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
《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构配件45 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96 模板早拆设计107 模板早拆施工128 .1施工准备129 .2模板安装1210 3模板拆除1511 4施工安全158检查与验收17附录A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各项荷载的参考数值19附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21附录C过程控制及验收表格23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gulations34 Accessories45 Selectionofearlystrikingsystem96 Designforearlystriking107 Co
2、nstructionforearlystriking127.1 Constructionpreparation127.2 Installationoffarmwork127.3 Removaloffarmwork157.4 Constructionsafety158 Inspectionandacceptance17Appendix A 19Appendix B 21AppendixC23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71.istofquotedstandards28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91.0.1为促进绿色
3、施工技术发展,推广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在模板早拆设计与施工中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编制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域内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构件的模板早拆施工,不适用于预应力构件施工。1.0.3模板早拆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京津冀三地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0.1模板早拆施工earlystriking在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基础上,利用混凝土早期强度,保留结构所需支撑,拆除已经完成构件成型和荷载传递作用部分模架的施工工艺。2.0.2早拆装置earlystrikingaccessories由支撑顶板、升降托架等组成,安
4、装在支撑立杆顶部,可实现在不改变立杆支撑初始状态情况下将龙骨、模板降下,水平构件荷载转由立杆顶端承担的转换装置。2.0.3等效龄期(Dc)equivalentage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不断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其养护的效果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达到的效果相同时所需的时间。2.0.4成熟度maturity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的乘积。2.0.5混凝土早期强度earlystrengthofconcrete尚未达到100%设计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所具备的结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2.0.6保留支撑theretainedsupporting实施模板早拆施工工艺时,按混凝土水平构件
5、早期结构能力所留置的支撑立杆。2.0.7支撑间距supportlength实施早拆模板施工工艺时,按混凝土早期结构能力所确定的模架立杆纵横向距离。2.0.8多层连支multi-layercontinuoussupporting在施层的荷载,通过支撑立杆逐层向下传递,形成其下多个楼层共同分担荷载的受力状态。2.0.9当期强度thecurrentintensity混凝土结构在某个龄期的抗压强度。3.0.1模板早拆施工应根据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支撑体系材料和环境条件等进行模板早拆设计,编制模板早拆施工方案。3.0.2第一次拆除模板前应对构件混凝土当期强度做出判定。判定应以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为
6、依据。3.0.3模板第一次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板模板支撑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结构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50%;2梁模板支撑立杆间距不应大于8m,结构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75%3.0.4模板早拆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次模架拆除时,结构荷载向保留支撑传递的转换应可靠;保留支撑应始终处于承受荷载状态;2模架第一次拆除过程中,严禁扰动保留支撑体系;3多层连支的最下层楼板,应具备承受上部传递的荷载和自身荷载的能力。3.0.5模板的安装、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标准的规定执行。3.0
7、.6冬期施工采用模板早拆技术所浇筑的混凝土,宜采用综合蓄热法。4.0.1模板早拆支撑立杆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当钢管为低合金钢时,杆件截面及材料指标应满足模板早拆支撑的设计要求。杆件及连接节点加工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材料加工标准。4.0.2模板早拆的支撑体系,立杆宜选用钢管,水平约束可采用定长水平拉杆、扣件钢管通长水平拉杆以及独立钢支撑式无拉杆方式,并应在立杆顶部配置早拆装置。定长水平拉杆节点约束形式可选用销键式,见图4.0.2l图402-5。1一
