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_T 3343-2023 棕榈科植物害虫检疫技术通则.docx
《LY_T 3343-2023 棕榈科植物害虫检疫技术通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_T 3343-2023 棕榈科植物害虫检疫技术通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65.020CCSB1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1.Y/T33432023棕桐科植物害虫检疫技术通则GeneraltechnicalrulesforquarantinepestinsectsofArecaceaeplant2023-11-01实施2023-06T9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71/SC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
2、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海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娟、董源谦、姚翰文、朱宁波、潘佳亮、郭瑞、徐哈、姜祛寒、秦一航、李长强、M瞅明、秦长生、潘绪斌、阎合、李硕、李忠强、阎伟、侯有明。棕桐科植物害虫检疫技术通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棕檎科植物害虫的检疫范围、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检验鉴定和除害处理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林业植物检疫机构对棕桐科植物及其包装物、运载工具、贮存场所等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
3、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6854-2018集装箱熏蒸操作规程1.Y/T1829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1.Y/T1915-2010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棕桐科植物Arecaceaeplant隶属于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s)的初生目(PrinCiPes),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单生或丛生,茎通直,通常不分枝,少数属种有叉状分枝。单叶,大型或极
4、大型,多聚生于茎的顶端,掌状或羽状浅裂、深裂至全裂而成复叶状,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或具纤维的鞘(棕)。花序佛焰状,常由大型苞片紧包被,两性或单性,花萼与花瓣各3,雄蕊通常为6。核果或浆果。注1: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多数种类在南纬、4馅沏。之间,少数种类可延伸达更高纬度的温带区域。注2:本文件所指主要种类见附录Ao棕稠科植物害虫Arecaceaeplantpests危害棕桐科植物的害虫。注1:本文件中的棕桐科植物害虫指危害棕稠科植物的林业检疫性和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注2:以锈色棕相J象Rhynchophorus施ITugineus(Oliver)作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代表,以椰心叶甲
5、BrontispaIongiSSima(GeStrO)、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ker、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nipae(Maulik)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IineaticolIiS(HelIer)作为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代表。锈色棕梅象和褐纹甘蔗象代表蛀干类害虫,椰心叶甲、椰子织蛾、水椰八角铁甲代表食叶类害虫。4检疫范围棕桐科植物及其包装物、运载工具、贮存场所等。5产地检疫5.1 调查时间和地点根据棕桐科植物害虫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或涉检单位(个人)申请,在害虫发生危害高峰期进行调查,一般在月平均气温15以上或4月一10月调查,每年不少于2次。主
