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docx
《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分析(一)事故总体情况2023年全国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特种设备、燃气除外)同比呈下降趋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73起、死亡1167人。其中,一般事故1160起、死亡1115人;较大事故13起、死亡52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二)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重点行业领域较大事故相对集中。近年来持续整治的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2023年共发生8起较大事故,占较大事故的61.5%o钢铁企业发生3起较大事故,主要发生在炼铁、制氧生产工序,集中在高温熔融金属和煤气等当前安全生产管控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应重点关注高炉炉况、炉
2、役后期运行安全,煤气管网、煤气设施运行安全。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发生1起较大事故,是由高温熔融金属导致的爆炸。粉尘涉爆企业发生1起较大事故,是由铝镁合金粉尘导致的爆炸。有限空间作业发生3起较大事故,安全风险依然较高。二是新风险需要引起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例如,3D打印工艺采用的原料为微米级粉尘,有别于“典型”粉尘涉爆企业,但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风险较高。目前,3D打印的爆炸风险防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地区还未将应用3D打印的企业纳入粉尘涉爆企业管理。上海汉邦联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917”粉尘爆炸事故企业就是从事新兴的3D打印
3、设备制造。污水处理环保设施引起的中毒事故风险已经从传统的有限空间内部清淤作业开始向外部空间扩散。如广东桔香园食品厂“74”中毒事故是由水解酸化池与喷淋塔罐体连接管处破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溢出到车间内,导致人员中毒。三是检维修作业、承包作业等事故占比较高。工贸行业检维修作业事故共266起、死亡273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22.7%、23.4%;承包作业事故共138起、死亡140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11.8%.12.0%o较大事故中有4起是由承包作业引起的,占较大事故的30.8虬如湛江晨鸣浆纸有限公司“518”中毒和窒息事故。事故反映出企业对检维修、承包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科学制定和审查检维修计划,
4、临时增加、调整作业内容未充分论证安全风险。检维修作业通常交叉作业多、非常规作业多、各类危险因素交织等,承包作业人员往往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导致事故多发。四是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带来了超预期严重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工贸行业虽然事故同比呈下降趋势,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较大事故、重点行业领域重大涉险事故时有发生。当前工贸行业企业存在量大面广、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二、冶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冶金产
5、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冶金行业代表着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具有投资拉动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冶金行业概况1.冶金行业基本情况冶金行业主要包括炼铁、炼钢、轧钢和铁合金四类企业,以及相配套的烧结、球团等辅助生产工序。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冶金企业)6092家,从业人员186.6万人;2023年全国生铁产量8.71亿吨、粗钢产量10.19亿吨,钢材产量13.63亿吨,铁合金产量0.3465亿吨,其中,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达53.97%,自
6、1996年起连续27年居世界第一。(二)安全风险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冶金行业发生了3起重大事故,分别是:(1)2011年1月4日,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2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排水阀门封闭不严水封失效,导致煤气泄漏,造成21人死亡、9人中毒。(2)2011年10月5日,江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号高炉炉缸内部碳砖受侵蚀变薄,在未检测强度和论证评估的情况下割开残铁口处炉皮,导致铁水击穿炉壁流出,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3)2015年11月29日,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炼钢二厂转炉煤气输送工艺和事故煤气管道1号排水器存在安全缺陷,水封被煤气压力击穿,导致管道内煤气通过排水器溢流管口大量泄漏
