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教学大纲.docx
《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分子育种(PIantMolecularBreeding)课程代码:231010069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0学时)需预修课程:普通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分子生物学适用专业:适用农学、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植物分子育种是指在经典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于经典遗传育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设计培育优良新品种。分子育种研究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其核心仍然是经典育种手段和方法;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及
2、其技术的应用,研究目的性和研究效率得到提高,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本课程的目的是将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转基因育种的理论以及国内外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分子育种的理论、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及在未来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达到拓宽思路、扩大视野、应用先进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植物分子育种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分子育种的主要技术和应用范畴,了解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和知识与技术创新的潜力。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在种子产业上的应用途径、方法和
3、领域,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要求2和6。本课程通过教授学生分子遗传理论知识和国内外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学生毕业后可以达到拓宽知识思路,扩大视野,应用先进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讲课2学时;实验O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4 .分子育种的发展;5 .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教学要求:掌握分子育种概念、历史,细胞和基因的操作技术,分子育种技术优势、生物安全性。本章重点、难点:分子育种的基本概念。第一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分子 育种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6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