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剖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T行K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SS的剖析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这种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侧重于对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作为一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并未受到相关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依旧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规范现象,情况严重的将导致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甚至会阻挠和抑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也是为了盘活并高效使用资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整体管理水平。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必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给国有资产的配置和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虽然近年来,各部门就如何管理国有资产、如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如何规范管理行为等工作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国有资产数量较大,因此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资产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资产自身的作用,以更好地服务和保隙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公众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一)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已经被日益重
3、视起来,政府各部门虽然从法律、文件等相关政策上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制度、监管职责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从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处置等各个关键环节暴露出的问题说明了行政事业性的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度,使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比如资产的采购环节,当前对于像大型的设备、仪器等高额大器械的采购,从预算的上报、招标到采购验收己有相对较为规范的管理。但是对于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由于没有统一的采购途径和采购标准,像这种大批量同类物资的品质、价格参差不齐,在入库和领用时也没有正规的出入库明细账、出库单、入库验收单,如资产管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采购的效率和使用
4、效果;同时也为假借名目虚开发票套取现金提供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搭车采购、虚报冒领等现象的发生,从而致使违法违规的漏洞加大。(二)资产配置不当、共享机制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是非经营性资产,其目标在于创造社会效益。但是社会效益的效果无法量化评定,这就造成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的配置标准难以科学化、合理化。再者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资金是以财政资金为主,这就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有些单位在资产配置时求全、求新,单位在配置和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计盈亏、不考虑资产的利用效能;有些单位购入的资产并没有达到预期使用效果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存在长时间闲置情况,使得其资产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而资产所
5、有单位对于这些闲置、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也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很多单位资产相关管理制度、共享机制不健全,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从而造成对于通用性较强的资产很难做到部门之间的调剂调配,导致资产重复购置或浪费。(三)重资金争取,轻资产管理随着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等制度的不断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行政事业性单位在申请部门预算和进行资产购置时,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成本及效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比如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通常于每年年初由各单位下属二级机构、科室、股室统一上报下一年度采购预算,再由单位财务部门汇总采购预算后上报至地方财政部门。
6、因此在预算上报过程中各行政事业单位为争取购置经费,不考虑存量资产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上报争取财政资金,对于真正需要更新和添置的资产缺乏计划性。再者由于大多数单位并未配置资产管理相关部门,没有专人对资产进行及时的入账、折旧、盘点、处置;也没有配备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对资产进行保养、检修、维护,导致资产超负荷、“带病”使用,降低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加快了资产的老化速度;有的单位甚至为了缩减资产经营与维护费用,直接将在使用寿命范围内的资产做报废处理,这种资产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资产的过度损耗和流失。(四)资产存量不清财政部明确提出要加强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以确保家底清晰。在摸清“家底”后充分发挥资产的
7、潜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资产,防止积压闲置。资产清查可以真实客观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这是对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并未重视国有资产的清查工作,甚至没有对单位的资产进行详细的清查和盘点;有的单位虽然进行了资产清查,但是所采用的方法不合理,只是单纯的根据账面上的资产进行简单清查工作,未细化清理资产价值较小、数量较多的资产;有的单位甚至财务会计信息都不完整、不及时,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属性的特殊,一人多岗的情况常有发生,行政事业单位不光没有设置
8、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配备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这造成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职责界定不清,致使无专人负责跟踪、查明资产有无使用不当或长期闲置等情况,使得单位领导对单位资产情况模糊不清。(五)资产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类别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我们通常采取简单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程度不高。我们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盘点仅仅是建立台账由各业务股室、科室汇总上报的人工盘点方式,而大部分工作人员对资产的型号、参数等专业概念不清楚,在资产上报时只简单的录入资产的产品名称、数量等基本参数,对于产品的基础参数,使用年限,折旧等专业数据的填报无从下手。这种传统盘点方
9、式漏洞大、工作量大、信息反馈不及时。而这种资产管理台账也只是为了以便于查询单位内部资产使用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资产经常会存在调拨、处置等流转情况。通常进行资产流转时,为保留工作痕迹,我们往往采用的是纸质材料进行审批,未及时对资产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因此,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互联网+”平台的建立,资产网络管理己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符合行政事业单位需求的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标准化、动态化管理的新型资产管理体系。(六)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据相关政策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中的决定权一般由财政部门掌握。也就是说按照正规程序资产的处置应由使用人
