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_T 2490-2023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docx
《HG_T 2490-2023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G_T 2490-2023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83.140.40CCSG42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4902023代替HG/T24902011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Rubberhosesandhoseassemblies,wireortextilereinforced,fordredgingapplications-Specification(ISO28017:2018,MOD)2023-07-28发布2024-024)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J1.X-X-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249
2、02011疏浚工程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与HG/T2490-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标准名称;b)修改了型别和级别的分类方法(见第1章、4.2,2011年版的4.2、4.3);c)减少了4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11年版的第2章);d)修改了内衬层厚度和外覆层厚度要求(见5.1,2011年版的5.1);e)修改了浮体材料要求(见5.2,见2011年版的7.2);f)修改了接头和连接件要求(见5.3,2011年版的5.2);g)增加了内衬层撕裂强度的性能要求(见7.1.3);h)增加了漂浮材料的恢复技术要求(见7.2.6);i)修改了
3、试验频次要求(见7.3、附录A,2011年版的第8章、附录A);j)删除了附录C浮体材料吸水性的测试(见2011年版的附录C)。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8017:2018疏浚用钢丝或纺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一规范。本文件与ISO28017:2018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a)修改了最低适用温度范围(见第1章):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产品需要在-20C40eC温度范围内使用,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b)增加了公称内径为1300规格的软管(见第1章、第4章、5.1、6.1、7.2.3):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增加了公称内径1300大口径软管,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c)修改了软管组合件长
4、度公差,由2%改为1%”(见6.2):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缩小了软管组合件长度的尺寸公差,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d)增加了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见7.1.1):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增加了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a)正文中删除“bar”单位表示,保留“MPa”单位表示;b)用小数点符号”代替。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
5、位:江苏华神特种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维航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西沙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河北东劲液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仁俊、王素菊、郦国忠、蔺建刚、马海瑞、张玲、王嘉瑜、缪润亭、李擘申、王英琦、张万智、张志勇、李强、野庆林、王菲、刘香雪、王崇。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1982年首次发布为HG4T4571982,1993年第一次修订、由强制性标准转换为推荐性标准并重新编号为HG/T24901993,2011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Il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2
6、个型别、7个类别和3个级别的公称内径从100到1300的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要求。在每一个类别内,所有级别和尺寸都具有相同的最大工作压力。本文件适用于在一20到+40C环境温度下输送或吸引的相对密度介于1.0到2.3之间的混有泥浆、沙砾、珊瑚和小石头的海水或淡水的橡胶软管。本文件适用的软管分为以下2个型别:I型(漂浮型):仅用于输送,包括为软管提供浮力的漂浮材料;II型(非漂浮型):用于输送和吸引。本文件没有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使用寿命做出规定。用户如有此要求,应与软管制造商协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U
7、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ISo37:2005,1DT)GB/T2941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ISO23529:2004,IDT)GB/T7528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GB/T75282019,ISO8330:2014,IDT)GB/T957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GB/T9573-2013,ISO4671:2007,IDT)GB/T14905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的测定(GB/T1
8、49052020,ISO8033:2016,IDT)ISO34-2: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第2部分:小(德尔夫特)试样法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oftearstrength-Part2zSmaIl(Delft)testpieces注:GB/T12829-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橡胶小试样(德尔夫特试样)撕裂强度的测定(ISO34-2:1996,IDT)IS01402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hoseassemblies-Hydrostatictes
9、ting)注:GB/T556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ISO1402:2009,IDT)ISO14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第1部分:静态和动态拉伸试验(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Resistancetoozonecracking-Part1Staticanddynamicstraintesting)注:GB/T77622014硫化橡胶或热型性橡胶耐臭氧龟裂辞态和动态拉伸试验(ISO14311:2004,NEQ)ISO4649: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用旋转辐筒仪测定耐磨性能(Rubbcnvulcanizedor