6、要害虫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状见附录Bo选取生产和经营棕桐科植物的种苗繁育基地(含种子园、母树林、苗圃等)、种植园等地点调查棕梅科植物害虫的发生情况。5.2 调查方法5.21 K以自然界线、苗圃道路等有代表的线路进行踏查。将调查的害虫种类、危害部位等数据记入踏查记录表(按附录C)。调查棕桐科植物是否有椰心叶甲、椰子织蛾、水椰八角铁甲等食叶类害虫虫体或危害状,如心叶有枯黄条斑,卷曲皱缩呈灼伤状,枯萎、破碎或仅留下叶脉,展开的叶片有褐色坏死条斑或明显的取食痕迹(见附录B)。调查棕桐科植物是否有锈色棕桐象、褐纹甘蔗象等蛀干类害虫虫体或危害状,如树干表面有孔洞或虫粪,剥开树皮有幼虫钻蛀的坑道,树干内部被蛀食
7、中空,新抽的叶片有残缺不全,叶基部枯死、倒披、新叶枯萎等明显危害状(见附录B)o经踏查疑似发生上述害虫危害,须进一步掌握危害情况的,应设标准地(或样方)做详细调查。5.22 标准地调查成片种植的棕桐科植物,标准地按每5hm2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0.Ihm2,采取对角线等取样法,抽取样株20株以上进行调查,标准地内棕桐科植物少于20株的应全部调查,标准地的累计面积不应少于调查面积的0.1%5机分散种植的棕桐科植物,每隔10m20m随机抽取1株调查,少于20株的应全部调查。调查统计总株数、被害株数、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等内容,并按照1.Y/T1829中的要求填写产地检疫调查表(按附录D)o5.2
8、3 诱虫灯调查适用于以椰子织蛾成虫为代表的趋光性强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害虫调查。调查方法按照1.Y/T19152010中5.1、5.2、5.3的规定执行。5.24 4引诱剂调查适用于以锈色棕桐象成虫为代表的对引诱剂敏感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害虫调查。利用锈色棕桐象聚集信息素引诱剂调查时,将诱捕器设置于上风口的空旷地带,每0.67hm2放置1个2个诱捕器。十字形诱捕器直接放置地面,多层漏斗形诱捕器采用悬挂法,悬挂高度不低于1.5m。6调运检疫6.1 抽样在运载工具装卸货过程中随机抽样,也可在装货后分层设点抽样。按一批货物总件(株)数的1%5%抽取,抽样数量不少于20件(株),总件(株)数少于20件(株)的
9、应全部检查。6.2 现场检查6 .2.1检查棕桐科植物是否有被害状,重点检查棕桐科植物心叶、叶片、树干和叶柄基部是否有枯黄条斑、卷曲皱缩、褐色坏死条斑,蛀孔或排泄物等,检查树干是否空心,是否有虫体、排泄物等,主要害虫危害状见附录Bo7 .2.2检查运载工具的箱体四壁、缝隙边角以及包装物、铺垫材料、残留物上是否有虫体、排泄物、分泌物、蜕皮壳及蛀孔等。7检验鉴定发现疑似虫体应采集标本(含寄主植物),根据其形态特征并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状进行虫种鉴定(见附录B)。若采集的虫态难以鉴定,应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虫后进行鉴定。对不能准确鉴定的,应送请上级林业植物检疫机构或有关专家鉴定。经现场检查或室内检验,
10、未发现带有锈色棕桐象、椰心叶甲、椰子织蛾、水椰八角铁甲、褐纹甘蔗象等林业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可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植物检疫证书”。8除害处理8.1 熏蒸处理对携带锈色棕桐象、椰心叶甲、椰子织蛾、水椰八角铁甲、褐纹甘蔗象的棕楣科植物、包装材料、运载工具等,可采用澳甲烷熏蒸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对集装箱装载棕桐科植物的,熏蒸处理方法按照GB/T368542018中5.2的规定执行。携带棕稠科植物害虫的棕桐科植株或其繁殖材料,溟甲烷黛蒸处理的技术指标见附录E。8.29 艇对携带锈色棕相象、椰心叶甲、椰子织蛾、水椰八角铁甲、褐纹甘蔗象的棕桐科植物、包装材料、运载工具等,可采用喷药、药浸等方式