10、提出申请,管理部门经鉴定后报财务部门核销。但在实际操作中,资产的损毁、报废、调拨、变卖、转让等,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而是由各单位自行处理。在处置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手续,缺乏第三方管控,经常在购置新设备后,旧设备放置仓库,待时间久远后作为废旧处理,不管该设备是否能继续使用,对资产的处置较随意,处置方式不合理。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不但不按流程申报审批,自行变卖国有资产,甚至处置后未将处理方式和结果上报给财政部门,这不仅仅违反了财政管理规范,还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由于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其处置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缺乏监管,其处置的变价和残值收入未按规定足额上缴国库,存在管控不相关岗位相
11、分离原则,这种监管上的漏洞,可能导致资产的截留或挪用情况发生,让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利益受损,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是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即使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却没能及时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调配专人对资产实施管理。首先,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在中央相应制度的基础上制度符合地方的资产管理规范。其次,建议成立以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该单位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折旧、处置等管理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12、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资产的高效利用、保障资产的完整安全。最后,将分配到个人使用的资产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使用谁负责”,严格管理失职人员,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将资产的管理工作与个人年底绩效考核相结合。(二)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体系及共享机制资管人员要定期清点资产数量,了解资产实际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及时上报,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单位可以授权资管人员部分权利,让其可以对单位各部门的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将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到最大。另外,地方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严格采用按标准配置、超标准调剂的原则,积极推行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促进资产的合理、节约、有
13、效使用。对于各单位长期、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定期进行摸排汇总,并由地方财政部门会同资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剂,按资产转让、移交等程序办理资产共享。对拒不授受转让资产的部门和单位,地方财政部门将对其资产购置申请不予审批,不再列入部门预算,同时可以停拨或缓拨经费。以此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避免资产的重复采购。(三)财务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主要是进行产权登记和清核的层面,对单位资产的购入和使用把关不严,资产能否购入只片面于单位账上是否有钱,对单位原有资产的好坏等并不影响其购买,致使各行政事业单位“重资金争取,轻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发展中
14、的两项重要工作,二者的管理内容均与资金有关,所以实现与财务相结合的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将资产的管理和财务资金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资产的生命周期在财务账上实时的反映出其价值形态,二者相互反映、相互影响,这就能折射出资产的购买和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同步实行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制度,做到无预算不采购,解决随意购买问题,严格控制资产配置,减少资产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最后由地方资管部门统筹做好资产配置与共享共用机制,通过部门间调剂、租赁,以此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复购置,闲置和浪费等问题。(四)清核资产、“摸清家底”,加强动态监管为了更加清楚地掌握资产情况,我们应对各
15、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尽可能做到细致、准确、覆盖面广。将以前年度纸质存档、估价入账的资产进行清理入账,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同时,各行政事业单位按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资产清查方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应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备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某一个人身上,严格按照奖惩制度执行;建立定期清查制,定期与财务部门入账登记的新增、处置、调配的资产进行核对、确认。对于资产的增加、损毁、报废等要及时入账,并及时与财务部门核对,对盘盈、盘亏的资产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以保护资产的完整
16、与安全,减少资产的流失。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五)创新管理方式,全面实施资产电子化管理当前电算化管理模式已普遍使用于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已全面替代传统的人工记账工作。而资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却依旧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这大大提高了资产的日常监控的工作量,这种管理方式己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推动电子化管理模式可以对资产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合理使用资产条形码,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识别出资产的相关信息资料;二是每人或各部门配置统一资管系统账号,在系统中对资产进行上报资产的存量、购置、使
17、用、报废等,由资管人员实时监控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对资产实施统一的监管和调配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将资产管理变成动态化管理,还能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六)规范处置程序,谨防资产流失为防止相关人员任意处置资产,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严格管理。首先,有关单位应当按规定程序严格履行资产处置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严格按照提出申请、资产复核、同意处置申请、资产注销等程序执行资产的处置。其次,依法依规对待处置资产进行评估,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地避免国有资产贬值或是低效处置;对确实不具备使用价值的国有资产,鼓励通过网络拍卖、进场交易、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保证处置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最后,处置所产生的收入严格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足额上缴国库,做到不截留、不挪用。四、结束语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资产利用率、共享率、借助高科技信息技术对资产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保障资产管理的质量,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4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