7、,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另外,2023年12月24日,青山控股集团印度尼西亚铁合金工厂在检修矿热炉过程中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其中中国籍员工8名)。总体来看,冶金行业存在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重大安全风险因素,结合当前主流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特点及事故教训,安全风险分析如下:1 .重大风险(1)熔融金属吊运过程中罐(包)坠落、倾翻,熔融金属泄漏;炼钢连铸流程、模铸流程应急储存设施设置不到位,造成事故熔融金属泄漏,存在灼烫、火灾事故风险。(2)炼钢炉水冷设备损坏,冷却水漏入炉内,存在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风险。(3)高炉生产期间出现塌料等异常炉况,炉顶压力超压,若未及时
8、泄压,存在灼烫、火灾、爆炸事故风险。(4)煤气生产、回收净化、加压混合、储存等设备设施,若出现煤气泄漏,存在煤气中毒事故风险。2 .较大风险(1)铁水、炉渣遇水或遇潮瞬间产生大量水蒸气,能量释放导致爆炸飞溅;高炉入炉料潮湿、炉内塌料、炉缸烧穿,铁水遇水可能导致爆炸事故。(2)干渣池、铁水罐、铁沟、渣沟等积水或潮湿,接触高温铁水、炉渣的工器具潮湿,可能导致爆炸事故。(3)高炉水冷系统中冷却壁故障或漏水导致炉体发红、烧穿,风口断水导致风口烧穿,均可能造成高温炉料、烟气等穿出,导致火灾、灼烫等事故。(4)制粉系统积存煤粉、磨煤机出口温度超标或氧含量超标、除尘系统失效等,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9、。(5)废钢料潮湿或混入爆炸物、密闭容器、放射源等,在加入废钢过程可能发生钢水喷溅、爆炸等事故,冶炼过程可能发生炉内爆炸、炉衬侵蚀、放射性危害等。(6)转炉炉前兑铁水作业时,若遇炉内渣未倒尽、废钢潮湿等,可能导致爆炸、灼烫事故;吹炼氧压低,可能发生回火爆炸和灼烫事故,吹炼氧压高、氧速过大,钢水熔池可能发生大沸腾导致喷溅,甚至发生炉底烧穿漏钢事故;氧气若含有颗粒杂质,可能在管道中高速摩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汽化烟道或水冷却炉口漏水严重,可能导致爆炸事故。(7)电炉冶炼装料过高,可能发生水冷板击穿漏水,导致爆炸事故;使用天然气作为补充热源的电炉,未按照先点火后送气原则,或出现管道阀门泄漏处理不当
10、,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电炉新耐火材料烘烤不当,可能造成漏钢,导致火灾、灼烫事故;水冷电极夹持器未定期清理导电不良,可能造成通电后与石墨电极拉弧,水冷铜块漏水进钢液内导致爆炸事故;出钢车未设置联锁条件,放钢至一半被开出放钢位,可能造成钢水泄漏至炉下导致火灾事故。(8)钢包在吊运、吹氮喂丝、1.F炉加热、真空处理、测温取样、造渣剂及合金加入过程,易出现喷溅或泼洒,可能导致灼烫事故;设备冷却水进入钢包炉内或合金料、造渣剂潮湿,容易发生钢水放炮;维修钢包底吹氮因氨气泄漏、通风不畅,可能引起窒息事故。(9)硅铁、硅钙等铁合金粉遇湿产生易燃易爆的氢气,铁合金和碳粉尘与空气混合,可能导致爆炸事故。(10)连铸
11、结晶过程中钢水温度过高,氧化性过强,耐火材料质量不好,钢包、中间包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穿漏事故;结晶器缺陷,冷却搅拌不均匀、振动不协调、拉速过快等,可能发生结晶器穿漏事故;连铸区域使用煤气或天然气对中间包、水口等进行烘烤,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事故。(11)轧钢工序各类加热炉、退火炉安全控制系统失效,燃气泄漏遇明火,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可燃有毒气体泄漏可能造成中毒、火灾事故;氮气泄漏可能造成窒息事故;清理氧化铁皮冲渣沟、漩流池及油水分离池等设施,可能造成淹溺事故。3 .新风险(1)绿色低碳转型是冶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快速发展,促进冶金
12、行业绿色化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生产过程涉及高温、易燃易爆物质和反应器、冷却器、分离塔、脱水塔等多种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且生产运行压力高,涉及较多的化学反应,SIS(安全仪表系统)联锁复杂,火灾爆炸等风险尚不清晰。(2)近年来检维修作业专业化分包多,造成同一区域多方协同作业增加,作业环境复杂。交叉、动火、高处、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多,导致检维修环节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灼烫等事故明显增多。(3)冶金企业加快推进超低排和环保绩效创A工作,密集建设或改造环保设施,造成生产、施工交叉同步,安全风险叠加。同时,部分新建或改建项目工艺路线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制造、安装调试、检维修等
13、环节缺乏成熟经验,工艺、施工、设备安全风险难以把控;B00(建设一拥有一运营)、0&M(委托运营)、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等新型承发包模式出现,承发包管理易出现安全漏洞。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冶金行业安全发展不平衡。冶金行业安全发展不平衡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地域之间不平衡,2023年辽宁省、山西省共发生事故31起,占全国事故总量的37.3%,凸显出部分区域安全发展基础薄弱、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监管强度和力度不足、安全管理粗放等特点。其次是企业之间不平衡,一些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先进、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强、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逐年提升,而有的冶金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自主安全管理能