11、进行除害处理,常用药剂和处理技术指标见附录F。8.30 毁S陛对携带锈色棕桐象、椰心叶甲、椰子织蛾、水椰八角铁甲、褐纹甘蔗象的棕桐科植物,在无利用价值、数量较少或无其他有效方法进行除害处理时,应就地或移至安全区域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方式进行销毁处理。8.31 果检查从每处理批次中分别抽样品进行检验,以确定除害处理效果,抽样方法按照6.1执行。用接种针触动虫体,虫体无弹性、无反应,蛹体色逐渐变褐色,卵无光泽,干瘪变黑,出现以上情况判断为死亡,统计除害处理效果。若检查还有活的虫体,则应重新进行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的棕桐科植物可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植物检疫证书”。9档案建立与管理林业植物检疫机构应
12、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的资料及时整理归类并建档,保存调查的有关文字、图片、影像、标本及相关的证明材料等记录和样品。附录A(资料性)棕桐科植物主要种类棕桐科植物主要种类见表A.1。*A.1棕桐科植物主要种类中文名称拉丁学名马尼拉椰子Adonidiamerrillii(Becc.)Becc.假槟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F.Muell.)H.Wendi,etDrude槟榔Arecacatechu1.桃榔ArengaWesterhoutiiGriffith猫王棕BismarckianobilisHildebr.H.Wendi.糖棕Borassusflabellifer1.布
13、迪椰子Butiacapitata(Mart.)Becc.单叶省藤CalamussimplicifoliusC.F.Wei菲岛鱼尾葵(肯氏鱼尾葵)Caryotacumingii1.odd.exMart.鱼尾葵CaryotamaximaBlumeexMartius短穗鱼尾葵Caryotamitis1.our董棕CaryotaobtuseGriffith欧洲矮棕Chamaeropshumilis1.椰子Cocosnucifera1.贝叶棕CoryphaUmbraculifera1.高大贝叶棕Coryphautan1.am.三角椰子Dypsisdecaryi(Jum.)Beentje&.J.Drans
14、散尾葵DypsisIulescens(H.Wendi.)BeentjeetJ.Dransf.油棕ElaeisguineensisJacq.酒瓶椰子HyophorbeIagenicaulis(1.H.Bailey)H.E.Moore棍棒椰子HyophorbeVerschaffeltiiH.Wendi.非洲棕(底比斯叉茎棕)Hyphaenethebaica(1.)Mart.蒲葵1.ivistonachinensis(Jacq.)R.Br裂叶蒲葵1.ivistonadecora(W.Bull)Dowe红棕桐(红脉棕)1.ataniaIontaroides(Gaertn.)H.E.Moore西谷椰子M
15、etroxylonsaguRottb.加那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Chabaud海枣(枣椰子)Phoenixdactylifera1.刺葵PhoenixIoureiroiKunth表A.1棕桐科植物主要种类(续)中文名称拉丁学名江边刺葵(软叶刺葵)PhoenixroebeIenii0.Brien林刺葵(银海枣)PhoenixsylvestrisRoxb.象牙椰子PhytelephasmacrocarpaRuiz&.Pav.斐济搁PritchardiapacificaScem.&.H.Wcndl.青棕Ptychospermamacarthurii(II.Wendi,exII.J
16、.Veitch)H.Wendi,exHook.f.菜王棕Roystoneaoleracea(Jacq.)0.F.Cook大王椰子(王棕)Roystonearegia(Kunth)0.F.Cook山葵(皇后葵)Syagrusromanzoffiana(Cham.)Glassm.棕桐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i.华盛顿棕桐Washingtoniafilifera(1.ind.exndre)H.Wendi.狐尾榔子WodyetiabifurcataA.K.Irvine附录B(资料性)棕桐科植物主要害虫的鉴定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状及国内分布8.1 锈色棕桐象8