10、thermoplastic-Dete11ninationofabrasionresistanceusingarotatingcylindricaldrumdevice)注:GB/T9867-2008臆化橡胶或热型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辑筒式磨耗机法)(ISO4649:2002,IDT)ISO4662:201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回弹性的测定(RUbber,vulcanizedor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ofreboundresilience)注:GB/T16812009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ISO4662:1986,IDT)ISO7233:2016橡胶和塑料软
11、管及软管组合件耐真空性能的测定(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hoseassemblies-Determinationofresistancetovacuum)注:GB/T55672006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耐吸扁性能的测定(ISO7233:1991,IDT)ISO10619-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和挺性的测定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tubing-Measurementofflexibilityandstiffness-Part1:Bendingtestsatambienttemperature)注:GB/T
12、5565.1-2017橡胶和塑料增强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及挺性的测量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ISO10619-1:2011,IDT)3术语和定义GB/T7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分类4.1 类别公称内径为从100到1300的软管,根据其最大工作压力分为7个类别,见表1。表1类别和相应的最大工作压力及公称内径公称内径类别5类别10类别15类别20类别25类别30类别40最大工作压力0.5MPa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1.0MPa1.5MPa最大工作压力2.0MPa最大工作压力2.5MPa最大工作压力3.0MPa最大工作压力4.0MPa100J150200J2507N/A300N/A
13、350N/A400N/A45077N/A500N/A550JN/A600N/A650N/A7007N/A7507N/A8007N/A850N/A900JN/A1000N/AHOOJN/A1200NN/A1300NN/AN/A:适用;N/A:不适用。4.2 级别11型软管依其结构(增强螺旋钢丝数)分为A级、B级、C级3个级别,如表2所示。I型软管不分级别。每个类别(即每一最大工作压力)中的已有型别和级别如表3所示。表2级别里别级别结构和用途增强钢丝数用途I型0仅输送A2输送或吸引Il型B1输送或吸引C0仅输送表3每个类别中的已有型别和级别型别级别类别5类别10类别15类别20类别25类别30类别
14、40最大工作压力0.5MPa最大工作压力1.0MPa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1.5MPa2.0MPa最大工作压力2.5MPa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3.0MPa4.0MPaI型Il型ANN/AN/ANBN/AN/AN/AN/AC:适用:N/A:不适用。5材料和结构5.1 软管I型软管组合件应由耐磨橡胶内衬层、一层或多层钢丝或织物增强层、一层有织物骨架的外覆层、一层漂浮材料(如5.2所述的环管体缠绕包覆的柔性闭孔漂浮材料)、耐磨耐天候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外覆层(此外覆层可包含一层或二层织物缓冲层)以及安装于两端的管接头(如5.3所述)组成。II型软管组合件应由耐磨橡胶内衬层,一层或多层钢丝或织物
15、增强层,一层有织物骨架的橡胶、全橡胶或全热塑性塑料的外覆层以及安装于两端的管接头(如5.3所述)组成。I型、H型软管的耐磨橡胶内衬层厚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外覆层厚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4内衬层厚度项目指标公称内径200及以下公称内径250500公称内径550800公称内径8501300厚度/mm28101216表5外覆层厚度项目指标公称内径小于500公称内径500850公称内径9001300厚度/mm2610125.2 浮体材料I型软管组合件使用的闭孔漂浮材料应牢固地粘合到基础管体和外层上,从而使其在使用中不会有移动或有离层倾向。在软管的两端应留有一定空间,以便于插入连接螺栓和使用机械工具拧紧
16、螺栓上的螺母。浮体材料应均匀分布在软管组合件的整个长度上,以便该组合件与其他软管组合件连接成管线时能平稳漂浮。这种包覆方式不适用于特殊应用场合的软管组合件,如管线的末端、锥形软管等。5.3 接头和连接件端部接头应以机械和化学方式牢固连接到管体上。对于仅用于输送用途的软管,不接受卡籁式或扣压式芯管,但是此类芯管可用于吸引的软管。另外,含软管增强层、内衬层和外覆层材料的法兰式端部连接件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用钢加强环进行额外加固以避免紧固连接螺栓时发生变形。除用户另有要求外,所有软管组合件都应装配端部接头或法兰式端部连接件。6尺寸和公差6.1 直径当按GB/T9573测量时,橡胶软管内径应符合表6给
17、出的值。当按GB/T9573测量时,橡胶软管外径应符合用户规定的值。注:对于在内径以英寸为版位的芯轴上制造的软管,内径的公差与表6中以米制单位给出的内径公差相同(即:4in8in的为3mm,10in12in的为4mm,14in30in的为5mm,32in-40in的为6mm,44in48in的为7mm)表6软管内径公称内径实际内径/mm最小值最大值10097103150147153200197203250246254300296304350345355400395405450445455500495505550545555600595605650645655700695705750745755
18、800794806850844856900894906100099410061100109311071200119312071300129313076.2 软管组合件长度软管组合件长度应按使用条件进行测定。除用户与制造厂另有商定外,软管组合件长度公差应为软管长度的土通。7物理性能7.1 内衬层、外覆层材料7.1.1 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橡胶软管用内衬层、外覆层材料取样按GB/T2941,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内衬层外覆层拉伸强度/MPa21610GB/T528.试样I型拉断伸长率小4004007.1.2 内村层耐磨性能7.
19、1.2.1 试样试样应使用厚度至少为6mm的(硫化程度与橡胶软管相当)内衬层混炼胶制备。制备方法应符合ISO4649:2010的规定。7.1.2 .2耐磨性能按照ISO4649:2010方法A进行试验时,相对体积损失AV不应大于20Omm3。每次进行型式试验和当内衬层混炼胶发生变化时,都需要进行本试验,并且还应按照制造商的质量控制程序定期重复进行。7.1.3 内衬层撕裂强度试样当按照ISo34-2:2015进行试验时,按该文件方法2(ISO34-2:2015中6.2.2.3)测定,试样撕裂强度F。应大于35N。本试验要求对每批内衬层混炼胶进行检验(一批混炼股通常可以制造一根以上的软管)。内衬层
20、撕裂强度亦可参考ISO34-1:2015方法B步骤(b)测定,在此方法下要求的最小值是35kNmo7.1.4 内衬层回弹性针对某些含有大量尖利砂砾、碎石或珊瑚的泥浆,软管用户会要求内衬层具有高回弹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ISO4662:2017第5章所述方法(摆法)检测内衬层回弹性,建议回弹性最小值为35%o7.1.5 外覆层耐臭氧性能7.1.5.1 试样试样应使用厚度至少为2mm的(硫化程度与橡胶软管相当)外覆层混炼胶试片制备。制备方法应符合ISO14317的规定。对于I型软管,应使用包覆在漂浮材料外侧的外层混炼胶进行试验。7.1.5.2耐臭氧性能按照ISo1431-1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G_T 2490-2023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 2490 2023 疏浚 钢丝 织物 增强 橡胶 软管 组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39925.html