14、力缺失等问题。最后是企业内部不平衡,多家大型冶金企业近年来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导致安全管理层级多、链条长,安全管理流程不畅,安全管控要求难以落地,不同子(分)公司之间安全管理水平差距大。二是新工艺设备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绿色低碳转型是冶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快速发展,工艺控制复杂且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安全风险尚未得到有效辨识,工艺安全亟需进一步验证。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企业安全管理、事故隐患判定等尚无标准可依,安全管控难度大。三是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依然不高。2023年3起较大事故中的2起,以及2022年惠东华业铸造厂“218”较大爆炸
15、事故、鞍钢较大煤气中毒事故,均发生在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等近年来重点整治的环节和部位,反映出冶金行业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依然不高。四是承包作业已成为安全绩效洼地。随着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冶金企业在大型技改工程、日常检维修、辅助性生产、环保设施运维等方面,大量使用承包作业人员,但对承包作业存在“包而不管、以包代管”等乱象,承包单位资质高能力低、人员数量多流动大、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差,导致近几年涉承包作业事故占比较高。五是安全风险监控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部分冶金企业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实现了无人料场、炼铁智能无人抓渣、无人化炼钢、无人化浇铸等典型应用场景,但安全生产和信息化融合度
16、总体不高、数据采集和互联互通难度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监控、预警的智能化水平低。三、有色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有色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涉及品种多、应用广、战略价值突出,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重要领域。“十三五”以来,有色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规模优势明显提升,电解铝、粗铜、精炼铜等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一)有色行业概况1 .有色行业基本情况有色金属泛指除铁、镒、辂以外的金属。有色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三类,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统计数据,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规模以上企业9431家,从业人员154万人
17、,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安全风险分析2010年以来,有色行业发生了1起重特大事故。2016年6月22日,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沉降槽拆除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槽体顶盖坠落事故,造成13人死亡,6人受伤。有色行业存在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高温熔融金属爆炸、天然气爆炸、碎化氢中毒等重大安全风险,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多。结合当前主流生产工艺、安全管理特点及事故教训,安全风险分析如下:1 .重大风险(1)有色企业火法冶炼中冶炼、熔炼、精炼、铸造等工序涉及熔融金属,各工序之间熔融金属输送或转运环节方式多样,一旦发生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事故。(2)熔融金属冶炼、
18、铸造环节出现泄漏、溢渣、喷溅等情况,可能发生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特别是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铝液泄漏流入铸井后遇水发生爆炸,易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3)有色金属火法冶炼原料多为硫化矿,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冶炼过程使用煤气、天然气、煤粉等燃料,若燃烧不充分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湿法冶炼环节涉及碑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4)有色企业天然气使用环节多,天然气管道敷设面广,一旦发生泄漏、回火等情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2 .较大风险(1)冶炼使用的各类炉窑,如熔炼炉、精炼炉、烟化炉、沸腾炉、熔化炉、保温炉(静置炉)、焙烧炉、熔盐电解槽、回转窑等,生产过程中存在