8、连接盘;2插销;3水平杆杆端扣接头4水平杆;5斜杆;6斜杆杆端扣接头7一立杆1一立杆;2楔形扣件;3U型卡4一横杆;5C型卡图4.0.2-3四向固定的碗扣节点图I一立杆;2水平杆接头;3水平杆4一下碗扣;5限位销;6一上碗扣4.0.2-4四向固定的轮扣节点1一连接盘;2一直插头;3一横杆4立杆;5插销口;6-插销图4.0.2-5四向固定的楔片插卡节点1插座;2立杆;3插卡;4一横杆4.0.3早拆装置类型可选用丝杠升降装置、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顶托、台式模板升降装置和箱型梁早拆柱头等,见图4.0.3-l图403-4。螺母;4一柱头板;5托架图4.0.3-2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顶托1铝合金支撑头;
9、2一早拆锁条456898111图4.0.3-3台模早拆装置I-导向螺杆,2-螺母,3-支撑立柱,4-梁部件,5-板部件,6-顶板,7-支柱,8-托架,9-托架支持套,10-销轴,11-底板图4.0.3-4台模早拆柱头螺杆,2.矩形顶板,3.早拆托盘,4.早拆螺母,5导向筋,6丝杠升降调节螺母,7-定位板,柱顶板柱顶板4.0.3-5箱型梁早拆柱头1一柱顶板;2梁托;3一支撑板4.0.4调节丝杠类型可采用上调节丝杠、中调节丝杠和下调节丝杠等。调节丝杠的直径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见图4.0.4-1图404-3。图4.0.4-1上调节丝杠(U型托)1一调节丝杠;2限位螺母;3托板图4.0.4-2中调节
10、丝杠1一上扣碗;2一下扣碗;3移动托盘4一承力销;5钢管;6限位螺母;7一调节丝杠图4.0.4-3下调节丝杠1一限位螺丝;2一调节丝杠;3底托5.0.1散支散拼梁板早拆施工宜采用由模板面板、次龙骨、主龙骨、早拆装置、支撑架体等组成的早拆体系。5.0.2现浇混凝土结构整层浇筑早拆施工宜采用由铝合金模板、支撑构件、早拆装置、紧固件和配件组成的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5.0.3双向密肋楼盖早拆施工宜采用由支撑架体、承托梁与模壳组成的塑料模壳或玻璃钢模壳早拆体系。5.0.4现浇无梁楼板施工可采用由四角独立支柱和定型模板组成的台式模板早拆体系,也可采用由定型模板、箱型梁和早拆柱头组成的钢框胶合板早拆体系,也
11、可采用其他配套的模板早拆支撑体系。6.0.1模板早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第一次拆除时,结构的强度及传递荷载的能力应等效被拆除模架的支撑能力;2模板第一次拆除后,早拆结构与保留支撑的共同作用应确保结构不发生开裂。6.0.2模板早拆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结构跨度、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对模架第一次拆除时的支撑层数进行设定,对所需结构早期强度进行计算;2确定保留支撑的间距;3核定多层连支结构所承受及传递的荷载。6.0.3模板早拆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模板及其支撑设计的荷载值,可参考附录A;2根据楼层的净空高度和支撑杆件的规格确定竖向支撑组合,设计竖向支撑间距控制值;3根据竖向支撑结构
12、受力分析确定支撑步距及第一次拆除后需保留的横杆;4确定早拆装置的布置。6.0.4楼板混凝土实施模板早拆保留支撑间距不应大于2m;梁混凝土实施模板早拆保留支撑间距不应大于8m。梁、板结构对保留支撑间距的要求可按下式进行核算:M1.I367X-X(6,o.4)1.1 V式中:1.m保留支撑间距,m;h楼板厚度或梁高,m;fl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Pa(IO6NZm2);h-混凝土早拆结构重力作用标准值,kNm3(103Nm3)01.2 .5支撑系统核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浇筑支撑和保留支撑两种不同工作状态进行核定。浇筑状态模架应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计算;2保留支撑荷载取标准值:活荷载lkNm2
13、,楼板25.1kNn?,梁25.5kNn。3结构抗拉强度可取当期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4确定保留支撑纵横间距后,应根据楼板(梁)的结构参数及模板早拆时的控制强度,计算结构应力,确保结构不发生开裂;5保留支撑竖向变形与结构按所承担荷载比例发生的相应挠度应一致。独立钢支撑应按照欧拉公式进行计算;有单向水平拉杆的立杆应按照单排脚手架计算;有双向水平拉杆应按照双排落地附墙脚手架计算。1.3 .6第一次拆模时间的判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标准值,确定结构荷载;2在保留支撑支顶情况下,按素混凝土单一材料计算混凝土结构承担对应荷载的表面拉应力;3按不大于此拉应力标准值确定构件所应达
14、到的抗压强度等级;4按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6.0.7多层连支荷载分配与结构能力的核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连续支撑各楼层混凝土弹性模量;2统计连续支撑各楼层(包括无支撑楼板层)总荷载;3按照弹性计算方法,建立刚度能力与分担荷载的比例关系;4核定各层结构承载能力。6.0.8各层荷载可根据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分配到各层的荷载可按式6.0.8进行计算。F=FEJiSEJj川(6.0.8)式中:第i层分配到的需承担的荷载标准值;F所需承担的全部荷载标准值;E1.龄期i时第i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一龄期t时第i层混凝土的惯性矩;Elj-龄期t时第j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一龄期t时第j层混凝土
15、的惯性矩;6.0.9结构抗拉强度验算应满足式6.0.9的要求。(6.0.9)FK1一心式中:/1.第i层结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一第i层结构最不利截面,在所分配到的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所受最大弯矩;Wc,第i层结构(按混凝土单一材料)的抗弯截面系数。6.0.10应根据结构自重、施工荷载确定的立杆最大间距、水平杆步距、早拆装置型号等模架控制数据,确定保留支撑留置位置,绘制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图,明确模板的平面布置及相应材料用量。6.0.11根据模板早拆施工图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材料用量进行分析计算,明确周转材料的动态用量,并确定最大控制用量。7模板早拆施工7.1 施工准备7.1.1 应按照
