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_T 1957-2023 铝及铝合金锅.docx
《QB_T 1957-2023 铝及铝合金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B_T 1957-2023 铝及铝合金锅.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97.040.60CCSY73QB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19572023代替QB/T1957-1994铝及铝合金锅Aluminiumandaluminiumalloypots2023-04-21发布2023-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XX,-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QB/T1957T994铝锅,与QB/T1957-199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产品分类”(见4.1,1994年版的4.1);b)更改了“产品规格”(见4.2,1994
2、年版的4.2);c)删除了“产品命名”(见1994版的4.3);d)更改了“产品示例”(见4.3,1994年版的4.4);e)删除了“产品分等”(见1994年版的4.5);0增加了“基材化学成分”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1和6.2.1.1);g)更改了“卫生要求”(见5.1.2,1994年版的5.3)及其试验方法(见6.2.1.2,1994年版的6.9);h)更改了“厚度”要求(见5.2,1994年版的5.1.4)及其试验方法(见6.2.2,1994年版的6.4)i)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3,1994年版的5.4)及其试验方法(见6.2.3,1994年版的6.1);j)更改了“锅口内径
3、偏差”要求(见5.4,1994年版的改1.I)及其试验方法(见6.2.4,1994年版的6.1);k)增加了“容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5和6.2.5);1)增加了“底部平面性”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6和6.2.6);m)增加了“手柄数量”“手柄结构”“手柄位置”“手柄抗疲劳强度”“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手柄阻燃性”“手柄抗扭强度”“手柄耐热性”要求(见5.7.1、5.7.2、5.7.3、5.7.5、5.7.6、5.7.7、5.7.8、5.7.9)及其溪佥方法(JB.27.1、6.27.2、627.3、627.5、627.6、627.7、6.2.7.8、6.2.7.9);n)更改了“
4、锅身渗水”要求(见5.7.10,1994年版的5.1.2)及其试验方法(见6.2.7.10,1994年版的6.2);o)更改了“手柄牢固性”要求(见5.7.4,1994年版的5.1.3)及其试验方法(见6.2.7.4,1994年版的6.3);P)更改了“锅盖、蒸格、内篮与锅的配合”要求(见5.8,1994年版的5.1.5)及其试验方法(见6.2.8,1994年版的6.5);q)更改了“内表面耐蚀性”要求(见5.9,1994年版的5.2)及其试验方法(见6.2.9,1994年版的6.6、6.7);r)增加了“产品放置稳定性”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0,6.2.10);s)增加了“外涂层”要求及
5、其试验方法(见5.11,6.2.11);t)增加了“复合底牢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2,6.2.12);u)更改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见第7章、第8章、第9章,1994版的第7章、第8章)。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0)归口。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沈阳)、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江门市伊尔乐厨卫电器有限公司、宁波中邦铝业有限公司、浙江福腾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本
6、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和钦、王景学、杨岩、陈军、陈美荣、王鹏、程强、游亦长、蔡少楷、孙华忠。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985年首次发布为原专业标准ZBY730051985铝锅,1994年第一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I铝及铝合金锅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锅(以下简称“铝锅”)的材料、厚度、外观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产品分类。本文件适用于以铝及铝合金为基材制成的烹饪锅具的生产、检验和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7、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frI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1.)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6544瓦楞纸板GB/T32095.1-2015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1部分:性能通用要求QB
8、/T3833-1999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基材basematerial构成铝锅基体的材料。3.2深锅deeppot锅身高度不小于锅口最大有效内径或内对边间距的5(M的锅具。3.3浅锅shallowpot锅身高度小于锅口最大有效内径或内对边间距的50%的锅具。3.4圆弧底arcbottom平面直径不大于80mm的底部。3.5复合底bottnwith11ultilayer复合一层或多层金属的底部。3.6蒸格steamer用于放置食物在铝锅中进行蒸制的器具。3.7内篮Uisidebasket用于放置食物在铝锅中进行煮制的器具。3.8容积
9、VoIUme将铝锅水平放置,铝锅所能盛装水的最大体积。注:单位升(1.)o4产品分类和规格4.1 产品分类4.1.1 按功能分为:蒸煮类(Z)、煎炒类(J)。其中蒸煮类铝锅分为深锅、浅锅。4.1.2 按形状分为:方形类(F)、椭圆形类(T)、圆形类(不作字母标记)。4.1.3 按内表面处理分为:砂光、刮光、抛光、洗白和氧化等种类。4.2 产品规格4.2.1 规格以锅口内径(或最大内对边间距)和容积表示。4.2.2 锅口内径(或最大内对边间距)单位为厘米(Cm),并优先采用偶数系列,具体规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4.2.3 容积取值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4.3 产品示例典型产品示例见附录Bo5要求5