19、熔融金属或高温原辅物料。如出现炉窑内壁、炉体出液口或出渣口、流眼等部位耐火砖蚀损或掉落,或盛装熔融金属的卅烟侵蚀过度破裂,导致高温熔体泄漏,可能导致灼烫、火灾事故。(2)火法冶炼过程中加入含水的原辅料,可能出现熔融金属“放炮”,导致熔融金属飞溅,引发灼烫、火灾、爆炸事故。(3)煤粉制备、储存、喷吹工艺使用的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较多,易产生静电、超温、火花等点火源,可能引发煤粉爆炸、火灾事故;燃气的输配管道发生泄漏,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煤气泄漏可能导致煤气中毒事故;使用煤粉、煤气、天然气的炉窑区域因燃烧不完全易产生一氧化碳,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4)熔融金属接触的容器,如铜水
20、包、铝水抬包、流槽、渣包、浇筑盘、浇筑模具等未烘干、潮湿或积水,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事故。(5)熔融金属转运过程未使用冶金铸造起重机、专用运输车辆,易发生包体倾翻,造成熔融金属泄漏,可能导致灼烫、火灾事故。(6)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铸造底座(托盘)使用钢丝绳卷扬机牵引的,易诱发底座失稳导致结晶器拉漏,可能导致铝液遇水爆炸事故。(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大量使用浓硫酸、氢氧化钠、1.NG(液化天然气)、液氨、柴油、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事故。(8)铜、锌湿法冶炼净化工艺环节可能产生碑化氢、氢气,若通风不良且未设置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可能导致神化氢中毒事故,作业过程使用金属
21、器具易产生火花,可能导致氢气爆炸事故。(9)有色企业深冷制氧工艺存在大量低温气(液)体,如氮气、氧气、氮气、液氮、液氧、液氢等,生产设备涉及各类塔、罐、箱体容器,可能导致灼烫、火灾、爆炸、窒息事故。(IO)煤粉制备车间、液氨罐区、柴油库区、气瓶间等易燃易爆区域,未选用防爆电气设备,未落实防雷、防静电措施或电气设备未接地,明火作业或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11)有色金属工法冶炼炉窑烟道结瘤物定期爆破处理,可能导致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事故。3 .新风险(1)近年来,有色行业不断向冶炼设备大型化、生产工艺短流程化方向发展,如电解铝60OkA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铜冶炼“富氧
22、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热态三连炉工艺,镁冶炼“熔炼一镁液直供一机边炉虹吸”短流程工艺,熔融金属在企业内的总量或涉及区域不断扩大,企业固有风险增大。(2)产业分工精细化导致有色企业生产、供应环节采用BOo(建设一拥有一运营)、0&M(委托运营)、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等多种形式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大量增加,不同服务模式下双方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设备运维保障差、安全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多发。(三)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有色行业安全发展不平衡。我国有色行业企业约2.8万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中小企业
23、抗风险能力弱,生产连续性低,开停机、检维修等工况频发。加之企业自身安全基础薄弱,设备本质安全程度低一线员工流动性大,中小企业事故发生数量占比明显加大。另外,产业发展催生出“资源开发一金属冶炼一加工制造一资本运营”综合型集团化企业,业态多元化、安全管理方式改变、监管层级增多、责任链条延长、跨行业安全管理团队整合、风险总量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对新的综合型集团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挑战。二是行业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有色金属品类多,生产工艺复杂,使用设备设施种类繁多。以铜的火法冶炼环节为例,按工艺类别分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按熔炼设备分为闪速熔炼炉、艾萨炉、白银熔炼炉、奥斯麦特熔炼炉等多种炉窑,部分铜冶炼
24、企业近年自主研发热态三连炉等冶炼工艺及设备。三是新兴领域风险管控存短板。“十四五”期间随着新能源、光伏、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下游加工制造领域迅猛发展,工业硅替代汞成为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之一,其安全生产工作不容忽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呈现“选一冶一加工”产业一体化和地方集群化发展,企业自主研发的大型化设备、连续冶炼工艺、定制化冶炼方案都极大地增加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难度。四是安全标准专业支撑不足。我国有色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由多个部门归口管理,统一性和协调性不强,标准内容交叉、重复,造成企业执行困难。另外行业内安全生产推荐性标准多,强制性标准少,标准的强制性与支撑力不足,且金属种类覆盖不全。特别是铝加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全国 工贸 行业 生产 安全事故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6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