16、模板早拆设计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7.1.2 施工流水段应按照混凝土早期强度形成的时间进行划分,模架材料流动方向应满足模板早拆工艺的要求。7.1.3 模板早拆的面板配置应遵循模板规格及平面尺寸合理配置的原则,整板与板带结合布置。次龙骨接头应在支座位置,主龙骨搭接应在主龙骨支座处错开。7.1.4 应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的不同气候条件,制定早期混凝土强度判定方法,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确定拆模时间。7.1.5 施工方案应明确后浇带模板支架的保留做法,避免拆模时对后浇带模板支撑的损坏。7.1.6 模板早拆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应具备施工操作技能。7.2 模板安装7.2.1 模板安
17、装前应对支撑模架基础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进行核定。7.2.2 铝合金模板、台式模板等独立钢支撑在与顶板形成稳定支撑状态前,应临时拉顶。定长水平拉杆架体节点锁固应牢固有效,扣件钢管顶部所接长的立杆应增设双向水平杆。7.2.3 当架体所支撑的楼板厚度不大于180mm,支撑架体高度小于5m时可不设剪刀撑,但应按不大于2步3跨间距与竖向结构拉顶牢固。7.2.4 散支散拼覆膜木模板支设时,次龙骨排布方向宜平行于模板面板的长边。在保留支撑上方板缝模板两侧与模板面板长边接缝的下方应布设通长次龙骨支顶。7.2.5 主、次龙骨安装时应交错顶墙。7.2.6 梁侧模板安装应采用夹持梁底模板方式,楼板模板应压在梁侧模板面
18、板顶部安装。图7.2.6梁侧模板节点示意图1一混凝土梁板;2一立杆:3一早拆装置;4横杆;5一模板;6一主龙骨;7一次龙骨;8一普通钢管扣件:9一螺栓:10U型托7.2.7 早拆装置顶端支撑形式应包括直接支撑于楼板、支撑于板缝面板和支撑于次龙骨。1(八)初始早拆支撑状态(b)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图7.2.7J早拆装置顶端直接与顶板接触图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一立杆;4一次龙骨;5模板;6一主龙骨图7.2.7-2早拆装置顶端支撑于板缝面板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立杆;4保留模板带;5模板;6一主龙骨;7一次龙骨图7.2.7-3早拆装置顶端支撑于次龙骨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一
19、立杆;4保留模板带;5一次龙骨;6一主龙骨7.2.8 模架支搭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定地面控制线;2从角点处起始搭设支撑立杆;3支撑架体形成稳定结构;4安装并调平早拆装置;5安装主龙骨;6铺设次龙骨;7安装模板;8检查验收。7.2.9 早拆模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第一次拆模时,散支散拼模板宜在保留支撑位置留置板带,板带位置应准确,并与两侧整块模板接缝严密,不得翘曲;2上下层立杆支撑位置应对应准确;3早拆装置、U型托、底部调节丝杠等配件应调节到位,不得虚顶。7.3模板拆除7.3.1 第一次拆模前,应对所支撑结构的实际强度做出准确判断,应以成熟度预估龄期(见附录B)、回弹仪实体检测作为参考依据,
20、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作为判定依据。7.3.2 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控制待拆构件上方施工荷载小于设计计算值。保留支撑间距不得大于设计值,模板拆除时应确保保留支撑不受扰动。7.3.3 模板拆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结构第一次拆模强度确认;2第一次拆模申请;3待拆模楼板施工荷载确认;4拆除不需要的立杆;5降下支托主龙骨托架;6拆除主、次龙骨;7拆除模板;8龙骨模板向上一层传送;9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7.3.4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楼板支撑拆除前,应确认结构达到不发生开裂的最低结构强度。7.4施工安全7.4.1 应按照模板早拆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支搭。7.4.2 模板早拆施工前应对构配件
21、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架体连接是否牢固进行检查,早拆施工前应按照附录C-I进行检查。7.4.3 早拆模板安装应检查多层连支是否符合早拆施工方案,过程控制应按附录C-I进行。7.4.4 独立钢支撑施工,应在形成稳定支撑约束状态后逐步扩展。7.4.5 早拆装置的销、卡安装应牢固稳定。拆模敲落早拆装置销、卡前,操作人员应站立稳定,不得攀援在架体立杆上操作。7.4.6 模板第一次拆除时,楼层应无过量施工荷载。7.4.7 第一次拆模后,保留支撑立杆和水平杆应无缺失、无松动,保留支撑立杆原状应未扰动。检查与验收8.1 一般规定8.1.1 模架材料进场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检查。材料规格、实
22、际偏差应符合模架计算要求。8:1.2:英板早拆设计与施工方案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8.1.3 模板早拆施工质量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8.1.4 模板安装后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填写附录C中表C-.0.1模板早拆安装验收记录表。8.1.5 模板第一次拆除前应填写附录C中表C-.0.2模板早拆第一次拆模申请单。8.1.6 模板第一次拆除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填写附录C中表C-.0.3模板拆除质量验收表。8.1.7 多层连支底层模架拆除前应填写附录C中表C-.0.4底层支撑拆除申请单。8.2 模板早拆安装主控项目821模板早拆构配件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模板 施工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6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