10、.1 材料5.1.1 铝锅基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5.1.2 铝及铝合金基材及与食品接触的相关辅件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5.2 厚度厚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3 外观5.3.1 外观应无毛刺、气泡、起皮、划伤及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缺陷。5.3.2 蒸煮类铝锅应有排气结构。5.4 锅口内径尺寸偏差锅口内径尺寸的偏差和锅口形状为方形或其他异形锅门尺寸的偏差,都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5 容积实际容积不应小子额定容积(产品设计容积)的95%5.6 底部平面性除圆弧底铝锅外,锅底面形状不应向外凸出,允许向内凹陷,目凹陷弯曲率不应超过0.6%。异形产品(例如为满足特殊功能
11、,锅底设计为凹凸不平的产品)不限定。5.7 手柄5.7.1 手柄数量铝锅的手柄安装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 锅身高度小于锅口内径的1/3,且容积大于3.751.或装泄水后的总质量不小于5kg,安装2个手柄;b) 锅身高度不小于锅口内径的1/2,且容积大于901.或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不小于90kg,安装4个手柄;c) 总质量不大于5kg的锅,可安装单柄。5.7.2手柄结构安装后的手柄在正常使用时,避免使用者的手碰到手柄上温度大于55的紧固螺钉。手柄结构应进行测温试验。5.7.3手柄位置手柄安装位置应在锅身高度3/4以上。浅型单柄锅的手柄中心卜.沿到锅底部的水平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mm;浅型双柄锅的
12、使用提握部位的最低点到锅底部的水平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mm,如图3所示。5.7.4手柄牢固性手柄及其组件安装后应进行牢固性试验,应不松动、不变形、不破裂。5.7.5手柄抗疲劳强度手柄安装后应无松动、破损;手柄钾接处及锅身应无开裂、变形。手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抗疲劳强度试验。5.7.6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应符合表1要求。表1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材质表面温度塑料、硅胶70金属55木材89陶费、玻璃、石材66若手柄(含锅钮)表面温度超过表1的规定,生产者应在使用说明书中简要说明,并提供相应保护措施,以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5.7.7手柄阻燃性手柄应进行阻燃性试验,
13、不应软化或有熔融物滴落,若燃烧则移去火源,燃烧应在15s内自动熄灭,一经熄灭手柄材料不应复燃。5.7.8手柄抗扭强度单柄锅、长柄加副柄锅,应进行抗扭强度试验,手柄的扭曲变形角度不应超过10,手柄紧固件应无松动。1.1.9 手柄耐热性手柄及锅钮应无裂缝、起泡注:装饰性的部分不在本要求范围之内,例如热塑性镶嵌件或包边。1.1.10 手柄娜接手柄应端正、伏贴,钾接处应进行渗漏试验。5.8 锅盖、蒸格、内篮与锅的配合5. 8.1锅盖与锅口配合应吻合,开合灵活,锅盖与锅口的配合间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6. 8.2蒸格、内篮放入锅内应配合良好、提放自如。5.9 内表面耐蚀性氧化膜耐蚀性不应小于60s,氧化
14、膜未穿。5.10 产品放置稳定性5.10.1除圆弧底铝锅外,铝锅不应倾倒。5.10.2铝锅应进行放置稳定性试验,浅锅锅身放置在倾斜角度不大于20的面上不倾倒,深锅锅身放置在倾斜角度不大于5的面上不倾倒。5.11外涂层外涂层表面应完整,无爆点、无气泡、不脱落。5.11.2 附着牢度外涂层不应整格脱落。注:搪瓷涂层不适用。5.11.3 耐热骤冷稳定性外涂层应无起泡、开裂及明显变色。5.12复合底牢固度铝锅复合底应牢固,不开裂,底部不外凸。6试验方法6.1 fr6.1.1 试验设备包括:a)测厚仪:显示精度为0.01mm;b)拉力试验机;c)手柄抗扭强度试验机;d)电炉:最大输出功率5000W;e)
15、家用燃气灶;f)恒温箱:温度精度误差为2;g)数显电子秤:显示精度为1g;h)百分表:显示精度为0.01mm;i)热电偶温度计:显示精度为0.1C;j)5木质倾斜试验台;k)不锈钢支架;1)测试探头;m)数显温度计:测温范围0C200C,显示精度为1;n)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钢直尺、塞尺、祛码、酒精灯、放大镜。注:幡设备仪器不拘型号,能达到诩佥要求即可。6.1.2试验环境温度铝锅的各项测试应在(232)温度下进行。6.2试验项目6.2.1 材料6.2.1.1 铝锅基材化学成分按GB/T3190的规定进行。6.2.1.2 铝及铝合金基材及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应符合GB4806.1的
16、规定。6.2.2厚度铝锅、内篮底部及锅盖、蒸格厚度采用测厚仪测量,在投影直径13Omm的范围内分别在1/3R及2/3R的位置各取4点测量其厚度(如图1所示),计算8点厚度的算术平均值。若遇厚度突变位置应避开。标引符号说明:R-半径。图1厚度测量点示意图6.2.3外观在正常光线下,采用手感、目测。6.2.4锅口内径尺寸偏差用游标卡尺测量锅口内径,计算锅口内径实测值与明示值的差值。6.2.5容积试验步骤如下:a)把空的铝锅放在数显电子秤上测量铝锅质量为mi;b)将铝锅平放,向内注满自来水,用数显电子秤测量满水铝锅质量为mz;c)容积按公式(1)计算:V=?!(1)D式中:容积,单位为升(1.);m
17、z满水铝锅质量,单位为千克(kg);时铝锅质量,单位为千克(kg);P水的密度,取lkg1.:6.2.6底部平面性按附录C试验。6.2.7手柄6.2.7.1手柄数量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锅深,用游标卡尺测量锅口内径,以计算容积。用数显电子秤测量满水铝锅质量,目测手柄数量是否符合5.7.1的规定。6. 2.7.2手柄结构按图2方法进行,在铝锅内加入2/3容积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当锅内水温达到沸点,调小火力,保持微沸30min,用数显温度计测量紧固螺钉的温度,见示意图a)。若测量紧固螺钉的温度大于55,用测试探头在任何方位接近手柄上的紧固螺钉时,指示灯不亮,见示意图b),单位为亳米a)效显温度计示意图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B_T 1957-2023 铝及铝合金锅 1957 2023 铝合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4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