作用效应等效的等效行人密度;N-人行天桥的行人数量,按人群密度及人行天桥桥面面积计算:(1-人群密度;S-桥面人行通道面积;P该模态广义步行荷载幅值;M*按同一振型(X)计算的模态质量;f-阻尼比;h()-主梁人行道宽;3(X)-模态振型;M(X)天桥主梁线质量。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人行天桥应根据当地环境特征、交通状况、人流集散方向及其行人流量大小等因素进行设置,并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3.1.2 人行天桥设置应根
7、据城镇道路规划或河道水利规划,结合地上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周围环境、工程投资以及建成后的维护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分析后确定。3.1.3 人行天桥的总体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应结合地理位置、使用功能、景观需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统筹考虑。3.1.4 人行天桥的结构体系选择应对工程性质、环境特征、结构功能、造型需要、施工条件、技术力量和投资可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保证结构体系实施的可行性。3.1.5 人行天桥宜与所跨越线路统筹考虑,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3.1.6 人行天桥的景观设计
8、应充分考虑桥梁所处位置、周边环境、使用人群等因素,充分挖掘区域的人文、自然、地域及人工景观元素等方面,并与建筑、结构、照明、排水等设计相协调,力求达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并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3.2 设置原则3.2.1 人行天桥设计布局应结合城镇路网、轨道系统规划、河道水利规划及广场、商业建筑、消防通道等空间规划,人行天桥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其上跨道路或河道的规划横断面,并注意近远期结合。3.2.2 穿越地面快速路或地面轨道交通线的行人过街,应设置人行天桥。3.2.3 当交叉口的人流量及车流量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设置交叉口人行天桥:1进入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18000Ph,或交叉口的一个进口横过
9、道路的人流量超过5OOOPh;且同时在交叉口一个进口道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1200pcu/h;2进入环形交叉口总人流量达18000P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2000pcu/h;3复杂交叉路口,机动车行车方向复杂,对行人有明显危险处。3.2.4 当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时,可设置路段人行天桥:1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1200PCM,或过街人流量超过5000PZh;2机动车限制车速大于等于50kmh;1道路双向至道和多干4条1.1.5 当跨越河道属于下列情向之一时,可设置专用过河人行天桥:1两岸居民来往人流量大,且上、下游各50Om范围内没有过河人行设施;2因河道改扩建将原有
10、自然村落分割,造成居民出行不便的;3有过河特殊需要的。1.1.6 在曾经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地点,应仔细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必要时可设置人行天桥。1.1.7 在大型多层商业建筑、轨道交通车站、快速公交(BRT)车站、交通枢纽站场、大型文体场馆、学校等高密度人流集散点附近,宜结合附近沿街建筑物及相关交通设施设置人行天桥。1.1.8 人行天桥的设置应与公共车辆站点、地铁车站结合,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1.1.9 人行天桥可与商场、文体场馆、地铁车站等大型人流集散点直接连通,以发挥疏导人流的功能。3.3 设计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3.3.1 人行天桥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11、。表3.3.1人行天桥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类别基本通行能力P/(h.m)设计通行能力P/(h.m)人行天桥24001800-2000车站、码头附近的人行天桥18501400注:除车站、码头附近的人行天桥的设计通行能力,行人较多的重要区域宜采用低值,非重要区域宜采用高值。3.3.2 人行天桥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应符合表3.3.2的规定,设计时宜采用二级以上服务水平。表3.3.2人均占用面积(it?)一级2.1二级1.3-2.1三级0.5-13四级2.51.8-2.51.4-1.81.00.81.00.70.81.11.O-1.l0.81.00.83.4 设计年限3.4.1 人行天桥结构的设计基
12、准期为100年。3.4.2 人行天桥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及安全等级不应低于表3.4.3 的规定。表3.4.2人行天桥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及安全等级类别桥梁类型结构类别安全等级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年)1跨越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重要铁路及轨道交通线的人行天桥重要结构一级502其余人行天桥一般结构二级30注:对有特殊要求人行天桥的设计工作年限,可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予以调整。3.4.4 人行天桥可更换部件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表3.4.3的规定。表3.4.3人行天桥可更换部件设计工作年限类别雨棚主体结构、栏杆、支座等桥面铺装、伸缩装置、防水层及防腐涂装等其他可更换非受力构件斜拉索、系
13、杆、吊杆等设计工作年限(年)201515203.5其他3.5.1 人行天桥应进行抗风、抗震、防火、防撞和防雷等减灾防灾设计。3.5.2 人行天桥应按照设计工作年限和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3.5.3 人行天桥应考虑维护和管养的安全和便捷,按照可到达、可检查、可维护和可更换的原则进行设计。3.5.4 人行天桥应根据行人属性流量和流向调查,进行桥上和桥下附近相关区域系统的交通组织设计和行人导向标志标牌的设置,导向标志标牌应简洁、可视性好且易识别。3.5.5 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需要,采用防风、防雨、防雪和遮阳等构造设计。当设置雨棚时,顶棚的透光度、颜色和材质应根据周围环境选定。4
14、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人行天桥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周边区域慢行系统规划,将其纳入交通系统,并应根据当地环境特征、交通状况和人流集散方向等因素进行设计,不应对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筑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4.1.2 人行天桥的建筑设计应充分挖掘区域的人文和景观元素,综合考虑平面布局、造型、色彩、人性化垂直交通、环保措施和标志标识等方面。4.1.3 人行天桥的建筑设计应与结构设计和附属设计相协调,经济适用,兼顾景观要求和方便管理等。4.1.4 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应与结构及材料相适应,同时考虑施工的可实施性。4.2 平面布置4.2.1 人行天桥的选线和平面形式应根据行人流量和流向分析后综合确定,
15、并与其他步行设施无缝且顺畅连接,并满足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要求。4.2.2 平面设计应考虑现状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绿化树木及河道等限制条件。人行天桥结构与各类工程管线的距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规定。4.2.3 跨越机动车道的桥梁跨径布置宜考虑远期道路拓宽。4.2.4 跨越城镇河道的专用人行天桥平面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l1、公路桥涵设iHfi用规范JTGD60的规定。4.2.5 人行天桥不应影响周围建筑的消防通道;毗邻高层建筑时,不应影响其消防登高面,不应占用消防登高场地及上空。4.2.6 人行天桥的净宽应符合下列规定:1