17、.1.1 锈色棕桐象分类地位锈色棕桐象RhynchophorusFeiTugineus(Oliver),又名红棕象甲,隶属于鞘翅目COlePtera.象虫科CurcuIionidaeoa1.2锈色棕桐象鉴定特征锈色棕桐象鉴定特征见图B.1成虫:红褐色,体长19mm34mm,宽8mm15mm。触角膝状,柄节和索节黑褐色,棒节膨大呈红褐色。喙圆柱形,近基部中央向端部具有1条中纵脊;雄虫喙的表面较为粗糙,纵脊两侧各有一列瘤,喙的背面近端部起1/2处有一丛短的褐色毛;雌虫喙的表面光滑无毛,且较细并弯曲。前胸前缘小,向后逐渐扩大略呈椭圆形;前胸背板具有两排黑斑,排列成前后2行,前排3个或5个,中间1个较
18、大,两侧的较小,后排3个均较大,有极少数虫体没有两排黑斑;小盾片呈狭长倒三角形。鞘翅较腹部短,鞘翅边缘(尤其侧缘和基缘)和接缝黑色,有时鞘翅全部暗黑褐色,每个鞘翅上具有6条纵沟;身体腹面黑红相间,腹部末端外露;各胸足腿节和胫节末端黑色,附节黑褐色。雌成虫产卵器长约Imnr1.5mm。成虫为其主要鉴定虫态。卵:乳白色、微黄、具有光泽,长2mm3mm,宽约Imm,长卵圆形,光滑无刻点,两端略窄并略透明,卵孵化前其前端有暗红色斑。幼虫:身体粗壮、体表柔软、皱褶、无足。气门椭圆形,8对。头部发达、突出、具有刚毛。腹部末端扁平略凹陷,周缘具有刚毛,初龄幼虫乳白色,比卵略细长。大龄幼虫乳黄色至黄褐色,略透
19、明,可见体内1条黑色线位于背中线位置。头部坚硬,蜕裂线Y”字形,两边分别具有黄色斜纹。身体大于头部,纺锤形,可长达50mm。蛹:蛹为离蛹,长20mm38mm,宽9mm16mm,长椭圆形,初为乳白色,后呈褐色。前胸背板中央具有1条乳白色纵线,周缘具有小刻点,粗糙。中胸最宽,向前和向后逐渐变细。喙长达前足胫节,触角长达前足腿节,翅长达后足胫节。触角及复眼突出,小盾片明显。a)图锈色棕檎象各虫态图B.1锈色棕桐象各虫态(续)8.1.3 锈色棕桐象生物学特性在海南、福建或广东省,1年发生2代3代,发育不整齐,世代重叠。一年中有2个明显的成虫出现期,即6月和11月。成虫白天不活跃,通常隐藏在叶腋下,只有
20、取食和交配时才飞出。雌虫通常在幼树上产卵,在树冠基部幼嫩松软的组织上蛀洞后产卵,有时也产卵于叶柄的裂缝、组织暴露或由犀甲等害虫造成损伤的部位。卵散产,1处1粒,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163粒350粒。幼虫孵出后即向四周钻蛀取食柔软组织的汁液,并不断向深层钻蛀,形成纵横交错的蛀道,取食后剩余的纤维被咬断并遗留在虫道的周围。老熟幼虫用植株纤维结成长椭圆形茧,成茧后进入预蛹阶段。而后蜕皮化蛹,蛹期8d20d。成虫羽化全天可见,但主要集中在白天,成虫羽化后,在茧内停留4d7d,直至性成熟才破革而出。8.1.4 镌色棕桐象危害状锈色棕桐象成虫和幼虫都能危害植物(见图B.2),以幼虫危害为主,危害幼树时,从树
21、干的受伤部位或裂缝侵入,也可从根际处侵入。危害老树时一般从树冠受伤部位侵入,造成生长点迅速坏死,产生极大危害。初为害时,植株新抽叶片残缺不全,用耳朵或医用听诊器贴近受害树茎能听到幼虫“沙沙”的蛀食声;到了后期,中心叶干枯,蛀孔排出纤维屑或褐色黏稠液体。受害严重的植株,茎杆顶端渐次变细,新叶凋萎,生长点死亡,整株植物被蛀食中空。图B.2锈色棕桐象危害状8.1.5 锈色棕桐象目前在国内的分布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宁波市象山县,温州市苍南县、乐清市,金华市磐安县,舟山市定海区,台州市玉环县;福建:厦门市同安区、翔安区,莆田市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湄洲岛,三明市沙县,泉州市南安市,南平
22、市武夷山市;江西:新余市渝水区,宜春市袁州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龙岗区、大鹏新区,江门市蓬江区、台山市、开平市,湛江市遂溪县、廉江市,肇庆市四会市,惠州市惠城区,中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江南区、兴宁区、青秀区、武鸣区、隆安县,柳州市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桂林市雁山区、七星区、临桂区,梧州市岑溪而4嗨市海城区、银海区,贵港市桂平市,玉林市玉州区,百色市右江区,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海南:海口市琼山区、美兰区,三亚市吉阳区、文昌市、万宁市、屯昌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大邑县、崇州市,遂宁市船山区、射洪县、大英县,乐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_T 3343-2023 棕榈科植物害虫检疫技术通则 3343 2023 棕榈 植物 害虫 检疫 技术 通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4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