16、人行天桥的设计应进行现状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调查及设计工作年限内行人高峰小时流量预测,且应考虑人行天桥修建后引起的行人流量的变化;2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应根据设计工作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按下式计算:O=%(4.2.5)A式中:D一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m)pg设计工作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Ph)Ps设计通行能力(P/(h.m)3人行天桥桥面设计净宽不应小于计算净宽,且不宜小于3.0m;4人行天桥每端梯道及坡道的净宽之和应不小于桥面计算净宽的1.2倍。梯道的最小净宽为1.8m;5考虑兼顾自行车推车通过时,推车带总宽度应按不小于1.Om计,人行天桥桥面和梯道净宽应
17、按自行车流量计算增加净宽,梯道的最小净宽为2.2m。全带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道路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于0.5m;2当道路设计行车速度小于60kmh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事).25m。4.3 净得4.3.1 人行天桥的桥下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并应综合考虑后期道路维修及改扩建等因素的影响:1跨越城市道路的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应符合表431的规定;表4.3.1跨越城市道路的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各种机动车4.5小客车3.5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2.5人行道行人2.52人行天桥桥下的非机动车道如有通行机动车的需求,其最小净高应
18、满足特定机动车通行的要求;3跨越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双层客车、特种消防车辆等专用线路的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应满足相应特种车辆通行的需求;4跨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的人行天桥,其桥下净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规定;跨越公路的人行天桥,其桥下净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5跨越城镇河道的人行天桥,其桥下净高及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I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6人行天桥的主桥、梯道或坡道下方为人行道时,在受条件限制时,最小净高可为2.3m;7当人行天桥桥下方有高
19、压线穿越时,高压线应满足相关净高要求;8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应符合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4.3.2 人行天桥的桥面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的桥面最小净高为2.5m;2人行天桥桥位上空不应设有架空高压电线。当无法避开时,桥梁主体结构最高点与架空电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的规定和现行行业标准1105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1./T5092的规定;3当人行天桥上方的架空电线距桥面不满足安全距离时,桥上应设置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罩距桥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4.4 梯道、平台4.4.1 梯道坡度不应大于1:2。携带行李箱等推拉出行的
20、行人流量较大的地区,梯道宜设置推拉行李的坡道,坡道净宽不应小0.4m。4.4.2 考虑推自行车的梯道,应采用梯道带坡道的布置方式,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4,一条坡道净宽不应小于0.4m。坡道位置视方便推车流向设置,可设在梯道两侧或梯道中间。4.4.3 梯道宜设休息平台,每个梯段踏步不宜超过16级,不应超过18级,否则应加设休息平台。改向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桥梯宽度,直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5m,考虑自行车推行时,不应小于2.0m。自行车转向平台宜设不小于1.5m的转弯半径。4.4.4 梯道踏步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梯道踏步最小步宽宜为0.3m,最大步高宜为0.15m,螺旋梯内侧步宽可适当减小,但不应
21、小于0.22m;2踏步的高宽关系可按2R+T=0.6m的关系式计算,其中R为踏步高度,T为踏步宽度;3梯道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行人的行走规律。4.4.5 梯道踏步两侧宜在栏杆下端设高度不小于0.1m的安全挡台。4.5 天桥空间的利用4.5.1 人行天桥桥下可根据净空情况布置公共交通站点、书报亭或自行车停靠点等,应在设计阶段纳入平面统一布置。4.5.2 人行梯坡道接地段等桥下净空较矮处宜考虑美化处理。4.5.3 桥上宜考虑监控系统的设置位置,预留交通指示牌、限高牌等安装空间。不宜悬挂广告牌等与交通无关的其他标识信息。4.6 其他4.6.1 人行天桥的墩位布置应满足桥下道路或轨道交通的行车视距和前方
22、交通信息标识的设置要求。4.6.2 人行天桥、垂直电梯和梯道踏步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方式,并应合理设置排水坡向和坡度。4.6.3 人行天桥梯道出入口与地面人行道连接处应防止路面积水,有高差时宜设置坡道顺接。4.6.4 人行天桥上不得敷设污水管、压力大于0.4MPa的燃气管和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气体管。条件许可时,在桥上敷设的电信电缆、热力管、给水管、电压不高于10kV配电电缆、压力不大于0.4MPa燃气管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5结构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人行天桥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天桥结构宜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装配式结构。天桥结构宜优先选用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5.
![2024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docx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4-6/18/f7e2bb78-a1b0-4c44-94a5-a5d314ea41bb/f7e2bb78-a1b0-4c44-94a5-a5d314ea41bb1.gif)
![2024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docx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4-6/18/f7e2bb78-a1b0-4c44-94a5-a5d314ea41bb/f7e2bb78-a1b0-4c44-94a5-a5d314ea41bb2.gif)
![2024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docx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4-6/18/f7e2bb78-a1b0-4c44-94a5-a5d314ea41bb/f7e2bb78-a1b0-4c44-94a5-a5d314ea41bb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城镇 人行天桥 设计 标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6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